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笔者曾在2000年第2期<发明与创新>杂志上发表<认识人体能量循环系统>一文,由于当时并未见到该文,时隔9年之后,才偶尔发现该刊2000年第6期上发表了黄家荣先生的质疑文章从体中果真有能量循环系统吗?>  相似文献   

3.
读了《发明与革新》今年第 2期刊登的“认识‘人体能量循环系统’”一文 ,对人体中存在一个由经络、神经和大脑所组成的“人体能量循环系统”大惑不解。也许是因为自己才疏学浅 ,对张宝盈先生这个据称是“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 (生理、心理现象 )的观察 ,结合现代生命科学对人体生理、心理现象的研究成果 ,再加上中医对人体经络的认识“而发现的”,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的生理、心理现象打开方便之门”的“人体能量循环系统”,一时尚难以接受。首先 ,我对“人体能量循环系统”中的“能量”究竟是一种什么能量感到困惑。如果按文中所言是“有机物…  相似文献   

4.
5.
随着人类社会日益繁荣,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作为主要能源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属于一次性的、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它们已日趋枯竭.于是,人们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力图寻找到更加丰富的替代能源.其中,如何充分地利用人体能,便是一个很值得大力研究的、意义深远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三元能量对人体的作用,测试了16例呼吸、体温等有关参数,通过测试证明运用三元能量对体温升高、呼吸频率、6min耗氧量和能量代谢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科技新时代》2004,(2):99-101
人类每年在使用煤、石油、天然气、氢气、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等各种能源上,都要花掉一大笔钱,住美国仅其能源部就要付出5000亿美元。如果我们有办法从人身上获得能量的话,就能节省很多能源。本刊英文版和Core77网站上办的设计大赛向各行各业的设计师们征求了从人体获取能量的方法,一共收到了95个富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其中的6个令我们大为赞叹。  相似文献   

8.
祝玄驰 《科学大众》2014,(12):23-25
我是一个红细胞,我和我那250亿多个同胞时时刻刻在血液中流动。我们将人体所需的物质运到组织细胞各处,将它们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实属一名不辞辛苦的“邮递员”。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管理》2004,24(3):64-64
<正> 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自身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反过来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比如:各大IT公司正将指纹 检测术武装进ATM、电话、网络金融交易和防盗门等各个领域。据科学家们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 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  相似文献   

10.
正每个人的手形、掌纹、指纹、视网膜、声纹等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人把这些人体信息形象地称作"人体语言"。人体语言识别装置的开发对建立高可靠性的安全系统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广泛地用于案件的侦破、机密场所的警戒以及金融系统的监测。手形、掌纹和指纹的识别手形识别机手形识别最早出现在1968年。后来,一种被称为"星型"系统的手形识别机出现在市场上。如今手形识别系统已遍布美国,多个手形识别系统被安装在原子能工厂、银行等需要充分提供安全保障的场所。  相似文献   

11.
汪劲武 《百科知识》2007,(3X):36-37
我们批评一个人好吃懒做时,常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最早见于《论语》。2400多年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孔子的弟子之一)掉队落在后面,遇见一位老农,就问:“你看见孔夫子了吗?”老农答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夫子?”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告别了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面对“五谷不分”的指责,大概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吧。  相似文献   

12.
我们批评一个人好吃懒做时,常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句话最早见于《论语》。2400多年前,孔子带着学生出门远行,子路(孔子的弟子之一)掉队落在后面,遇见一位老农,就问:“你看见孔夫子了吗?”老农答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谁是夫子?”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们告别了土地,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面对“五谷不分”的指责,大概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吧。  相似文献   

13.
我不得不向各位道歉.我的文章在2000年10月号《发明与革新》上阐明了我对《“多余”能量从何而来》一文的看法.但第二种方法计算E弹还是有些不妥.因为我还是忽略了转动的加速度.这就好比我将俄国人的帽子摘了下来,又把它戴在了我的头上,现在请允许我把这顶“帽子”从我头上摘掉. 若要算转动的加速度,则又涉及到莱辐线的问题,这样则使问题更加复杂了,就不再介绍如何算了.不过我又想出了一种更加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人们认为弗雷德·阿斯泰尔那让影迷为之倾倒的迷人踢踏舞步的奥秘在于他的灵活的双脚。但是,科学家现在发现,与音乐节奏保持一致的关键是人体内的一个钟,它将富有节奏感的人变成了活的节拍器。人体内的这个钟极为灵敏,它能对节奏的细微变化作出反应。科学家利用手指敲击试验揭示节奏的奥秘。美国哈斯金斯实验室研究员布鲁诺·雷普对8名志愿者进行了测试,观察他们在听到电子钢琴一连串富有节奏的声音时如何敲击手指。雷普要求志愿者在听到音调的同时敲击无声键。他发现,志愿者能成功地对1%~2%的节奏变化作出反应,调整敲…  相似文献   

15.
竹韵 《知识窗》2007,(5):49-49
1911年一位叫基尔纳的英国医生发现:一名裸体病人的体表出现了15毫米厚的模糊光圈。后来,基尔纳又多次看到了这种情景,于是他宣称:人体能放射出类似月晕和日晕的光圈,并把它称为“人体辉光”。  相似文献   

16.
医学专家认为人体有三大保健“特区”,即背部、腋部和肚脐。 1、背部保健 中医养生家指出,后背正中的脊柱是人体两条最大经脉之一的督脉必经之地,脊柱两旁的足太阳膀胱经和五脏六腑联系密切,经常予以适当刺激,有益于气血运行,血脉流畅,可滋养全身器官,  相似文献   

17.
赵习水 《知识窗》2011,(5):52-53
许多刚刚混入人体内的细菌,还没来得及行凶作恶,就被迅速擒拿并就地正法了。科学家最新发现.这主要应归功干  相似文献   

18.
大凡职务多有正副之分。一般说来,正职一个,副职一个或多个。然而有趣的是,人体的某些器官也有"副职"。当然,这些"副职"器官除了个别(如副鼻窦)名副其实外,绝大多数徒有虚名,其中有些是属于胚胎发育异常,有些还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副耳:即民间所说的小耳朵,多见于耳屏之前,亦可异位于他处。外表上看副耳酷似一个小肉疙瘩,里面除了有结缔组织以外,还有一条细  相似文献   

19.
20.
高峰 《今日科苑》2007,(15):33-33
大家都知道,指纹、牙纹是人体的生理"身份证",其实,人体的生理"身份证"很多,已揭示出的有如下述:声纹是指一个人讲话的声音,经声响分光摄声仪转换成波形,这波形就是声纹图。这是由于每个人发音器官的微小差异,以及年龄、性格、语言习惯等多种原因,使每个人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