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献集邮的兴起,以收藏集邮报刊、集邮资料为主要内容的集邮文献收藏馆(室)应运而生。自1993年上海李锦林创建我国第一家民间集邮文献收藏馆以来,一批集邮文献收藏馆先后建立。本文介绍其中部分颇具影响的集邮文献收藏馆(室)。  相似文献   

2.
罗桃红 《集邮博览》2008,(12):42-43
随着我国文献集邮的蓬勃发展,各地的文献藏馆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1993年3月26日,李锦林将他42周岁生日这一天,定为自己多年筹建的"李锦林集邮文献收藏馆"成立日,并且宣布文献馆的宗旨为:藏而不秘,藏以众用;以刊会友,以文会友。15年来,李锦林和他的集邮文献收藏馆赢得了集邮界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与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时间为导线,以建筑特征为划分依据,着重阐述冬、夏奥运建筑发展历程,从外观设计、空间布局、建筑风格等角度来分析冬、夏奥运建筑设计理念的差异,从而追根溯源,探寻奥运建筑形象文化内涵和未来设计趋势,以期丰富奥运文化,对奥运形象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当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建筑的智能化,特别是公用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包含了越来越多的内容,建筑智能化系统以建筑为平台配置各种功能系统,为人们提供一个投资合理、高效、舒适、便利的环境空间,以适应当前现代建筑的需要。现代化的商务大厦是以高度的智能化为其主要功能目标的,而楼宇自动化系统是现代楼宇智能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郑焕明  顾晓军 《收藏》2006,(5):113-114
为了铭记中国被日寇侵略的屈辱历史,现将我的家庭收藏馆中收藏的侵华日军罪证予以展示,藉以激励国人富民强国的斗志。  相似文献   

6.
泽泉  家萍 《收藏》2001,(9):70-71
2000年12月26日上午,坐落在安徽省芜湖市的中国最大的毛泽东像章收藏馆正式开馆。人们对耗去34年时间,倾尽积蓄,收藏毛泽东像章5000多个品种数万枚并投资80余万元建成这一收藏馆的芜湖市工人文化宫职工龚世林赞不绝口。  相似文献   

7.
姚思 《收藏》2013,(22):96-103
2013年,在恒温的中国建筑市场中,建筑师张永和近期出版了非常建筑的第一本绘本——《绘本非常建筑》。正如他所说,这本书算是非常建筑工作室二十年来工作的作品集。该书一共收集了31个项目,以组织设计过程为大线索,附带另一条小线索:即人在经历空间时产生的体验,通过小侦探来讲述项目的设计过程和期间遇到的问题,为冰冷的建筑项目赋予了一种超现实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棋乐无穷     
于学岭 《新体育》2013,(12):102-102
周权将自家住房挤出十几平米建成的家庭棋类收藏馆,于2005年2月1日开馆。  相似文献   

9.
张景秋 《收藏》2006,(5):131-131
福建省首家婚俗收藏馆3月8日正式开馆。福建省收藏家协会会长陈华棣、秘书长王东声前往祝贺。  相似文献   

10.
《体育与科学》2017,(5):88-95
建筑从产生之初就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而存在。在建筑学界,"建筑即媒介"的说法早已出现。作为信息本身,体育建筑主要通过摄影、电视等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形成"拟态环境"下的体育建筑;作为传播中介,体育建筑的内部表皮和外部表皮都被媒介化,成为体育信息的有效载体,构成体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符号,体育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成为国家或城市的地标,并被建构为"神话"。体育建筑不仅象征着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它也是权力的产物与象征。  相似文献   

11.
五、个人文献馆更上一层楼近年集邮文献热的大成果之一是各地个人文献收藏馆纷纷建立,对集邮文献收藏与研究起着示范作用。由于出版的新品种多,网上交流信息畅通,一些文献收藏馆馆主跟着时代的步伐前进,购买了先进的计算机。一方面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管理自己的文献藏品,一方面上网与同好交流,使自己的馆藏更加丰富,研究更出成果。例如江苏  相似文献   

12.
乱up 《收藏》2014,(18):68-75
从石材、木材、钢筋混凝土,到以各种生态材料作为建筑材料的探索中,可以看到,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的关注与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愈发强烈。无论是西蒙的竹子建筑、坂茂的纸房子还是秸秆建筑,它们都为建筑的未来提供了更多可能。从而也促使了当代建筑材料走向更多元化的发展。竹子哥伦比亚勇敢的竹子建造者——在生态建筑界这样称呼建筑师Simon Velez(西蒙·维列)。New Bamboo:Architecture and Design中是这么介绍他的:尽管祖辈与父辈都是建筑师,作为自学成才的他总是谦虚地称自己为建筑工匠。他着迷于植物学、生物多样性以及植物架构,对以竹子为材料建  相似文献   

13.
陈位昊 《收藏》2015,(2):70-77
木构建筑是东方传统建筑的核心,凝聚了东方人对建筑的审美理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甚至是对世界和宇宙的看法。由于历史的原因,东方建筑传统在20世纪遭遇了中断和割裂。但东方木构建筑中的结构、智慧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隈研吾的手中复活了。这位被誉为日本建筑界"新弥生派"代表的建筑师,不仅将木材视为混凝土对建筑界统治的终结者,还将东方传统木构建筑中的精巧结构抽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基本粒子,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国和西方历史文化起源不同,中西方民族各自发展出有明显差异的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和审美心理等.这些无形的因素内在地影响着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本文尝试从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来分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绿色建筑,按照官方的定义,就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究其宗旨,绿色建筑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为了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持续的生存和发展,这才应该是绿色建筑真正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永祚寺双塔     
明蔚  俊清 《上海集邮》2002,(4):18-19
山西太原东南郊迎泽区有永祚寺,俗称双塔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奉敕建造。寺内主要建筑都为砖结构,大殿和东西配殿皆为无梁殿形制,用青砖雕成的仿木结构建筑。寺侧有名为文峰、宣文两座砖塔,平面八角形,13级,高54.78米,檐下镂以斗拱,檐上饰有琉璃脊兽,绚丽壮观。 双塔寺为太原市的标志性建筑,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7.
王晓丽 《精武》2013,(17):150-150,152
奥林匹克建筑以物质载体的形象,综合反映出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文化心理,同时也以一种意叉独特的文化形式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因此研究奥林匹克建筑的文化内涵,关注奥林匹克建筑的文化精神,对于提升奥林匹克建筑设计的文化品味,彰显奥林匹克建筑的文化魅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方向发展现状的调研与论证,以体育学、建筑学、管理学主干学科为支撑,结合建筑类院校特色设计了一套科学规范、全面实用、具有时代发展特点的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从课程内容、理论体系和课程实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课程体系的特点即突出专业特色,拓宽专业口径;夯实基础知识,区分教学重点;增设选修课程,注重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诠释学等方法,探讨了体育建筑多层面的文化内涵,阐释了中国传统体育建筑独特的文化基因,提出了文化的力量与支持是体育建筑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因。  相似文献   

20.
于学岭 《新体育》2013,(4):99-99
没有资金,没有显赫的官职,甚至没有特定的收藏目标,简直就是一个“三无人员”的草根,但陈鸿康居然建起了他的鸿康体育文化收藏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