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新闻采访的环境和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和细节是电视采访现场的重要因素。应该说,环境和现场是使电视报道的形象素材立体化的重要手段。正是因为有了环境和细节的记录,现场才得以全面的展现和记录。一、环境地点是新闻五要素之一。电视采访的现场环境直接构成采访内容。  相似文献   

2.
提高电视新闻采访艺术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采访是应用性和技巧性很强的艺术。电视新闻的报道中.应十分注意采访的艺术性问题。这门艺术应宏观上对新闻采访活动的共性及其特征进行把握.微观上对电视采访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再深入地了解并把握采访的技巧、方法及思维方式。电视采访作为一门艺术.不但要继承采访活动的历史遗产.而且要展现现代采访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3.
运用电视手段,音画并茂地展示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好的宣传手段之一,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杭州西湖》等风光片是运用自然主义创作方法,史客观的记录了自然风光,真实地再现了地理环境,而电视风光艺术片,则主要是一种以独特的屏幕精美的画面语言,艺术地展现自然风光或壮丽或锦绣 的景观,在自然景观的展现中,注入创作者浓重的主观意识,使画面一身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下面仅就我们创作的意识,使画面本身具有较强的抒情色彩,下面仅就我们创作的电视风光艺术片《北方明珠-鹤城》,谈谈电视风光艺术片中创作者的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4.
杨杰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17-118
电视采访是新闻采访中的一种基本形式,由于其采访的全过程大多要在电视中展现出来,因此,在选题、策划以及提问方式的选择上面相对于其他形式的采访严格一些,笔者针对电视采访中从选题到记者提问全过程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一些误区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感悟采访     
采访是前提和基础,报道是采访的结果。1986年,国际纪录片大师伊文思最后一次访问中国,曾在北京广播学院和电视系老师进行座谈,当回答“在电视的冲击下,新闻电影纪录片和电视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时,他幽默地说: “采访讲话是电视的专利。”在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节目的思想、情感、内涵取决于记者深入生活、深入采访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是一种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调查性报道对于记的采访有着更为严格、更为深入、更为全面的要求。特别是电视形态的调查性报道,因为声音画面等特有元素的存在,其采访更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这就要求记养成一定的思维意识方式,从而在采访实践中科学应用。笔认为,除了从事日常报道所应具备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对新媒体传播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望,传统的电视新闻编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改革和技术创新才能使电视新闻编辑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同时,新时期的发展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只有不断创新编辑意识才能迎合时代的发展。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就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做了一定研究,以期更好促进我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结合这几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记者在电视采访报道中的平民意识。  相似文献   

9.
齐蕴泉 《新闻知识》2003,(11):39-40
电视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电视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吸引力、感染力的关键所在。 今年初,深圳电视台就如何把视点和触角深入到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个贯穿全年的报道思路:即运用电视的表现手法,报道发生在基层的鲜活的新闻事实;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特区内外,各条战线、村镇社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在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中,电视作为传播媒介的载体,以其鲜活的画面将新闻信息及时并准确地传入到我们的耳目中。无论是国家政策信息还是生活资讯都以影像的形式展现出来,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这些信息取决于高素质的电视台新闻记者,作为一名优秀的电视台新闻记者其自身的采访能力及新闻敏感性都是不可或缺的。本文就以电视台新闻记者的采访能力及新闻敏感性提升策略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1.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我国传媒发布之快,内容之丰富和全面,展现人性的深刻性,都是历史上少见的,创造了近年来最好的传播效果。但某些电视镜头和照片,以及某些记者的采访显现出一个明显的问题:缺乏人文关怀的职业意识。例如强求采访,让对象回忆痛苦经历:有的报纸发表了废墟中惨不忍睹的尸骸照片,而且被安排在显著位置。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采访作为电视记的职业活动,始终贯穿在电视记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判断其新闻价值及其搜集选择报道素材,酝酿新闻主题的全过程中,电视新闻采访与报纸、广播新闻采访相比,有共性的一面,但也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在共性方面,三都要遵循新闻采访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个性方面,电视新闻采访与字、广播的最大区别就是镜前采访,它把电视记的采访活动直接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使记的采访活动由单一的采集手段拓展为一种表现手  相似文献   

13.
电视文艺节目是"把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猜谜、游戏等,经过电视媒介的艺术加工后形成的节目,这类节目既展现了各自原先节目的风采,又不是原先节目的简单翻版,而且充分展示了节目编导的艺术才华和电视这一现代化媒体的技术特性。”①电视文艺节目又称电视综艺节目或电视娱乐节目.全国许多电视台还专门成立了电视文化娱乐频道。  相似文献   

14.
1987年,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倡导和发起了电视易地采访活动。14年来,这项活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仅2001年,就在河南,安徽、辽宁、湖北四省举办了大型电视易地采访活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节目。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时代,普通人越来越多地成了可以活跃在电视上的主角,电视与普通人之间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互动.其中街头采访便是实现普通人走上电视并与电视进行互动的一种渠道,这种街头随机采访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让他们能在一些媒体前面说出自己想表达的话,颠覆了媒体以往高高在上、我说你听的传统被动接受模式,使媒体更加"接地气".本文以央视和塔里木大学学生的街采作品为例,探讨电视街头采访实操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隽 《声屏世界》2008,(7):26-27
鉴于当前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既关注新闻事件的结果,又强调对生动曲折的调查过程的展现,因此运用恰当的故事化手法,通过对;中突的构建、因果关系的设置、场景的展现来提高新闻报道的可看性和可感性,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在如今的深度报道节目中已屡见不鲜。并且由于现阶段的深度报道节目大多倾向于利用采访活动本身来架构故事的脊椎,因而采访对象作为采访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深度报道中叙述者的主体,在故事文本构建过程中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是他们在不断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展现着故事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电视法制节目的根本目的就是"普法",通过对各类案件的分析探究犯罪根源,把造成犯罪的内因和外因客观真实地展现给世人引以为戒.要想挖掘犯罪根源,必须要对案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采访,了解案情的来龙去脉,这样,采访案件的重要的当事人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相似文献   

18.
余昌顺 《视听纵横》2004,(6):118-118
电视采访由于其依赖设备的程度较高,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与被采访对象进行触膝般的交谈。我们不是为交流而交流,需要用摄像机记录这种交流,并使这种交流符合“我们的要求”。庞大的采访设备是对“场景”的一种破坏,被采访对象面对它多少会产生拘谨,如何将这种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是我们电视记,尤其是社教节目的电视记需格外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在人物采访中这个问题显得特别突出,怎样才能使人物处于“自  相似文献   

19.
杨国军 《新闻传播》2010,(7):146-14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走进了我们的电视新闻荧屏.一种剪不断的平民情结牵动着我们的电视新闻工作者,使他们将摄像机镜头摇向充满着市井烟火、人情世象的平民生活中。电视人用敏锐的眼睛将普通中国人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散发的精神气息聚焦、放大,使其近距离地、鲜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20.
电视采访要求捕捉现场的场景气氛和细节,这就对访受双方谈话时的真实、鲜活、生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例举了心理学上的"一致吸引律"、"补偿吸引律"、"对等吸引律"、"强迫吸引律"等人际交往规律在电视采访上的应用。就是要人们掌握心理学人际交往方面的理论原理,灵活地运用到采访实践中去,从而提高电视采访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