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起源于建筑设计,继而影响到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各个方面,因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平面设计是在二维空间内,将图像、文字等元素进行组织、编辑、布局从而为观者形成一种"视觉语言"的设计活动。当代的平面设计是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它汲取了社会发展的各种流行元素进行艺术加工。笔者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元素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探究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各种教育思潮盛行,后现代主义是其中的一种.后现在主义思潮有着自身的显著特点,对当今的课程改革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潮特点的基础上,阐述其对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当代西方一种新的精神潮流,它对现代性进行了反思和批判,随着文化全球化以及东西文化交流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想象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应吸取的积极意义,同时,它的消极作用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回避和忽视的。必须正视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影响,采取的相应的对策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当代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的思想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应积极研究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实质,客观分析评价其双重效应,寻找对策,正确地引导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是当今西方盛行的一股综合性的哲学与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后现代主义思潮,采取对策,消除其负面影响,从而培养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近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基本特征是反理性主义,反对中心主义,主张多元论,推崇平等对话。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广泛传播,对我国当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意识形态视角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进行了反思,解读它在中国流变的三个样板:经典文本的娱乐化、消费方式的符号化和终极信仰的平面化,揭示出它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隐秘内核,即内生的隐性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只有找到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契合点,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为抵制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我国高校可以开展积极的审美教育,具体措施是:用中国传统艺术加强高校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寓审美教育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之中;构建适合现代高等教育的审美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其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参照系。本文从分析后现代主义的“放逐思想”、“消解责任”、“求异多元”等价值取向的特征出发,阐述它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影响,并提出对重新构建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思潮,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章认为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积极引导大学生对后现代主义思潮作出正确辨识,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与践行,坚持价值借鉴,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思潮,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带来极大的挑战.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大学生正确辨识后现代主义等西方思潮;通过有效途径引导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合理借鉴后现代主义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波及全世界的泛文化思潮,是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反映,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产物。后现代主义鲜明地表现出了典型的反基础、反本质、反理性的理论特征。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准确地把握它对当代中国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将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引论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后现代主义与当代教育思潮引论余凯徐辉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各种理论群体的喧哗与骚动,后现代主义登高一呼,成为欧美学界应者云集的理论思潮,其影响现已遍布哲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宗教等诸多领域。九十年代以来,一直持观望态度的教育学者们也开始对后...  相似文献   

14.
后现代主义(Postmodemism)是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流行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对社会阅读生态环境以及对大学生的英语阅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后现代主义以及其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和后现代渊源分析入手,对当代大学生阅读价值新取向的进行了后现代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大学德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末最具影响的哲学文化思潮,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教育理论的构建与教育实践的运行.它对现代学校德育既是一种严重的挑战,也同时为大学德育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本文从后现代视角出发来审视大学德育,分析了后现代思潮对大学德育的冲出,进而提出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浅析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近代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近年以来,它在我国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领域内逐渐渗透,对他们的精神结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一系列正负交织的影响。因此,研究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实质,客观分析评价其双重效应,正确地引导青年大学生,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波及全世界的泛文化思潮。是对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诸多矛盾和冲突的反映,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产物。后现代主义鲜明地表现出了典型的反基础、反本质、反理性的理论特征。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准确地把握它对当代中国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将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分析,发现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最大的西方社会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和实用主义,它们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最主要的负面影响是由此而产生的历史虚无主义,要想在教学中消除这-负面影响,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历史学术素养,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具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较为深入的认识,应该将教学和对后现代主义、实用主义等西方思潮弊病的揭露有机结合起来.在结合教学点评后现代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社会思潮时,决不能-味批判,而应该在肯定其合理性基础上来进行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19.
在90年代的多元文化思潮中,后现代主义与民族主义是两股影响较大的思潮。本文在开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了当代国内外学人多角度阐释两大思潮的思想格局,还揭示了当代思想裂变的壮丽景观,又分析了90年代思潮与80年代思潮的联系与流变轨迹,并对之作出了独到的评析。本文宏观评述思想、文学、艺术、史学的开阔视野,是作者尝试拓展思想史写作新思路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对西方社会近现代哲学的继承和批判,也是在反思西方社会的哲学和科技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在思想认识领域内,它逐渐为当今大学生所认识和接受,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结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本文试从阐述后现代主义兴起的时代文化背景及其理论特征入手,客观分析其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消极方面的影响,以期能对正确引导大学生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