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花心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散文。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我"从种树人的话中感悟到的深刻道理。浙教版作业本第5题(一)的作业正是针对这个教学点设计的。题目如下: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用多种方式读懂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研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章蕴涵的“借种树喻育人”的道理。3.正确识记生字和新词,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4.联系生活实际,传递人文精神。【教学重难点】通过质疑、对比、联系、反思、想象等多种思维方法,深入研读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文章蕴涵的“借种树喻育人”的道理。【教学流程】一、形象对比中生疑1.多媒体出示情景图:一边是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一片桃花心木的树林,一边是一块空地上刚种下的仅及膝盖的一片桃花心木的树苗。2.看景识形:桃花心木…  相似文献   

3.
<正>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落花生》是一篇散文,作者许地山以朴实的语言,借助花生向学生讲述了“人不能光看外表,要富有真才实学”的道理。教学《落花生》一文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即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描写人的一种品格,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写法时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4.
《乐工罗程》是借乐工罗程杀人获罪的故事,说明执法必严的道理。作者在文中虽未加议论,但全义主旨鲜明,褒贬之情溢于言表。文章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和作者精妙的构思不无关系。他围绕主题,权衡损益,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桃花心木的特点,懂得“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含义。2、学习本课借种树喻育人的写法,把握文章蕴涵的深刻道理。3、指导学生正确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的“思考.练习”。教学重教学重点:学习本课借种树喻育人的写法,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领会“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抓住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1、板书课题:桃花心木2、师:当…  相似文献   

6.
[推荐理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毁树容易种树难。”“人挪活,树挪死。”……关于种树的道理,真的有很多很多。这一句“一年死,不算死”,亦很能令人感慨系之,悟出一番做人的道理。如以此为话题,相信你也可写出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7.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借种树喻育人,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如今,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相继增加,他们在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究竟应该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自我,使自己健康成长?教学这篇课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经作过《种树郭橐驮传》一文,借种树为喻,表达了他的育人思想.郭橐驮精于种树,他所种的树木,枝叶茂盛,果实连年丰收.别人问他种树的诀窍是什么?他总结了八个字:"顺木之天,以至其性."让树木宽宽松松地生长,才能保证树木枝繁叶茂.同样,他的种树诀窍也给我们教育以很大的启示: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让他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理解]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借种树喻育人, 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如今,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相继增加,他们在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究竟应该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自我, 使自己健康成长?教学这篇课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第十一册)是一篇借物明理的散文,它借花生的某些特点,说明了做人的深刻道理,表达了作者的可贵志向: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文章从“我们一家人”怎样开荒、买种、翻地、播种,写到收获,以及一家人过  相似文献   

11.
[理解]   林清玄的&;lt;桃花心木&;gt;借种树喻育人,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如今,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相继增加,他们在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究竟应该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自我,使自己健康成长?教学这篇课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  相似文献   

12.
金翅雀     
寓言是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作者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有益的教训,通过虚构的简短故事加以比喻,让人们从故事中领会这些道理,获得教训。寓言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借此喻彼,借古寓今,借小寓大,具有哲理性和讽刺性。  相似文献   

13.
<桃花心木>一课旨在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鉴于本文的位置和作用,我把教学的重点确定为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三到",即"我"看到种树人的奇怪举动,听到种树人的一番话,继而想到育人的道理,来体会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14.
《毁树容易种树难》一文,短小精悍,包含着深刻的道理,读了发人深省。杨树竖着种、倒着种、折断后再种都能活,可是十个人种树却抵不住一个人毁,岂不怪哉?怪么?不怪,因为“毁树容易种树难”。生活中也有许多与包含这道理相仿的事。唐太宗李世民曾经问他的臣子们创业与守成孰难。有的说创业艰难,有的说守成艰难,到底哪个更难?——创业艰难守成更难。不是吗?明末农民领袖闯王李自成身经大小几百战,虽然其间有过挫折,有时甚至只剩下几十人,终于推翻了统治了二百多年的明王朝。可是进入北京城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内部不和,军纪涣散,只有四十余  相似文献   

15.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采取拟人的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的文学作品。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有生物,也可以是无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这里所选的三则寓言,其作者都是生活在离我们一千多年甚至两千多年以前的时代,但至今仍有一定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金龙 《阅读与鉴赏》2009,(5):33-33,32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的一篇传记散文。它通过对种树人郭橐驼既善种树又善管树的“养树术”的记叙,说明“顺木之天,以制漆性”(即尊重树木的生长规律)是养树的法则,并由此推论出“养人”(即官吏治理民政)也必须“顺性”,不能“好烦其令”的道理。反映了作者希望建立安定的社会秩序.使百姓能各务其业不受烦扰的改革愿望。  相似文献   

17.
《桃花心木》一课旨在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鉴于本文的位置和作用,我把教学的重点确定为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三到”,即“我”看到种树人的奇怪举动。听到种树人的一番话,继而想到育人的道理,来体会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1.应用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课后作业第二题理解带点的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能用“顽强不屈”、“磨练”造句。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脉络,知道作者是怎样一层一层借种子的力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这个道理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9.
晒根     
本期“美文采撷”要给你介绍的两篇文章都是卒章显志。一个成功的作者总是“让自己感动过的东西,久久萦绕于怀之后,最终以绝佳的方式流泻出来”。这两位作者做到了这点,他们没有引经据典或板起脸来说教,而是巧妙借用了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类比手法,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来阐述深刻的人生道理。而且把这一道理解说得鲜活可感,让人茅塞顿开,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课文涵益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养成良好意志品格的内容。教学中,师生共同品读课文内容,有利于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效果。在品味词句中体会做人的道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涵的思想内容,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就对文章中重点词进行仔细分析品味,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懂得道理。首先,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把小壁虎借尾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然后提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