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耶儒之间的文化转换--利玛窦《天主实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首先要求传教士本人实现文化转换,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依据中国的现实状况制定了以文化调和为主向,"合儒辟佛"的传教策略,其具体体现则是《天主实义》.在《天主实义》中利玛窦把天主教学说以儒生可以接受的形式重新包装,对基督教信仰做出一种调和的解释.证明古儒典籍之上帝即基督教之天主.利玛窦采纳的是一种相当宽容且带有弹性的文化视野,他自愿且顺利地完成了耶儒之间的文化转换.但利玛窦实际宣教的成功不能证明他在《天主实义》中提出的以儒证耶、以耶释儒的观点就是准确无误的."天主即经言上帝"之说在学理上仔细分析是不太可靠的,其结果乃是汉语基督教之"伦理化"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来华新教传教士团体代替了此前耶稣会士在西方汉学界的话语权,开启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局面。其中,普鲁士传教士郭实猎曾撰写过一篇介绍清朝康熙皇帝的《康熙皇帝传》,至今学术界尚无专门研究。梳理这篇传记的出版历史、引介其主要内容和叙述特点以及对比前代传教士对同一传主的著述,可大体察知其缘何未引起关注以及该特殊时代下郭实猎在作品中所注入的历史认知和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3.
1868年湛约翰英译《道德经》被认为是最早英译本,然而,笔者新发现的耶鲁稿本,完成于1859年,则要早得多。该稿是一位传教士学校的学生为裨治文所誊抄准备,而后辗转至卫三畏手中,被带至耶鲁大学珍藏至今。本文对比几种早期译本,讨论了耶鲁稿本如何翻译形而上的"道"。耶鲁稿本继承了儒莲法语译本的"科学性",没有如湛约翰译本那样处处暗含了与基督教教义对比的意图。湛译本和耶鲁稿本都较为简洁,但后者某些章节要较前者更为客观。这些都可从翻译形而上范畴的词汇看出。  相似文献   

4.
《三国志评论》是英语世界对于《三国演义》的第一次系统解读,1838年9月刊载于近代著名英文报刊《中国丛报》,虽然是一篇书评,但它对于中国小说的海外传播却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考订出该文的作者是第一位清代德国来华新教传教士郭实腊,在此基础上,结合他对于中国文学的整体理解与认识,分析了这篇书评四方面的问题:情节译介、人物重构,以及译介者对于《三国演义》的总体评价和译介缘由。在郭实腊的大力推介下,中国历史小说得到了清代来华西士的广泛认同,在当时几乎造就了一枝独秀的文体神话,这对于推动中国小说的海外译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换位》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戴维·洛奇的重要小说之一,是其"校园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后现代主义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各种时代主题。本文尝试对小说《换位》写作手法进行篇际互文性研究,从篇际互文性的转换方面和链接方面来分析小说《换位》的篇际互文性艺术,以此来加深对该小说的语言艺术和社会涵义的赏析和感悟。  相似文献   

6.
晚明入教士大夫王徵的信仰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616年到1632年。这一阶段王徵的天主教思想以《畏天爱人极论》为代表,该文主旨在于以畏天爱人的思想来补充儒家思想的不足之处,此时天主教思想对于王徵而言是经世致用的思想工具;而从1634年到1644年,可以视为王徵信仰历程的第二个阶段,代表作有《仁会约》《祈请解罪启稿》以及《杜奥定先生东来渡海苦迹》,此时,王徵的天主教信仰已然转向了对灵魂救赎的渴望。由此可见,王徵的天主教信仰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存在着一个逐渐加深的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7.
明万历33年冬(1605),一位以制墨知名的徽州富商程君房,从江南来到北京访见欧洲传教士利玛窦于京师礼宾馆,虽然这是一次不见载籍的私人会见,却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刻下一道可贵的印记,迄今时间过去将近四百年,历史的积尘早已掩没了昔日的印痕,但拂去积尘,尚依稀可辨当年的“爪印”。 此行,程君房是以祝世禄的诗柬为介,初次与利玛窦结识,在他携带的贽贝礼物中,少不了有他一生最值得炫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经典小说《白象似的小山》的写作背景,主要阐述作者在该篇小说中使用的主要语言手法和语言技巧,通过选读小说中的相关内容,总结作者运用这些语言技巧的创作目的和实际表达效果,旨在大致分析小说《白象似的小山》的语言特色,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篇小说。  相似文献   

9.
傅圣泽(Jean-FranCois Foucquet,1663—1739)清代法国入华传教士,“圣泽甫莅中国,即传教福建,然无所定所。1702年诸道长谴之至江西之南昌、抚州。圣泽初至抚州,仅有教民百人,逾年其数倍增。考试年士子集州城,多有访问圣泽者,圣泽常集士子多人为之讲说教义,并以前辈教师所撰之书籍赠之。”①他在华的活动时间并不长,1699年来华,1720年返回欧洲,在中国生活了21年。如果同那些在中国生活几十年,最后又葬于中国的传教士相比,他并不太突出。但在清代的入华传教士中,他仍是一个很有特点,值得研究的人物。美国汉学家魏若望先生的《欧洲与中国思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络、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快速推进,档案管理实践工作发生相应变化和发展,档案管理相关研究人员也进行了系列的理论研究与探索。该研究以国内档案管理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检索获得近20年来档案管理相关期刊文献544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内容分析法,利用NoteExpress和CiteSpace软件对档案管理期刊文献的年代、作者、机构等外部特征和研究热点、研究前沿内容特征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呈现。通过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档案管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档案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电子档案、档案学、人事档案等领域;档案管理研究前沿主要分布于电子文件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档案管理模式等方向。  相似文献   

11.
2012年9月5日傍晚,黄裳先生在上海瑞金医院离世,正在93岁的高龄上。他的离去让很多人忆念他。他给浙江留下了很多人文风景。黄裳先生有多重身份:记者、散文家、翻译家、藏书家和版本学家。黄裳是记者出身,1945年至1956年曾在《文汇报》担任记者、编辑,后在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做编剧,在新闻、戏剧、出版领域均有建树。他和梅兰芳、盖叫天、巴金、黄永玉、施蜇存等名家交往密切,是一个学识渊博又富有情趣的人。  相似文献   

12.
明弘正间审美主义倾向之流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文学自永乐年间始为重事功、重义理的台阁体文学所擅坛 ,经洪、宣、正、景、天、成诸代 ,至弘、正间才有所变化 ,其中一重要的原因即审美主义要素的大幅度增长 ,遂取代了尚质论文学观的地位 ,也只有在这一背景之下 ,才有了我们今天把握到的明中后期文学的一个差异性面貌。鉴于长期以来 ,文学史与文论史界疏于对这一变化状态及其复杂性等的研究 ,本文试图在此有限的篇幅中 ,经过具体考察 ,对相关问题作些开掘。  相似文献   

13.
In order to conserve the archeological site of Olynthos, a systematic study of materials preceded. The analysis of mortar samples taken from the remains of ancient Olynthos (400 BC) showed that different qualities of mortars were used for different purposes. Almost impermeable mortars were found in contact with draining canals. This was the initiative to start a combined analysis of mortars by determining the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find the textural features and the alterations of the structur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resistance to weathering.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relation of findings from the above-referred examinations. The use of reactive siliceous materials in combination with lime as well as the excellent gradation of aggregates used seems to be the secrets of the good performance of the ancient mortars.  相似文献   

14.
郭之鲲 《文化交流》2012,(11):71-73
法国巴黎,游人如织。在供奉法国先哲的先贤祠,2012年6月29日起至9月30日,《卢梭与艺术》展览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观众慕名而来,排队等待入馆参观。《卢梭与艺术》展通过卢梭绘画、信件、书籍、雕刻及生前用品等来展示卢梭与艺术的联系,从而使人们纵览这位思想巨人的生平全貌。此外,法德公共电视频道ARTE也以《忏悔录》一书为主线,遍访日内瓦、尚贝里、巴黎、蒙莫朗西、  相似文献   

15.
16.
Historical evidence on the use of mortars to meet several needs has existed for millennia. With reference to the characteristic historical periods of the city of Rhodes, mortar sampling was performed on historical constructions, masonry and architectural surfaces.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different mortar technologies are investigated aiming to answer questions regarding their finality, i.e. whether their differences arise mainly from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of construction or from the purposes they had to serve, imparting to the mortars the properties required by their function in the structure. Mineralogical, chemical,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investigations have been performed on characteristic samples after gradation. The exponentially declining function of the ratio CO2/H2O structurally bound to the CO2 content shows a continuous evolution of the kinetics governing the various mechanisms of carbonation of the binder or the formation of hydraulic components during setting, hardening and ageing of the mortars. The grouping of mortars in well-distinct ‘hydraulic levels’ is ascribed to the physico-chemical cohesion and adhesion bonds developed at the matrix and matrix/aggregate interfaces, respectively, allowing for the mortars to either bear continuous stresses and strains as joint mortars or provide compact impermeable renderings which harden even more on contact with water. Hence, parameters determining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resulting mortar/matrix types concern the raw materials employed as binding materials and the production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以为由南宋以来所形成的评点 ,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态 ,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故此而以明代的戏曲评点作为观察对象 ,对评点所具有的各种形式要素、各要素间的组合 ,及其表现出的批评功能作了多方面的分析 ,企图借此而展示评点在形式与批评两方面的特征 ,弥补过去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中国的文学理论界一度热闹非凡 ,硝烟不断。由于历史的原因 ,许许多多在我们今天看来本应该是常识性的理论问题都被推到了讨论的前台。如今 ,我们大概已不会去为这些问题争论了 ,因为这些问题早已不是“问题”,而是作为某种既成的“观念”(比如通过教材 )内化到了我们的生命结构中 ,成了我们面对文学作品行使判断时的一些基本尺度。然而 ,我们的这些“观念”究竟又是从哪里来的 ,在“观念”抽象的过程中 ,“问题”的丰富性是不是遭到了某种简化 ,面向新世纪的文艺学建设 ,这些“问题”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法国人丹纳强调自然环境和风俗习惯对艺术的影响 ,其《艺术哲学》在讨论“艺术品的产生”一章中 ,通过经验证据和推理证据 ,试图论证“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① 丹纳的主张 ,随着近代中国西方化的过程 ,为 2 0世纪的中国理论家所完全接受。的确 ,《诗序》云“治世之音安以乐 ,其政和 ;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 ;亡国之音哀以思 ,其民困” ,所言治世、乱世、亡国的时代特征对音乐的影响 ,以及《孟子·万章下》所谓“知其人”与“论其世” ,都是说明文化现象与时代和人的心理变化的联系。虽然文化是一个包含广泛的概念 ,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