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千世界之美如同美的大千世界,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和谐统一之美,能使人悦目赏心,而矛盾冲突之美,则更能勾心摄魂。古往今来许多诗人或明用矛盾修辞,或暗用抑扬逆折,通过语言的矛盾、构思的矛盾、表里的矛盾等形式,创造出矛盾的感情美,矛盾的哲理美,矛盾的意境美等名篇佳什,成就诗坛一道永远的诗学景观。  相似文献   

2.
<正>情感教学是引导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使学生学会用心灵触摸大千世界。因此,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切实突出情感教学的重要地位。这既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真、善、美,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感悟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在情感上得以熏陶和丰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下面是我在《我与地坛》情感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3.
孔令玉 《语文天地》2015,(10):24-25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多才多艺,不仅能诗善文,而且精通绘画,娴于音乐,擅长琵琶。本来,不同门类的艺术都有彼此相通之处,王维作为大诗人、大画家和著名的音乐家,以诗人的文学造诣、画家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去感受大千世界,敏锐地捕捉自然界不同品类的美,从而使他的山水诗具有形象美、构图美、色彩美、音乐美和意境美。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一评价正揭示了王维山水诗富有绘画美的基本特征,具体表  相似文献   

4.
诗歌和散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不容易驾驭的领域。学习那些极富音韵美、意境美又极富想象力、情感表现力的诗歌或散文,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分析文章写作技巧、抒情方式,或解剖语言特色、修辞手段等内容上。对诗歌或散文表现的大千世界的色、声、形、光、影、象,我们可以用“分析”的方  相似文献   

5.
大千世界,无处不无美的存在.一切美的事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展示它们的美,就客观的审美范畴而言,美学家将美的具体表现形态分为崇高、优美、悲剧,喜剧等几个不同范畴。崇高与优美是美的最基本的表现形态。崇高也称壮美、阳刚之美,属白马秋风塞上式的美;而优美一般称之为秀美、阴柔之美,属杏花春雨江南式的美。我们以阴柔,阳刚之美考察文学,亦可发现文学中同样存在着这两种不同的美的形式。《诗经·蒸民》中就有“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它虽不同于今天  相似文献   

6.
正散文作为一种极有魅力的文学体裁,一直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优美的散文作品大多蕴藏着奥妙无穷的大千世界,闪现着微妙莫测的心灵火花。阅读这样的散文能令我们沉醉其中,或悲或喜,或叹息或沉思……因此,散文中存在着丰富的"美"的因子,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并吸收这些"美",却成了散文教学的一个必须的、长期而艰巨的历程。笔者以为,对于课本中的优美散文作品,教师可以从情境设置、诵读感悟、音画再现、品味语言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大千世界,文字万端,不过,仔细揣摩,用心比较,历史最悠久,奥秘最无穷,当属华夏的方正绘形、情意完美的汉字。汉字教学首先应该让我们的孩子感受汉字之美。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无处不存在着美,无时不闪耀着美。人们说天上的仙女美,是因为她们长得俊俏;人们说山林间的小溪美,是因为它清澈透亮;人们说盛开的兰花美,是因为它独具芳香。而我,却从一个并不美丽的人身上发现了他最真诚、最可贵的心灵之美。  相似文献   

9.
任丽 《甘肃教育》2006,(3A):36-36
我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含英咀华中我们常常陶醉于文字筑成的山水,流边忘返。一词一句无不诠释着自然之韵、生命之美、世界之妙。人常说,一滴水中看一个世界,从一滴水中我们可以观望大千世界,同样,品读一首诗、一阕词也可以让我们体味丰富而悠远的文学之美,感觉和触摸世界的辽远无边。  相似文献   

10.
刍议美的形态束志高五彩斑澜的美为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美不胜收的美是人们开辟新生活的动力和源泉。对美,人们有着强烈的渴求。大千世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美有哪些形态?它们的内涵是什么?长期以来,美学界众说纷经,没有一致的看法。本文仅就美的形态...  相似文献   

11.
论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功能美能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形式美能给人带来美的精神享受。功能和形式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美的设计产品应是功能美和形式美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让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试论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建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欣赏型德育模式"希望解决这样一个道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的巨大的矛盾--教师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道德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是"道德学习在欣赏中完成".这一具体目标的实现从逻辑角度可以具体表达为:1.建立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2.德育情境的审美化;3.在"欣赏"中完成价值选择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欣赏型德育的前提是在德育过程中存在可以被学生欣赏的审美对象即"德育美".德育过程诸要素的审美化是这一模式建构的关键.为此必须进行道德教育活动的形式美、作品美和师表美的创造与欣赏.  相似文献   

13.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百多年来,许多唐诗被翻译成外文,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然而唐诗英译中求真与求美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科学派讲究真实,而艺术派强调求美.从诗歌翻译的总体实践来看,诗歌翻译属于艺术,科学派的对等译法不适合诗歌翻译.  相似文献   

14.
田纳西威廉斯自己的文学创作始终致力于表现"脆弱的美丽"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欲望号街车》也同样呼应着这一主题,它关注了美国主流文化下被边缘的亚文化个体以及他们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在这一戏剧中,作者藉由布兰奇的个人悲剧命运,控诉了美国现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对亚文化进行迫害的事实。布兰奇作为亚文化的符号和代表所遭受的不公与残酷,揭示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压制和破坏。  相似文献   

15.
骨气与词彩的矛盾是汉末建安至初唐时期诗坛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而锺嵘自始至终都力求以曹植诗骨气与词彩兼备的美学标准品评诗人,然而诗坛的实际却往往无法兼美,锺嵘对某些诗人的具体品评与其诗歌史地位的认定也由此而产生分歧,遂导致了左思"虽浅于陆机,而深于潘岳",但左思在《诗品》中的诗歌史地位却不如潘岳的结果。"深"、"浅"之评不代表品第之优劣,"深"之内涵为词彩繁密,略有芜漫之嫌;"浅"之内涵为词彩简省而行文洁净,有气骨柔弱之弊。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由此必然引发许新的人民内部矛盾,社会转型时期人民内部矛盾仍然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要,它广泛的存在于社会的各个主要,并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新的特点,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利益矛盾,领导和群众的矛盾、社会意识领域中的矛盾、民族宗教的矛盾,我们要紧紧抓住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个主题,通过不断解决各个领域存在的人民内部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作为一种共相,是一个形而上的概念,关的形式不是指逻辑上与内容相对立的形式,它是已划分却尚未明确的领域,前苏格拉底时代的数理形式的定义不可避免地在社会历史、语言心理的关注中走出,美的形式不仅为从事物中所抽象出的数理,它还是作为自由的有规律运动的欲望的一种转换,是欲望借助语言对混沌世界的整合与规范。  相似文献   

18.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对王熙凤性格的准确全面分析是我们深刻把握《红楼梦》精神实质的重要内容。王熙凤性格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矛盾性,充满着灵肉的拼搏,善恶的抗争,美丑的冲突;二是动态开放性,她的性格始终与她所处的那个贵族家庭的兴衰同步发展,发生了强横——消歇——绝望的变异,她能因人因事因境而异,呈现出不同的神情风貌;三是时代性,王熙凤是站在行将崩溃的封建冰山上的一只雌风。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心理、观念意识以及文化背景都有所改变,居住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设计的功能服从和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物质要求,同时室内环境的艺术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本文从室内设计的作用、室内功能美、室内艺术氛围的营造几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经验之美     
人们通过长期实践把自然形态概括为各种形式的美,并有意识地运用他们来塑造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这些产品便产生了形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