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自觉走“在西部跋山涉水的路”,先后在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工作27年,从一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热血青年成长为著名记者,进而成为新闻战线优秀的领导干部、在国际新闻界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负责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记者成才之路。  相似文献   

2.
记得我国一位著名乒乓球运动员说过,在历次国际大赛上,他都要奋力拼搏,一分、一分地争抢。他说,这一分决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祖国,“祖国需要我这一分!”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我非常赞赏这种为祖国忘我奋斗的精神。身处国外,尤其是参加重大新闻事件的采访,面对数百乃至数千外国记者,尤其是美联、路透、法新、合众国际四大世界性通讯社记者,我想到的是拼搏,是竞争。先从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谈起: 3月30日晚,埃及外交部第一副部长、埃及总统高级政治顾问巴兹举行记者招待会。当时,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制裁利比亚的748号决议即将付诸表决,  相似文献   

3.
走进新华社新闻大厦一间略显狭小的办公室,抬头就看见办公桌紧挨的墙上挂着的一大串胸牌。以同行的敏感,我很快把它们跟陈斌华的职业联系到了一起。事实正是这样,陈斌华告诉我说:那是他进入新华社工作以来参加的所有重大采访活动的记者证。而那张证明这位祖国大陆首批赴台湾驻点记者身份的胸牌也显眼地挂在其中:2001年2月8日,陈斌华与同事范丽青作为祖国大陆首批驻点记者,赴台湾驻点采访,备受海内外关注,从此这个与祖国隔海相望的宝岛上,有了中国最权威新闻机构“永不消逝的电波”。从来不出“半成品”如果说一名年轻记者被选中担此重任是机…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从"幕后"到"台前"的采访经历——一名文字记者的全媒体实践今年两会期间,新华社再度与广东卫视联手,重磅推出对各部委掌门人的"权威访谈"节目。我作为新华社联系民政部的文字跑口记者,首次接到做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新华社记者?!”我脱口而出这样发问,并非以前未曾听说过新华社是什么单位,新华社记者是干什么的,而是因为碰到了一个关系我今后“入门”新的职业问题而下意识流露出的惊诧。 那是1974年11月14日上午刚上班,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政治部干部组张秉田同志的办公室。他通知我:11月15日前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报到,工作时间为半年。看到我如此惊诧,他便拿出一份传真电报给我看。那是内蒙古党委转发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一个报告,中心内容是为适应报道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1981年我从哈尔滨铁路局报社被借调到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工作,1982年确定我为驻局记者(定员属本单位),后被任命为记者站副站长。像我这样一个小报记者,突然改换门庭,专为新华社写稿,当然困难很多,但为什么能很快适应,并取得一定成绩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较好地解决了把握大局这个关键问题。把握好大局,确定新闻主题有新意。我曾经参  相似文献   

7.
从5月3日进驻到神秘“‘非典’世界”的最深处,从撤出隔离区到被作为疑似病人“关进”医院的观察病房,10多天时间里的经历和情感历程,注定要成为我记者生涯中难以忘却的记忆。在“非典”疫情到来的时候,一批又一批记者主动选择了走向一线。我的幸运在于,在周围有很多同事积极报名参战的情况下,我成为了进驻“非典”医院采访的首批新华社记者中的一名。也由此得以亲身体验在满含SARS病毒空气笼罩下的高度紧张,感受死亡的威胁和生命的脆弱,更真实触摸这个独特世界中的种种独特情感。在一线病区和被隔离的日子里,我们新华社的4名记者用笔、相…  相似文献   

8.
1945年冬.安岗从太行山单枪匹马来到平汉路沿线新解放区。筹划成立新华社晋冀鲁豫总分社。他将我调到了总分社当记者。 我来到了武安县的伯延村.向还没有办公场所的安岗报到。  相似文献   

9.
悼念叶邦瑾     
1946年秋天,我到苏中分社工作不久,分社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追悼会。在这个会上,追悼两位在前哨战地采访牺牲的记者,其中一位就是叶邦瑾同志。在会上,冯岗副社长和从南线(当时的前线,现在的苏北沿江地区)回来的记者介绍了这两位记者光荣牺牲的事迹。作为初到新华社  相似文献   

10.
向诚 《新闻三昧》2008,(12):55-56
奥运会后不久的9月13日,在《团结报》第二版头条位置,我看到了一篇占据半个版的来自新华社记者的报道。题目是:《从张海迪到金晶,从“道德化身”到时尚明星一中国残疾人偶像之变》。  相似文献   

11.
"挂职一年,受益一生,"这是我从宁波挂职回来后向单位汇报时的肺腑之言. 从长期从事国际报道的"媒体人"到"地方官",从常驻美国华盛顿的新华社记者到宁波市鄞州区区委常委、副区长,时空的切换,角色的转变,人生的体验,让我似乎有"换了人间"之感.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新华社实行全国组织上的统一,为了担负起国家通讯社的任务,全社开展了一个练笔运动。这次练笔运动对我们青年记者帮助很大,直到今天,我还铭记在心。从标点和文法学起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身为新华社的记者还要象小学生那样启蒙,学习标点和文法。那时叶圣陶同志把新华社一些语句不通、标点错用的新闻作了评改,对人民日报的社论也从标点  相似文献   

13.
正细算起了,我与俄语的缘分不止半生。从第一次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看到苏联的缩写"CCCP"算起,超过一甲子;从高中学俄语算起,五十七年;从第一次到莫斯科当记者算起,已逾三分之一世纪。但是,想把俄语说得像俄罗斯人那样好,搭上我的余生也不够。清洁工、克格勃,三人行必有我师1978年,我首次到莫斯科分社当记者。当时中苏关系冷峻,中国驻苏总共只有新华社的4名记  相似文献   

14.
香港用一国两制形式回归祖国的总策划者邓小平同志晚年深情地说过 :“等香港回归祖国后 ,我很想到那里走一走 ,站一站 ,哪怕是坐着轮椅也要到祖国的这片土地上看一看。”这些话 ,曾深深地感动了我 ,并一直希望他这份心愿一定能实现。1997年2月19日下午 ,我作为新华社国内部的主任 ,忽然接到上级通知 :“今天晚上必须安排足够的骨干编辑、记者值班 ,遇到情况各条发稿线路必须畅通。”出于一名老政治记者的敏感及平日得知的零散消息 ,我心中暗暗祈祷 :“小平同志 ,您可不能走啊 ,距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仅有四个多月啦 ,马克思、毛泽东二…  相似文献   

15.
我近日到著名作家刘白羽家里作客。刘老已经80高龄,身体健康,也很健谈。1946年至1949年秋,刘白羽作为新华社特派记者出色地报道了东北解放战争,后又随部队进北京,下武汉,直到湘西常德,才离开记者岗位,奉令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我是1949年4月走进新华社的,在新华园里度过45个春秋。这次与刘老见面两小时,我们的交谈很自然地集中到刘老当记者的生涯。  相似文献   

16.
<正>“还记得,当年两位新华社记者来我们家采访,那时我16岁。”个头不高、脸庞黑里透红的李安胜走出家门,微笑着迎接前来寻访的我们。这是2021年下半年,一场穿越40年报道寻访中的场景。李安胜是当年新华社《春到上塘》报道中农民的儿子,而我们是新华社江苏分社的后辈记者。冬阳下苏北乡村的这温暖一幕,时常回荡在我脑海中。三年多来,我对新华社在贵州和江苏四篇有重大影响的经典报道,  相似文献   

17.
彭昭之 《中国记者》2020,(1):126-127
2019年11月22日傍晚,宋振平老师走了,有新华社总社的同事在朋友圈里怆然写到:这个冬天有点冷!又一位新华社记者走了……宋老师离世的消息确实来得比较突然,从2019年春季他确诊患病后,分社同事们曾多次探望他。宋老师一直是一个非常乐观勇敢的人,多次的化疗让我们每一次见面都感觉他消瘦了一圈,但他却总是很高兴,总是说再过几个月就可以继续下乡采访发稿了,每当说到要返回工作岗位时,他双眼中总是闪烁着亮光。这种神采我很熟悉,在我见过的很多新华社记者的眼中都能看到这份对工作的热爱和对信念的坚守。  相似文献   

18.
记者,不是桂冠,而是担子,这副担子因记者的笔下有财产万千、有人命关天、有是非曲直、有毁誉忠奸而变得异常的沉重。记者,不是"写稿匠",而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祖国、人民的命运,实际工作的痛痒,一线干部的思虑,基层群众的急难,都与我们记者息息相关、呼吸相通、血肉相连。——引自一位新华社高级记者的话语迎接我们的是一个信息时代,一个从单一的报业发展到纸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并存的激烈竞争的时代。然而无论社会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华社随军记者,他冒着枪林弹雨,采访过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印度支那战争及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发表了大量的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军事通讯和报告文学。 50年代,他经过严格政审,被新华社派驻到中南海采访中央政治时事活动,并担任过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随身记者。 80年代末,他担任新华社新闻业务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研究生导师。其研究专著作为国内大学新闻专业教材而广泛使用。 他就是现任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研究员的徐熊。 北京。新华社宿舍16号楼。新华社高级记者徐熊在他满屋洋溢着书卷气的家里接待了我。 虽然早听说徐先生的朴素,但我依然不能相信自己的感觉。环顾室内,年久未换的旧沙发、简陋的木板床、陈旧的柜橱……令人有一种年代久远的似曾相识之感。只是一个个装满了大量书稿的书橱和一台用于写作的电脑,才显示出主人的职业和大雅。徐先生目光炯炯,精神矍铄,他用亲切的滨海乡音,与我娓娓而谈。  相似文献   

20.
新闻榜     
“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针对香港媒体的有关评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15日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这样回答记者。 这是朱镕基上任以来的第五次记者招待会。新华社记者提出了有关财政赤字的问题,朱镕基回答时,提及香港报纸送他的“赤字总理”称号,并称“我从不接受荣誉称号”,所以这四个字要奉送回去,并说自己将政府资金投入到了基础建设上;朱镕基还坦言目前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