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之殇     
成长是破茧而出的美丽,也是疼痛。最近听到很多人在唱朴树的《那些花儿》,没有感觉,他们没有唱得掉下眼泪,他们没有带着哭腔,他们不是孩子。2003年朴树的《生如夏花》卖得很好,可是我想念唱《白桦林》的朴树,那个声音温暖粗糙,眼睛前面挡着长长头发的孩子。但我只是想念,而不是伤心,毕竟那个孩子已经在笑,不再一个人哼唱着悲伤,他长大了,所有的人都要长大,我们不是彼得潘,也不是小王子。我只是为那些正在长大的孩子们失落,因为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少了一个人给他们安慰和陪伴。  相似文献   

2.
最近,一位在幼儿园工作的朋友跟我谈起一件事,让我颇有感触。事情是这样的:一次,朋友去参加某奖励基金会的颁奖大会,在那些品学兼优的获奖学生名单中,她突然看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名字,想了半天还是对不上号。直到颁奖仪式开始,她才认出了那个优秀学生竟然是三年前她班里那个毫不起眼的小不点。她觉得很内疚,因为她曾经把更多的关注、喜爱、期望给了那些爱说爱笑、爱唱爱跳、表现突出的孩子们,而忽视了那些不爱说话、毫不起眼的小不点。这件事让她反思:在幼儿园表现突出的孩子长大后并非个个出色;而在幼儿园时毫不起眼的孩子长大后也并非个个…  相似文献   

3.
李元宁 《母婴世界》2010,(10):16-17
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心灵开始被注入爱和恨的情绪,如果积累的爱比较多,孩子就会自爱,并学会爱别人;而如果小时候心灵里埋了恨的种子,那么他们长大以后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不满和憎恨别人的情感。  相似文献   

4.
年轻的母亲正低头凝视着心爱的儿子——6岁的帕尔斯。他患了白血病,已经是晚期了。母亲心中充满悲伤。像其他的父母一样,她曾热切地盼望孩子长大,去实现他的每一个美好的梦想。但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尽管如此,她还是希望能实现孩子的一个愿望。她托起帕尔斯柔软的小手,轻声问道:“孩子,还想不想那些你想长大做的事?”“妈妈,我总想着长大要当个救火队员。”“好,咱们看看这个愿望能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从小劳动的孩子更聪明,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且性格开朗,与人相处融洽,社会活动能力强,长大后更容易找到工作。劳动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你们家的孩子干不干家务活呢?在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给所有爱孩子的父母一个倡议,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吧,让他们在劳动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缩小转换型家长:想尽办法哄孩子接受治疗,用奖励“诱惑”孩子面对哭闹不止的孩子,家长急于让他配合治抒,于是用奖励来“诱惑”孩子,这沖类型的父母就属于“缩小转换型父母”。他们缩小并忽视了孩子内心害怕的情绪,迫不及待将重点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对于他们来说,情绪没那么重要,他们对于此不以为然,他们认为生气、愤怒、悲伤等情绪就是不该有的坏情绪,于是极力逃避。在这种类型的父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在感受和调节情绪方面都会表现得比较迟钝。  相似文献   

7.
追寻幸福: 我们说服自己相信,一旦我们结了婚,有了一个孩子,然后是另一个,生活将会变得更美好。但接着就是我们被这些没上岁数的小家伙弄的沮头丧气,只能等到他们长大之后我们才会称心如意一些。而后,我们在与那些十几岁娃儿的周旋中陷入筋疲力尽的境地。于是,只有当他们走出那个阶段之后,我们才会真正地感到轻松愉快。我们告诉自己当丈夫或妻子做事得体,当我们得到漂亮汽车,使我们可以出门做一次愉快的旅行,或者当我们退休以后,那么  相似文献   

8.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不难,难的是爱有"问题"的"、特别"的学生。在对待"问  相似文献   

9.
师爱无价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怎样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所任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呢?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希望学生快乐地学习,掌握知识,更希望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积极乐观的心理,让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十几年的教学经历,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爱是成长路上的助跑器.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润滑剂.在一次讲座中,学军小学的杨一青校长曾经说:"聪明的、漂亮的、干净的孩子让人喜爱是不难的,可要爱那些调皮的、成绩比较落后、各方面表现都不太理想的孩子就不那么容易了."他的话马上让笔者产生了共鸣.  相似文献   

11.
我提出童年人生设计的理念以后,有人质疑,孩子那么小,他们懂得什么?他们怎么知道长大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他们知道学法律、当律师是怎么回事?你让你的孩子当律师,她快乐吗?幸福吗?这就是她想做的吗?  相似文献   

12.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当然,学生也渴望能在一个充满爱、和谐愉快的环境中成长,顽劣的孩子得到爱的感动,他的行为可以逐步改善;自卑的学生得到爱的抚摸,信心可以逐渐树立;懵懂的孩子得到爱的滋润,智慧可以逐渐得到开发;落后的学生得到爱的鼓励,他的表现可以得到进步。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对此有一些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赵锋 《上海教育》2012,(19):38-39
探寻同济中学五年来的变化,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强调"心理的正向力量",发挥"爱"的魔力密不可分。"我们班的孩子……""那些孩子……"在杨浦区的同济中学,对于学生,教师们的称呼更多的是:孩子。在一声声"孩子"的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他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去教导。贾佳老师不再教某个班级了,她的告别方式是:送给每个孩子一个自己制作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14.
赵锋 《上海教育》2012,(28):38-39
探寻同济中学五年来的变化,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力探索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强调"心理的正向力量",发挥"爱"的魔力密不可分。"我们班的孩子……""那些孩子……"在杨浦区的同济中学,对于学生,教师们的称呼更多的是:孩子。在一声声"孩子"的称呼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爱,他们把学生当做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去爱、去教导。贾佳老师不再教某个班级了,她的告别方式是:送给每个孩子一个自己制作的蝴蝶结。  相似文献   

15.
陈嘉苏 《成才之路》2014,(14):60-61
正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在这一阶段给孩子埋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在幼儿的人生中结出什么果实。要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懂得爱、分享爱、传递爱的善良的人,我们有必要在他们的幼儿时期播下爱的种子,并生根萌芽。一、在群体活动中播下爱的种子先人后己,让爱在心中孕育。在幼儿教育中,开展"认识我自己"的活动,让孩子们看着自己从出生到长大的照片和视频,感受到自己长大的过程,并让幼儿们结合这些照片和视频说一说自己的小秘密和有趣的事情,激发幼儿们成长的幸福感,也产生  相似文献   

16.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在一起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们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有爱的教育才是丰满的、真正的教育。如何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呢?我认为  相似文献   

17.
母爱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它无时无刻不围绕在每一个孩子身边;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毫无保留地去关爱和保护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敞对事情的时候喜爱他们,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疼爱他们……是母爱让母亲妥梆,成为了那个永远都为爱让步的人。  相似文献   

18.
这二位父母含辛茹苦.为使儿女能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一切围绕着孩子不停地运转,而当一双儿女如愿以偿.众人称他们有福气时,他们却伤透了心,哀叹“悔不该当初啊”。为什么当初父母那么爱孩子,为孩子能成才耗尽了心血,而子女长大了却不懂得爱父母呢?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想过没有,我们该怎样做孩子? 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随感录     
一个幼儿园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她们应给幼儿以母亲般的爱抚,使孩子感受到老师是那么亲切可近,从而把老师当成最可敬的人;还要做到与幼儿“知心”。教师要与每个幼儿交朋友,使孩子愿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你,让你与他同享自己的欢乐。爱孩子,应是每一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爱那些聪明伶俐、一笑两酒窝的孩子容易,爱那些不怎么讨  相似文献   

20.
<正>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努力丰富班级日常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活动平台。通过挖掘日常生活的育人价值,实现班级生活与学科生活的互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高雁老师的许多观点和实践击中了我,也启发了我。她说:"现在的孩子都是在爱的包裹中长大。他们并不缺少爱,缺的是对爱的感受力和执行力。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这才是孩子所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