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俊良同志的《“庶几”解》(见本刊八三年第三期),在没有什么有力的旁证的情况下,就否定了历来对“庶几”的解释,徐文认为,《庄暴见孟子》中的“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后半句与其意译为“政治该会相当清明了吧”,“倒不如理解为‘齐国的政局该会相当危险了吧’,更恰当些。”“庶几”不是用于积极方面的指“政治清明”,而应该是指消极方面的“  相似文献   

2.
《语文知识》1993年第4期上发表了宋广富同志的《关于“兵精足用”的“足用”》一文,文章中心说的是对高一册语文《赤壁之战》一课中“兵精足用”句的“用”字应该怎样理解的问题。宋同志认为“课本注释说:‘足用,足够使用。’……这条注释欠妥当。”又认为“‘足用’应解释为:‘物资充足’。……‘兵精足用’意  相似文献   

3.
发轫于一九八三年初的第三代诗以其先锋性和试验性受到了海内外诗歌界的注目。尽管历时六年,早在一九八九年七月,国内最有权威性的诗歌刊物《诗刊》刊出了征求“第三代诗”“力作精选”和“诗论精典”的广告。然而,第三代诗至今仍未逃脱众多的指责和困惑的眼神。 那么,“第三代诗”能否在诗史上留下一席之地呢?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应用题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即分析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而不能抓住只言片语,轻易下个简单的结论,交给学生解答某类应用题的固定模式,因为应用题的条件以及叙述的方式是千变万化的,并非一两个模式所能套得住的。所以,我赞成周木云同志文(注:见本刊1983年第10期)中的分析法,而对于“直观法”及某些结论持有异议。现也分类型陈述于后。  相似文献   

5.
赖金良同志在《试论认识对象的生成和发展》(见《哲学研究》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中提出,认识对象仅限于“现实世界”(即认识所能反映到的物质世界)。我认为这种提法欠确切。下面谈谈我的一点看法。一赖金良同志认为,客观世界与认识对象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所谓联系,是指认识对象是整个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所谓区别,是指认识对象仅仅是认识所能反映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即现实世界。赖金良同志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作为理论依据:“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马恩  相似文献   

6.
7.
本刊1986年第1期刊发了《“使用价值”不能与“效用”相等同》一文后,连续收到戴东风、严庆和同志的稿件,对上述文章中的观点提出商榷意见。现摘发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关于内因和外因问题的讨论中,冯增信同志写出《外因和内因》一文 (见《新华月报》1980年第8期转载自《复旦学报》1980年第3期),明确提出他的观点是:“在外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事物的变化由内因决定,在内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事物的变化由外因决定。”我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为了证明其观点,冯文举例说:“两个同卵双生子,如果一个从小由狼衔走,在狼窝中由母狼抚养大,从不接触人类社会,那末他就丝毫不具有人的智力,没有语言思维能力,只能用四肢爬行,象狼一样地嚎叫,争食;而他的兄弟,在精心培育下,则可能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的孩子,长大后或许是著名的科学家。在这里,决  相似文献   

9.
龙溪淼同志在《谈谈“三人行”的“行”》(见《语文知识》94年第3期)一文中否定了“三人行”中朱熹所作的“出行”的解释,认为应解释为:“表示处所,犹这里、那里。用在人称的后面。”我不敢苟同,特此商榷。  相似文献   

10.
也谈“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兼与彭泽平同志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命题自身所蕴含的存在域境保证了这一命题的合理性。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具有多结构性、多层次性和复杂性。教育哲学指导实践是指道实践,是一种运思。教育哲学通过超越实践,从而达到指导实践,实现实践和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11.
《中国语文通讯》一九八一年第四期发表了陈迪明同志《文言里确有“×者”一类后置定语》一文,陈同志认为:“战士还者”一类不是“范围定语 中心词”的结构,而是前正后偏的定名结构,“还者”一类,都是“形容词性或动词性结构,作后置定语”,“者”是后置定语的标志。 此说可以商榷。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语言文学系’改为‘中国文化系’,可以说是把‘中文系’这条被抛在海滩上的大鱼又重新投入了大海深处。”这是文丁同志在找不到自己的学生而坐卧不安时,撰写《“中文系”的出路》一文(载《中国电大教育》1988年第10期)所下的断语,颇有清新之气。然而,文化范畴之大,似有无所不包之嫌。虽然广播电视大学名之为“开放性大学”,但实质性的措施和方法又有多少是开放态势呢?中文系可以向宗教、艺术、旅游、文物等领地进军,但师资严重匮  相似文献   

13.
吴铁城同志《文言词活用的一种特殊方式——用动式》一文,读后似觉其中有不妥之处,特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吴铁城同志商榷并就教于读者。一、吴文是把所谓“用动式”当成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与使动、意动和为动用法同等看待了.吴文所谓“用动式”并未构成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我们知道,使动、意动和为动用法的基本特征在于动词(谓语)和宾语之间不是支配关系,而表示(主语)使(以、为)宾语怎么样。而吴文所谓“用动式”动词和宾语之间却是支配关系,并且,不表示(主语)用宾语怎么样。试比较:  相似文献   

14.
《社会科学评论》一九八六年第一期发表了袁达毅同志的《人生价值问题刍议》一文。作者从哲学、伦理学角度对学术界有关人生价值问题的几种观点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用“人生理想说”(见原文)来衡量、评价人生价值。我认为,袁达毅同志对学术界人生价值问题几种观点的评述,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他的文章有几处是值得商榷的:其一,他对“满足说”的评述是值得商榷的;其二,他对“贡献说”所持的否定观点是错误的;其三,他提出的用“人生理想说”来衡量、评价人生价值的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其四,他的文章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笔者只举一例加以说明。本文对袁达毅同志文章中的观点不准备进行全面分析,只从以上几点谈谈我本人的看法,以求教于哲学界、伦理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下层’不愿照旧生活而‘上层’也不能照旧生活和统治下去”的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在描写了这一历史趋势的同时,不仅成功地塑造了两个青年贵族阶级的叛逆者贾宝玉、林黛玉的艺术形象,而且也极其难能可贵地描绘了众多女奴们的反抗和斗争。在这些女奴中间,作者对于晴雯这个人物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对于晴雯的性格也作了十分出色的描写。因此,研究《红楼梦》的人,无不对晴雯这个艺术形象给予较多的注意,这本来是十分自然的。大搞阴谋文艺的“四人帮”却把《红楼梦》这部宝贵的文学遗产当成了他们借古讽今、指桑骂槐的材料,挖空心思地把晴雯也拉进了他们影射攻击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帮派啦啦队里来了。  相似文献   

16.
本刊在1984年第4期上刊出了杨义群同志的文章《初等概率教学中定义条件概率的二个问题探讨》(下简称《探讨》),本文就下面三个问题与杨义群同志商榷.一、《探讨》认为《概率论讲义》(沈恒范编)中条件概率的定义“没有说到点子上”.《讲义》中的定义是这样的:“如果我们在事件 B 已经发生的条件下计算事件 A的概率,则这种概率叫做事件 A 在事件 B 已  相似文献   

17.
读了《经济研究》1980年第一期孙冶方同志《什么是生产力以及关于生产力定义问题的几个争论》一文,受到很大的启发。但是我们对文章中关于生产力三要素的观点有些不同的看法,写出来与孙冶方同志商榷,以期得到帮助。孙冶方同志在文章中提出了不赞同斯大林关于生产力二要素的论点(即包括势动力和生产工具),而主张生产力三要素论(即包括劳动力、芳动工具和势动对象)。我们认为,把劳动对象包括在生产力要素中是值得研究的,并且觉得孙冶方同志的论证是不充分的。  相似文献   

18.
王凡《读<古汉语虚词>》(载《中国语文》1983年第4期)在评述杨伯峻先生《古汉语虚词》关于“彼其”的解释时,提出了如下看法:“‘彼其、此其、是其、夫其’这类现象,实为古汉语中的同类近义词连用现象(即同属一个词类、意义相近的两个或几个词的连用),这种连用现象,成为古汉语复音虚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个看法实出于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该书上册“其”字条认为“彼其”(或作“彼已”“彼记”)“夫其”都是“复语”,并批评毛、郑以下释“彼其”之“其”为语助者是“误甚”.该书下册“此”字条亦谓“此  相似文献   

19.
《语文知识》1994年1期发表的吴勇前《“淹回水而凝滞”之“回水”》一文,不妥之处甚多,下面分别进行辨析。首先,吴文对“凝滞”一词的理解有误。诗中的“凝滞”并不是凝固不动的意思。《辞海》:“凝滞,受阻而停留不进。江淹《别赋》:‘舟凝滞于水滨。’”可见诗中的“凝滞”,是指诗人坐的船在回旋的水中受阻不能前进。因为回旋的水流可以使船只绕圈子不能前进,就好像一个  相似文献   

20.
读了刘军同志《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适度规模发展》(载《北京成人教育》1989年第6期)一文后深受启发,刘军同志提出的“成人高等教育过度规模发展”的问题是一个较为普遍和突出的问题,是一个非常令人深思的问题。不但成人高等教育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也存在这个问题。近些年来,不少学院升大学、专科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