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酒店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本科院校设置的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如何把适合酒店岗位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对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行业岗位特点,把酒店服务岗位分为基本岗位和综合型岗位,在此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要求的不同,宏观上设置与酒店服务、管理、营销能力培养配套的课程模块群;微观上构建通识类课程、公选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多层次课程体系.课程层次以学生能力提升为依据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基于学生岗位综合能力考核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作为其中的一种实践体系,其评价的核心是职业院校准毕业生的岗位综合能力。这一体系的确立有利于形成行业用人标准,诊断和解决学校人才培养中遇到的课程与教学问题,确定毕业生的薪酬水平。构建基于学生岗位综合能力考核的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需要确立用人单位的评价主体地位、形成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精准高效的评价考核流程、建立有力的评价保障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在高职高专教学中,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是各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课程综合化,建设综合性课程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拟对课程综合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课程综合应环绕岗位(岗位群)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4.
电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员电路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课程。文章围绕士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培养,研究了任务驱动式电类专业基础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以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5.
能力本位课程论强调要通过职业岗位群的分析,分解出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然后设置相应课程培养从业者的相应能力,这种课程观面临着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的价值追求应是“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6.
"中职升本"教育作为现代高职教育体系内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目的是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其核心是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科学构建"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需要以能力培养为本,并与现代高职教育要求和目标相符、与学生特点和企业人力资本需求相匹配。基于"岗位适应能力"的"中职升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包括岗位任职的基础性能力、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特定性能力、解决工作问题的创造性能力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外贸单证课程是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课程,操作性很强,是单证员、报关员、外贸业务人员等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本科院校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根据单证员岗位能力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以“人为主体,能力为本位”作为指导思想,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除了应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和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能力,以提高专业水平与职业岗位能力。然而,学生普遍存在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难学的问题,不少学生学完一门程序设计课程后,对于编写比较简单的应用程序仍觉得无从下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入门问题,解决入门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9.
<正>项目课程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课程模式已成共识,在推进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往往存在两个问题:1.项目课程中的项目从哪里来?2.工作情境中的项目如何转化为学习项目?项目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综合职业能力是岗位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总和,其中岗位职业能力是由一系列岗位任务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公共基础是一门通识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今后工作中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工作业务问题的能力。本文从专业与岗位能力需求对接中思考,对不同专业学生采取仿真案例教学法、改进学业评价机制、扩展学习渠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职业能力、适应岗位能力需求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技工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作用,表现在“三个转变”、“四个有利于”。 三个转变是: 由单一或特定岗位能力训练向受教育者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储备,重视教育对象的发展潜力,重视培养职业技能的迁移能力的转变; 由特定的现有岗位专业技能和技术养成,向职业活动中能创造性地运用职业知识和技能,独立地解决生产过程中不可预测问题能力地转变;  相似文献   

12.
酒店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适应酒店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解决课程教学问题的需要两个方面.针对当前酒店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定位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课程内容设计要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课程教学重点要着力于岗位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要注重“三层次、三段式”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项目课程理论为依据,对高职个人理财课程的项目化改革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作者认为,应以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抓手,根据专业职业岗位职业能力的特点以及阻碍专业岗位能力形成的因素,对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革。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立校企合作的双向开发机制;增强课程内容与理财职业岗位任务、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项目训练的价值;注重理财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  相似文献   

14.
职业能力本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取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途径。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仍然受传统学科课程模式的影响,未能突出职业能力本位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基于关键岗位能力的课程开发是一种"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有效地解决了知识、技能、能力一体化高职课程体系开发问题,并以软件技术专业编程方向为例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5.
《物流信息技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为解决课程内容抽象、知识庞杂、学生动手能力差等问题,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就业岗位进行信息技术处理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职业能力定位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案,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并采用突出操作技能考核的过程性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旅游英语专业课程《涉外模拟导游》为例,研究如何突破课程教学的传统模式,创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旅游英语专业的建设必须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英语导游岗位能力作为该专业核心职业能力,课程教学应该如何结合岗位能力要求,凸显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目前专业建设的关键。本文从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与支撑体系等四个体系的建设出发,探讨构建旅游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模式,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职业化、信息化、仿真化.达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传统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讲是按某一岗位来培养人才的,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极不适应的,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高校面临的紧迫工作,为此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解决专业和课程设置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电气、电子、IT产业、化工、环保、建筑、工业管理等非机类工科专业中,《机械制图》也被列为必修课。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把握好教学的知识点、难度、深度,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这是非机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岗位能力对本课程的要求根据我们对非机类工科专业高职毕业生从业岗位群的调查,得知这些岗位群的从业者不需要很专业的《机械制图》能力,只要能对机械图样有一般的识读能力和简单的图示能力即可。为此我们把非机类《机械制图》的课程能力定位在“机械识图”这个程度上。即熟练识读常见…  相似文献   

19.
钟秀玉 《教育导刊》2001,(15):47-48
高职教育以“人为主体,能力为本位”作为指导思想,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除了应具有熟练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和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能力,以提高专业水平与职业岗位能力。然而,学生普遍存在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难学的问题,不少学生学完一门程序设计课程后,对于编写比较简单的应用程序仍觉得无从下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解决入门问题,解决入门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的兴趣,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语言程序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运用上机实践能很好地解决入门问题中的三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20.
一、职业能力的核心是就业者的岗位工作能力职业岗位能力是五年制高职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要求高职教育首先要在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的设置上重新调整,以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为主线来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贴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教岗位之所需,学岗位之所用,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目的。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专业特点,对原来的“学科型”课程进行“课程综合化”改造,以减少课程门数、精简教学内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能力培养的目的。在教学环节的组织上,则应加强五年制高职的专业实践和训练,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