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提出的"大音希声"作为音乐美学的重要命题,历来众多学者对其意义阐释不一.笔者从"大音希声"的历史性渊源入手,考察其历史发展脉络,从春秋时老子寓道的比喻到战国庄子的天乐、天籁观的填充,再到汉刘安<淮南子>结合儒家"无声之乐"的阐释;进而魏晋--隋唐时期文人的实践到宋元明清时期在琴乐审美的影响,及至当代众多学者的种种阐释."大音希声"逐步发展、嬗变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理想,成为一个美学范畴,并影响指导着中国重含蓄、崇淡和恬静、尚弦外之意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其实质是文化的交流融合,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发展、历史进程的推移经过.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每一次阐释无疑都是其意义的二度"远化".  相似文献   

2.
吴芳 《文教资料》2008,(20):62-63
老子把"道"作为哲学体系中的核心范畴,但由于"道"概念的多义性,解释者的不同学术立场和观点,不同的学者对"道"概念的解释见仁见智,各不相同.本文试图将"道"从三个角度进行阐述:本原之"道"、本体之"道"、规律之"道".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老学的近代化历程中,老子及《老子》书的年代之争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在论争中,罗根泽不仅提出了"老子就是太史儋""老子的年代在孔、墨之后,孟、庄之前"以及"《老子》书确是一本专著,不是纂辑"等一系列颇为独到的一家之言,还对"历代学者考订老子年代总成绩"进行了提要钩沉,可以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非常棘手的学术问题。因此,在中国近代老学史上,罗根泽的老子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4.
《论语·宪问》第二十四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中,有关"为人"一词的解释,学界存在肯定与否定"为人"之学两种观点.本文在分析和归纳前人主要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尝试分析"为人"一词不同维度的含义,从新的角度对本章的多义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老子》有着职业文化背景,而不是一个原创性的个人文本。《老子》八十一章按其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其理想形态可归结为一个由"原文本"和它的阐释、引申部分共同构成的传释性结构。《老子》"原文本"应是"语"的一种辑本,可能采自前代各种"语"文献。而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祝解》类文献,在功能和形态上对《老子》有着影响。辑录训诫式的"语"并对之进行阐释和引申,是大祝的职业性工作,《周祝解》是其职业文献。老子认同祝史文化中以"语"训诫他人的传统,并因此而采用《周祝解》类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体悟常道、金丹正途、应世之学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近代著名道教学者黄裳所著《道德经讲义》的诠释思想。通过气的概念和玄关一窍理论,将老子之常道落实到修炼丹道,言丹道又不离治世之道,这就是黄裳诠释《老子》的内在理路。这一诠释理路,既体现了道教老学解《老》的一贯传统,同时也反映出近代道教学者在诠释《老子》过程中所作的新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7.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天才思想家,5500余字的<道德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朴素自然、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精神世界.文本语言简洁,立意高远,为我们多视角阐释文本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其中第八十章"小国寡民"给老子带来了不少的消极影响,许多读者在这一章的理解上,见仁见智,大多数都作出了老子"反文明、复古倒退"的片面解读.而笔者则在另一层面读出了老子追求"和平、平等、自由、富裕、和谐"的社会思想.  相似文献   

8.
"老子天下第一"之"老子",意有三层:父亲、自称、思想家老子。以我国周时的"天下观"为背景,从学理上对思想家的"老子"可称"天下第一"详加推究,不仅"老子"二字的汉字学意义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就是老子的名与字:"耳"与"聃",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当然,更重要的是,不仅我国先秦各派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于老子,就是历代的多数学者,特别是老子的著名学生孔子也是如此认为的。  相似文献   

9.
张纯一是近代一位颇为重要的佛教人物,像他那样主张佛化基督教、以佛教释评先秦诸子并且在这方面有多部专著的人很少见。他的《老子通释》一书即是本着佛学义理来解释《老子》的。通过分析张纯一所论老学源流、老子之道、无为之益、修身之理,可以发现他注解《老子》有两大特色,一是以通释老,二是以佛解老。通过研究《老子通释》一书,可有助于我们了解佛教人物是怎么解读《老子》的。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近代民族国家的理论引进中国,中世纪欧洲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也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从政治结构变化中探讨问题。中国学者期待从中国优秀史学传统中汲取智慧,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民族国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为打造国家形态转型的中国阐释,并且厘清近代民族国家诸多理论问题,2020年10月28日,学者们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近代国家兴起的理论与路径"小型研讨会。该研讨会从政治结构变化、人民的作用、民族文化兴起与国家的民族文化认同3个学科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国学者对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看法,并着重讨论了近代民族国家兴起时人民的作用等问题。我刊编辑部根据该研讨会专题,选定部分学者发言,经作者本人修订后形成论文,以专题形式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近代早期的天主教历史十分复杂,围绕其展开的史学研究亦充满偏见与歧见。许多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创造了用于解释历史现象的相关术语,以期能够更准确地还原这个历史时期天主教会的本来面目。这些解释体现了史学方法和史观之演变,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本文试通过考察几位学者对"反宗教改革"之修正,揭示晚近有关近代早期天主教史研究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历史解释素养有明确的定义: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邓京力认为,历史解释通常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方法,以史实为依据、探明历史因果、阐释历史意义和客观评判[1]。冯一下将"探明历史因果""分解历史事物""阐明历史意义""进行历史评判"作为历史解释的四个要点[2]。可见,"探明历史因果""阐明历史意义""进行客观评判"是专家、学者相对比较赞同的历史解释的三大要素。对此,笔者以人教版"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对历史解释素养培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公共政策的执行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近些年来,中西方学者对此做出了许多具有竞争性的理论解释.文章将这些理论解释概括为官僚制模型、政治动员模型和博弈模型,并对这三种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设、研究理路及其解释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现象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阐析.为弥补上述理论模型的局限性,文章指出可以运用"执行结构-政策执行-执行结果"的分析框架来建构本土化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出于原始的宇宙悲怀,老子提出"为道"的主张.老子的"为道"由内而外、由高到低包含三个层次;以无守真、以弱立身、以柔应世,"为道"三层涵义正是老子"三宝"说的学理依据.<老子>实质上是一部论如何"为道"之书.  相似文献   

15.
以老子《道德经》为出发点,从其核心概念"道"体现的模糊思维论述开去,集中说明老子哲学中的模糊思维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和对人内心永恒、美好、至善的作用,从而阐释中国哲学的深刻性和模糊性特点,以期能在《道德经》研究方法和角度上有所创新,丰富《道德经》和老子哲学的学术研究,体现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求真求善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老子》以"天人合一"为视角,以"道"为度量,深刻阐述了宇宙万物的演变及人类生命的真谛与内涵。几千年来,它作为中华历史上的一部瑰宝,悬挂在世界的东方,散发着独有的魅力。而老子本人亦成为"智慧"的象征,成为了历代学者争向探求和追寻的目标。笔者亦不例外,本文正是笔者从"返朴归真"、"上善若水"、"柔弱处上"三方面浅析了笔者心中的老子"性任自然、法天贵真"。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老子》中柔弱刚强的定量及阐释,分析《老子》贵柔与求"强"的思想。正确理解老子思想中的贵柔与求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比片面单纯地强调"贵柔"更为全面丰富,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是一种相互阐释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中"现实的人"的充分展开必须超越"解释世界"范畴而向"改变世界"范畴跃迁。为了实现人的全面的解放和发展,通过对西方近代思想史的哲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主义扬弃了"抽象的人"的唯心主义范畴,正本清源地以历史中"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建立了通向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途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老子》中柔弱刚强的定量及阐释,分析《老子》贵柔与求"强"的思想。正确理解老子思想中的贵柔与求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比片面单纯地强调"贵柔"更为全面丰富,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六家"与"九流"观念源于汉代学者建构的先秦诸子学术谱系,迄今仍然是认识先秦诸子学术群体的基本参照框架。近代以来学界从概念、方法、新材料等层面不断质疑此框架,多有学者在概念层面,将先秦、秦汉学者所论之"家"理解为现代意义上的"学派",实则难以与"家"的历史含义完全对应;将《汉书·艺文志》视为狭义的"目录学"分类,又低估了其学术史价值。大量新材料的发现,填补了部分先秦学术史的"空白",但却在研究倾向上出现高估出土文献学术史价值的趋势。而新方法的导入,对于先秦诸子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但却以汉代学者的研究框架作为对立面,忽视了其"平等"的方法论价值。平心而论,在目前条件下,新材料的发现、新概念的引入、新方法的导入等,并不足以动摇汉代学者的研究框架,相反在更深层次上再一次证明,汉代学者对先秦诸子思想谱系的研究成果,依然是基础性且富有启发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