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针对非均质软岩大断面硐室工程围岩力学特点,提出了的顶板锚索、钢带桁架组合板梁支护,侧墙锚-喷-注联合支护的软岩大断面硐室板梁施工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软岩大断面硐室安全施工问题,为矿井深部围岩大断面硐室支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对3553S工作面组装硐室地质资料与顶板岩层进行了分析,针对硐室断面大,顶板节理发育状况,结合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理念,提出了高预应力锚杆支护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实施。实践表明,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控制大断面巷道围岩变形是成功,效果良好,为今后其他区域大断面硐室锚杆支护提供了可靠依据,有一定的借鉴性。  相似文献   

3.
新集集团刘庄煤矿西区充电整流硐室原采用29U型棚支护,在高地应力作用下,造成该硐室底板臌起,U型棚变形,影响安全生产。为此,采用反底拱、浇注混凝土、固棚锚杆以及注浆等联合支护形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此支护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围岩的变型破坏,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处于断层附近硐室巷道周围围岩性质的分析,考虑支架设备检修硐室的服务年限及断面稳定性的技术要求,提出该大硐室在锚网索喷支护基础上,采用深孔注浆组合锚索加固补强方案,并介绍了该支护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的要点。通过在大断面硐室采用该支护技术,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支护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为此类硐室的支护加固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超大地下硐室开挖后,巨大开挖断面的围岩稳定性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若仅采用高强度、高密集的支护,不但成本巨大,还会集中应力无法得到一定释放,在大埋深情况下还会导致岩爆等动力灾害发生。本文根据地质资料,使用离散元软件PFC进行精确建模,通过计算,得出硐室周边极易失稳的关键部位,并提出支护建议。而后针对开挖硐室围岩参数进行折减,开展硐室围岩敏感性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梁博 《中国科技纵横》2014,(18):188-188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煤矿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加难度越来越大,高应力区的开采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高应力区穿层硐室围岩变形特征的研究,有利于采取更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提高煤矿开采过程的安全性,保证开采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就高应力区穿层硐室围岩变形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叙述,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以提高硐室围岩的支护有效性,促进煤矿深部开采高应力区穿层巷道支护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7.
软岩、煤岩互层、断层带以及硐室群中施工特大断面硐室,采用锚索、锚杆、钢筋梯、钢筋网,联合支护方式,成功的取代了以往采用的被动的发碹支护,架硼支护工艺,为在破碎、煤岩断层中施工大断面硐室,总结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软岩、煤岩互层、断层带以及硐室群中施工特大断面硐室,采用锚索、锚杆、钢筋梯、钢筋网,联合支护方式,成功的取代了以往采用的被动的发碹支护,架硼支护工艺,为在破碎、煤岩断层中施工大断面硐室,总结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大断面硐室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大断面硐室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技术一直是矿井开拓掘进的难点。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掘进难度大,巷道支护设计要求高等问题。本文论述了大断面硐室掘进施工顺序和大断面硐室支护方法,特别是树杈形碹胎与滑轨移碹联合施工法的应用,保证了矿井掘进施工的安全、质量和效率,促进了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东荣二矿主运皮带道皮带头硐室施工实践为例,介绍了通过断面分层爆破、"锚+网+锁+带+喷"与钢棚联合支护等施工工艺,确保了巷道的安全、顺利的施工。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万福煤矿副井马头门为工程背景,基于理论分析阐释马头门附近围岩破坏的产生因素及力学机理。针对副井马头门的破坏特点,通过锚注参数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并设计副井马头门破坏部位的支护方案。数值模拟结果及现场监测结果表明:立井与马头门连接处位移变形较大,需要进行加强支护,最终实施的锚注加固方案有效控制副井马头门变形,提升了硐室围岩的整体强度。  相似文献   

12.
杜东见  方明星 《中国科技纵横》2011,(22):154-154,146
为解决深井软岩大硐室支护难的问题,在传统锚网喷支护的基础上,引入超细水泥基注浆材料进行注浆支护,进一步完善深井支护技术。有效地控制大断面绞车房顶底板和两帮的位移变形,减少了绞车房的维护工作量,大大地提高了井巷安全。  相似文献   

13.
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在综采大切眼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随着采掘工程延深,采掘条件发生变化,地质条件复杂,矿压增大,软岩及复合顶板增多,增加了巷道的支护难度,尤其是综采切眼、交岔点、硐室等施工断面大,因此保证施工安全,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及合理的支护形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17,(16)
在煤矿掘进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过废旧硐室的情况。本文介绍了某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探查、喷浆封闭、架棚支护等措施,安全通过躲避硐室的工程实例,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应用围岩松动圈理论优化巷道支护设计,通过对比,阐明了应用围岩松动圈理论优化巷道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16.
以红庆河煤矿箕斗装载硐室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分析和工程类比等角度出发,开展西部白垩、侏罗系地层超大型煤矿特大尺寸硐室冻结条件下支护厚度的初步探讨和适应性分析,希望获得这种复杂条件下特大型硐室的合理支护厚度,为煤矿工程相关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最新进展与研究成果。在支护理论方面,认为锚杆支护的主要作用在于控制锚固区围岩的离层、滑动、张开裂隙等扩容变形与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持围岩完整性,避免有害变形出现。面向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支护设计软件组成与功能;分析高强度锚杆支护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锚杆、锚固剂W型钢带和锚索。最后,介绍井下应用实例,通过监测数据评,价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新奥法在老厂矿山卷扬硐室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飞 《大众科技》2010,(7):96-97,110
新奥法作为一种目前国内隧道及地下工程普遍推广应用的施工方法,其原理与内容的合理性得到工程广泛认同。文章对新奥法隧道的施工原理、施工特点及施工要点进行分析,详细地介绍新奥法在老厂矿山硐室开挖的过程和支护方式,解决了矿山地压大,岩石软弱破碎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9.
在对隧道软弱围岩的支护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软弱围岩的支护方式主要有超前锚杆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并对软弱围岩的加固机理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这些将对隧道围岩稳定的研究和工程施工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125W运道皮带机头硐室掘进支护的分析,论述了大断面巷道掘进一次成巷技术的可行性与综合效益,对类似条件下大断面煤巷的掘进,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