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分类教学。要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既能“吃了”,也能“吃饱”,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差异教学”是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在数学教育与教学中了解学生心理个别差异,更多地考察他们的性格、兴趣和能力等主要心理特征是十分必要的.亨特(Hunt,1981)认为,“教师适应学生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兼顾不同学生教育需要,无论在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还是心灵情感的交流都应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既要关注“人人”,也要关注“不同的人”,既要促使全体学生数学基本质量标准的达成,也要为不同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提供空间。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不仅要客观地承认差异、友善地对待差异,而且还要深入地理解差异、合理地利用差异、智慧地照顾差异。大班集体教学中,在实施共性要求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特殊学习需要、满足学生的自主表达诉求、赋予学生自我选择的权利,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美好教育愿景成为现实教育的实在行动。  相似文献   

4.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新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如何才能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笔者的体会是,在新课标数学教学中,若能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差异教学”,效益会十分显著。所谓“差异教学”,就是在常规的班级授课条件下,既注重学生在同一班集体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为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而采…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的核心思想是:“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文章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从学生分组、内容选择、学习方式、组织形式等方面实施小班化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力求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春旺 《考试周刊》2009,(38):81-81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只有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才能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才能.获得应该得到且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初中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继续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有利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普遍提高。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们对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数学应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认识规划的思考.这一教学理念促使我们对现行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尽可能避免那种不顾学生学习水平和认识能力的个性差异,致使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现象.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学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化特征,使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就要求教师具有分层的意识:即在教学时,对教学内容、速度、方法、效果都应因人而异,尽可能地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实现数学教学的最优化.在高三的数学复习教学中,要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对话式的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本文就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角度谈谈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分层意识的运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至圣先师孑L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他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上的差异,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针对性的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相似文献   

9.
熊祖会 《考试》2009,(7):102-103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应建构“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有效实施因材施教,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适宜学生‘生成与发展’的课堂”。本文力从“问题情境一建立模型一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教学模式来谈宜于学生“生成发展”的数学课堂建构。  相似文献   

10.
“学生足学习的主体”,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然而,在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差异、学力差异足客观存在的,在自主学习中如何去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1.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而都存在不同,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统一”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借鉴一些先进的理念,我校在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实验,以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发展中对因材施教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学情是指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或某一项学习活动中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个性差异.((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情研究是这一目标实现的基础,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只有重视学情研究,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落实上述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是很有必要的。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因此,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徐燕 《孩子天地》2017,(6):175-17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关注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一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然而教学发展到今天,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一个班的人数动辄五、六十人,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因材施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为了让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学困生想学数学,会学数学,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能得到锻炼和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的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念特别强调中学数学教学应立足于“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各自学习习惯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及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了班内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应用上都存在较大差异。在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如何正视这种差异,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从而解决优秀生“吃不饱”、后进生“消化不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顾美丹 《海南教育》2014,(24):17-18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兴趣、能力等方面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满足学生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使得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  相似文献   

18.
在素质教育的的今天,教师要改变以前单一的教学模式,承认个性差异、尊重个性差异、实施因人而异的分层次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学习水平得到普遍提高。教师通过摸底分层、动态管理和实施备课、授课、作业及课外辅导等全方位的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分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把教师对每个学生的“爱”贯穿其中,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要求以人为本,对“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学生主体,实施因材施教即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志趣、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地进行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良好的身心素质,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是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做”中探索,在“做”中体验求知的无穷乐趣,并不断地产生“做”的需要,以不断地获得新的动力,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