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9~20页。教具学具课件,16等分圆柱体积演示学具2套,圆柱体容器一个,小刀、圆柱体萝卜块、不规则石块等学具,以及长方体、圆柱体容器、圆柱体实物等教具。教学过程师:大家都知道《曹冲称  相似文献   

2.
教圆柱体侧面积时,先准备两个圆柱体教具:一个是硬纸板做成的短而粗的空心圆柱体,一个是用木头做的高而细的接力棒。引入新课后,教师首先介绍什么是圆柱体的侧面积,然后出示教具,引导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圆柱体中哪一个侧面积大?有的学生认为纸圆柱侧面积大,因为它虽然短但是它粗;有的学生认为接力棒的侧面积大,因为它较高。不管哪一种猜测,学生都意识到圆柱体的侧面积与圆柱体的粗细、长短有密切的关系。  此时,教师把纸质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让学生写出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求出圆柱体的侧面积。接着…  相似文献   

3.
“老师,他们又乱动您的教具。”一个男孩急匆匆地跑进办公室向他的数学老师告状。“把他们叫到我的办公室来。”正在批改作业的老师气愤地说。我顿时想起:上节课刚讲完圆柱体的认识.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圆柱体教具.可是下课时忘记把它们带回办公室了。留在教室里的教具不知怎样了?  相似文献   

4.
在圆柱体体积的教学中,应着重抓好下面几个问题。一、计算公式的推导。新课开始前,教师先出示一个圆柱体教具,询问学生这是什么? (圆柱体)会不会计算它的体积? (不  相似文献   

5.
杨宏  徐敏 《四川教育》2014,(12):42-42
在我们的教学中,处处都存在着独特的教具媒介,就看老师们是否练就一双“慧眼”,去发掘利用并为教学服务.一、善于开发生活中的教具媒介【案例】“圆柱体的侧面积”教学片断在一节公开课上,A老师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一台轧路机滚筒的底面直径是11分米,滚筒高24分米,它轧路一周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呢?下面的“圆锥体体积”教学的一个片段,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求法?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出示教具)师: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吗?生:是把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推导出来的。(板书:转化)师:大家觉得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锥体体积可以转化成什么来研究呢?(师拿出一个圆锥体教具)生:长方体。生:正方体。不,应该是长方体。生:我觉得应该是圆柱体。师: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生:我是凭直觉…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四省市编数学第十二册第10~11页例1。教学目标:①能说出圆锥的特征,识别圆锥形的物体;②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能指出圆锥的底面、顶点和高;③理解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教师先出示圆柱教具提问:圆柱体有哪些特征?再出示圆锥教具让学生判断:这是圆柱体吗?然后告诉学生:它就是这节课上我们要学习的“圆锥体”。(板书课题) [评析:复习圆柱的特征,让学生根据圆柱的特征对圆锥作出判断,在学生渴望知道圆锥这一名称时,教师揭示课题,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另外,  相似文献   

8.
下面是圆柱体体积教学的一个片段: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些立体图形体积的求法?生:长方体、正方体。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师:大家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推导出长方体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40~42页。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准备:CAI课件一套,方格纸若干张,钉子板。学具准备:搜集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实物、直尺、水彩笔、印泥、剪刀、钉子板、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小朋友们,喜欢看《蓝猫淘气3000问》吗?师:今天,徐老师给你们  相似文献   

10.
圆柱表面积计算是小学几何形体教学上的难点之一。石老师在教这一内容时,先将自制的一个圆柱小模具让学生观察,并指出这就是一个“圆柱”。接着将它展开,让学生看到它的表面积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上下底的两个圆面积构成——这是直观。之后,教师又把一张自制的圆柱表面积示意图——一张普通白纸的挖空图贴在黑板上,白纸黑底,极为分明。教师借助这件自制的简易教具,引导学生弄懂了圆柱体的表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以及与圆的周长、半径和直径的相互关系,导出了圆柱体表面积公式。在此基础上,便展开了给出各种条件求表面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31~32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郾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2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圆柱的特征,圆柱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及各种圆柱体模型,剪刀、绳子、尺子。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郾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体。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几个面,它们是什么形状的。2郾叫三名学生分别拿着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进行比赛。看哪一位滚得快?滚…  相似文献   

12.
讨论圆柱体滚动中的摩擦力表现形式 ,利用圆柱体纯滚动的条件 ,及运动状态分析 ,求解圆柱体纯滚动时的滚动摩擦力矩  相似文献   

13.
圆柱和圆锥的教学,要使学生深刻认识几何形体的特征,灵活掌握和运用公式进行有关求积计算.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直观形象,计算与测算有机结合,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在手脑并用中增长智慧,提高能力.一、深化概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在小学,圆柱与圆锥不给出定义,一般只要求学生认识其形体特征,能分辨哪些是圆柱体,那些是圆锥.圆柱体因粗细、长短的变化,会干扰人们对其本质特征的认识,圆锥尽管也有大小不同,高矮不同,但形体特征比较明显.而认识圆柱又是认识圆锥的基础.所以,形体概念教学应以圆柱体为重点.教学时,教师先举例说明.如汽油桶、圆钢、铁皮水桶等都是圆柱体.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圆柱物体还有哪一些.然后,教师出示教具,让  相似文献   

14.
学习圆锥知识时,有这样一道题:“一个圆柱体,将它的侧面展开,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周长是62.8厘米,求圆柱体的高是多少厘米?  相似文献   

15.
例1.如图1所示,3个相同的圆柱体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设各圆柱体之间、圆柱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皆为μ.试问,当μ满足什么条件时,三圆柱体能保持于两两外切的静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圆柱体的认识是计算圆柱体体积的重要基础。课本中仅用五行文字对圆柱体作了介绍,只列举实例而未给出定义;对比较抽象的圆柱的高的慨念,给了定义而未作出详尽的说明。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心理特征,教学时应加强直观演示,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逐步揭示出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一、关于圆柱体特征的教学 1.列举实例,丰富感知。鉴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在教学圆柱体时,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而准确的感知材料。如,出示圆柱形物体:茶叶简、铅笔等;出示实物图:汽油桶、圆钢等;出示有关圆柱体的模型,指出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举出生产,生活中见过的圆柱体,如易拉罐、网柱形的粪池、粮囤等。这些鲜  相似文献   

17.
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些是圆柱体,用笔圈起来。哪些是圆柱体请你找出1分、2分、5分的硬币各10枚。看一看,各个硬币都是什么形状?比一比,哪枚硬币最大,哪枚最小,哪枚比较大?请你分别把1分、2分、5分的硬币整齐地摞在一起,看一看,圆形的硬币组成了什么形体?说一说,哪个圆柱体最粗、最细或比较粗?指导语:把硬币视为圆形时,暂时忽略它的厚度。通过摞圆柱体,抚摸圆柱体,引导孩子感知圆形与圆柱体的关系:圆柱体上下两个面的形状、大小相同。两个圆形越大,圆柱体就越粗。圆形变圆柱这是一个圆柱体。找出家里是圆柱体的物品。摸一摸,它们上下一样粗吗…  相似文献   

18.
【题目】如下图所示,在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密闭容器的下底固定了一个实心圆柱体,容器内盛有m升水时,水面恰好经过圆柱体的上底面。如果将容器倒置,圆柱体有8厘米露出水面。  相似文献   

19.
大量符合各种感知觉特点的教具是盲校直观教学实践的基础。触觉教具是盲校直观教学的重点,教师应理解各种类型触觉教具的直观层次。盲校教师在制作、使用触觉教具时,不应受视觉规律的主导。多感官教具的效果通常较好,计算机多媒体教具对盲生只是听觉教具,并不适应盲童缺乏事物客观表象的特点。语言在直观教学中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把抽象的语言作为直观的一种方式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玩教具是指在幼儿教学中的教具与玩具,学生通过玩教玩具既能开心游戏也能学到知识。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常常喜欢用玩教具引导幼儿游戏。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玩玩教具时,如果能适当引导幼儿用玩教具学习,幼儿会在游戏中受到初步的教育,否则玩教具可能对幼儿的教育作用不大。现以几个教师利用玩教具引导幼儿学习的例子说明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一、使用玩教具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