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众与高校校园媒体发展关系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媒体(包括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和校园新闻网等)在学生的日常管理、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面对社会各类媒体的蓬勃发展,校园媒体的发展却显得十分滞后,校园媒体应当树立受众本位意识,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满足受众需求,形成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颖 《科学中国人》2016,(5):120-121
伴随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传播发展了重大转变,以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由此诞生。新媒体的产生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信息资源,实现了新媒体和受众之间的交流,改变了传统受众的地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多样化以及新媒体自身的匿名性和互动性特点,为受众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受众个人道德判断能力的缺失、价值观的错位、人格扭曲等。由此引起了新闻媒体界以及社会的关注,央视媒体作为中央媒体,其信息传播的内容对受众影响深远,因此,文章在阐述新媒体环境对受众生态影响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价值取向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受众价值取向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刘红燕 《现代情报》2003,23(9):201-202
本文从受众角度,观照受众与媒体、受众的需求,进而论述新闻资料工作的受众观。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及媒体市场逐步完善的大背景下,多元化的收视环境已经形成,广大受众的收视消费选择更加多样化。为了形成品牌优势,赢得广大受众认可,电视栏目制作部门及相关人员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走出一条专业化、品牌化和立体化的创作道路,为广大受众奉献更多的精品栏目,为推动我国电视媒体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利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报刊、网络、手机媒体受众份额和市场收入份额经过研究,报刊媒体受众份额仍占有较大比例,网络媒体其次,手机媒体所占份额最小.但报刊媒体受众份额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而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主观意识也在不断加强,面对广播电视媒体,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对其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对广播电视编辑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其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手机报从2004年诞生至今发展迅速。在技术和政策推动下,手机媒体作为新兴媒体成为出版业数字化进程的一个亮点。结合对手机报——《新闻早晚报》的体验,分析了手机媒体的特征,并与手机报相比较,认为科技期刊在克服了某些问题后是可以融入手机媒体、推出手机科技期刊的。并对手机科技期刊的受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受众对危机信息的反应对危机的处理应对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社会媒体的介入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本文运用实验方法,在微博平台上模拟危机信息的发布和反馈,依据相关理论提出假设,通过对所得信息处理分析,研究在食品安全危机中不同的社会媒体信息策略对受众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媒体信息策略能有效降低受众的负面态度,其中社会媒体信息形式的作用更明显;社会媒体信息策略对不同的受众态度因素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手机新闻等自媒体越来越深入人心,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媒体、信息极大丰富的时代.如今的受众早已不再满足于原始的单一型线性交往和表达,网络中层出不穷的信息和其碎片式的传播方式使得受众迫切地希望参与到群体中来,以群体的意识来对热点事件进行围观讨论,以此参与到事件中去,形成网络围观行为.旨在研究传播于自媒体时代的网络热点事件中受众的“围观”行为,分析“全民围观”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许多新型媒体层出不穷并且获得了广大受众的注意力和好评,移动电视作为其中一种新型媒体,已经承载了它的社会责任。在介绍防灾应急知识宣传的必要性和利用媒体传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描述了移动电视在防灾应急知识宣教中的应用价值,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安全意识,同时希望开发更多的媒体资源来应用于教育。  相似文献   

11.
受众有权要求大众传播媒介提供以及有权通过传播媒介了解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获得的种种真实的消息情报,有权及时得知政府、行政机构等的有关公共信息和国内外每天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有意义的事件。凡是有意扣留这些信息,或者传播假的或歪曲失实的信息,就是侵犯了受众的知情权。本文讨论了我国当前出现的侵犯知情权的几种形式及媒体在保障受众知情权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责任心理作为受众的心理特征不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且在大众传播时代促使了公共知识分子这一重要群体的出现,并使得媒体与受众的互动演变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媒体要关心百姓的吃、穿、住、行、就业、教育、医疗等等问题,以增强电视新闻节目在编排上的平民化意识和理念,拉近电视新闻传媒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使电视新闻更具亲和力,满足受众的求近心理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各大媒体竞争激烈,尤其自网络这种媒体盛行以来,电视的优势被削弱了,为了更好的生存,作为电视人我们应该榘思广益,精益求精,制作出品住更高、可看性更强的电视节目。试图从研究受众心理、提高节目质量和受众参与等方面增强文艺类节目可看性做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周璐 《科教文汇》2007,(7X):211-212
可信度研究是大众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及到传播的各个环节。目前中国医疗广告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医疗广告面临被取缔的困境。本文从医疗机构、广告公司、媒体和受众四个方面来谈怎样提高中国医疗广告可信度,促进医疗广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和深化,中国传媒业参与市场竞争,并迅速步入"白热化"时期。围绕着受众的认同度和忠诚度,新旧媒体、同类媒体之间,展开了一次次的竞争大战。2007年度中国报业竞争力监测报告表明,报纸受众依然广大,但受众规模  相似文献   

17.
可信度研究是大众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及到传播的各个环节.目前中国医疗广告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医疗广告面临被取缔的困境.本文从医疗机构、广告公司、媒体和受众四个方面来谈怎样提高中国医疗广告可信度,促进医疗广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提高中国医疗广告可信度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信度研究是大众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涉及到传播的各个环节。目前中国医疗广告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任危机,医疗广告面临被取缔的困境。本文从医疗机构、广告公司、媒体和受众四个方面来谈怎样提高中国医疗广告可信度,促进医疗广告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虽然可以在各种场合,各种载体上听到、看到电视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人民的喉舌,但是在更多的时候,电视新闻媒体的画面、声音和节目常常只体现出各级领导的意图和形象,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很少听到、看到人民群众所思、所盼,这种偏颇最终不仅损害了媒体在受众当中的收视率和美誉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损害了党的形象。如何解决这个业界的“顽疾”,向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把握电视新闻媒体意识定位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还原新闻媒体的定位意识,坚持做到以受众意识贯穿新闻采制播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由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看电视戏曲栏目的受众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瑛 《科教文汇》2008,(6):149-150
河南电视台《梨园春》开播13年续写的电视戏曲节目神话,让我们重新审视受众地位的改变,以及它之所以成功所依赖的准确受众地位、多层次满足受众需求、突出受众参与性、受众年龄的多元化等四个因素.并依此提出受众需求在电视戏曲节目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