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集邮文献,也称“集邮书刊”、“邮学书刊”。其藏品形式可分邮书(书籍)、邮刊(报刊)、邮票目录等。按内容可分为综合性、专门性、商业性等。  相似文献   

2.
集邮文献是文献集邮爱好者搜集的对象,一般搜集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当地书店购买;二是通过函购;三是在当地邮票市场购买(只有中等规模的邮市才可能会有专门经营邮书报刊的摊位);四是邮友之间互相调剂余缺;五是在拍卖会上竞拍。  相似文献   

3.
周春倩 《收藏》2007,(4):144-144
我国著名航天集邮家,原中国航天邮友联谊会会长凌福根先生曾说:“航天集邮知识,就像太空一样无限宽广。这是一个崇尚人类科技进步和发明发展的殿堂。”航天文献集邮不仅是航天集邮者的追求之一,也是广大文献集邮者兴趣所在。航天文献集邮的资料大体上可分为期刊类,目录类,书籍类等。  相似文献   

4.
宋兴民 《上海集邮》2000,(12):22-22
“让邮票在集邮者手中升值”这一提法,是有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背景的。这就是:全国不少集邮者、邮票爱好者纷纷反映买票难,呼声很高,而在集邮业务经营部门的一些同志,确有惜售思想,各地库存量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5.
韩海麟 《上海集邮》2007,(11):22-23
随着集邮的不断深入发展,研究和收藏早期集邮文献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整理、抢救历史文献,满足不同层次集邮者收藏和研究需要的影印本便应运而生了。由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缘故,一些早期集邮文献被多次影印后,仍会有乐此不疲的后来者。如原上海中华邮票会第一种会刊《邮乘》就至少出现了4种影印版本。《邮典》、《近代邮刊》、《金竹邮刊》等  相似文献   

6.
早期集邮文献由于年代久远,又历经战乱,留存于世者已成凤毛麟角。为了整理、抢救历史文献,使早期文献中的学术研究精神发扬光大,也为了满足不同层次集邮者收藏、研究的需要,其替代品,即翻印本便应运而生。虽说翻印就是复制,但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复制,它需要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在形式上进行一些方便阅读、研究的改进。刘广实老师在指导上海化工邮协翻印《邮乘》和《邮学月刊》的过程中就曾反复强调,翻印不是简单地照葫芦画瓢,而要编出水平,方便阅读、方便研究、充实史料。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编辑工作的细节处理。  相似文献   

7.
《上海集邮》2003,(2):44-45
  相似文献   

8.
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于1980年1月1011.至令整20年了。众多邮人怀着热望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佳日,我是发起许筹建市邮协的主要负责人之一,20年来,始终乐十参加工作和活动,关心集邮的健康发展,大力弘扬邮德,为维护集邮者的权益,肝胆相照,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5月23—25日,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主办、湖南省集邮协会承办的长沙2014第16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在湖南省展览馆举行,展期内分设“我选我爱”主题活动日、青少年集邮活动日和邮品交易日,同时举行一系列其他集邮活动。开幕式在展览馆广场隆重而简朴地举行,国家邮政局副局长王梅、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作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康宁、全国集邮联会长杨利民、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等近千人参加。  相似文献   

10.
林轩 《集邮博览》2013,(7):32-33
要问我国文献集邮始于何时?其实很难界定。广义的说,有邮刊发行,即有人留存。如我国神州邮票会会刊出版,会员就会收藏,好像文献集邮随着集邮活动与生俱来。狭义的说,指专门从事集邮书刊的收藏,当时只称收  相似文献   

11.
齐飞  陈森 《集邮博览》2003,(6):50-51
《集邮》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国家主办发行的第一份集邮刊物,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集邮刊物。《集邮》杂志于1955年1月创刊,发行周期为月刊。1960年8月第一次停刊,1961年7月复刊;1966年7月第二次停刊,1980年复刊至今。《集邮》  相似文献   

12.
李近朱 《集邮博览》2013,(12):10-13
一年一度岁首之时,新邮发行计划是集邮者企盼的一个热点。对于集邮者,这是他们在集藏上的一个新期望;对于广大民众,这是他们认知邮政的一个新窗口。但在人们从新邮获取集邮文化上的或邮政产业上的一些感悟的同时,人们更向往的是,新年新邮,能够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心情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13.
林轩 《集邮博览》2013,(7):31-33
集邮的素材种类繁多,没有任何一个收藏类别,能像集邮一样派生出这么多的品种:封、片、戳、票、券、币等等,而每一个品种里面又有相当多的分类。即便这样,一些集邮者还不满足于为收藏而收藏,开始寻求新的集邮门类,  相似文献   

14.
有关邮市的文章多,内容雷同的也多。板块、低迷、泡沫、利好、行情等等,这些大都是写家的常用词汇。本期李国庆先生的《集邮文献经营的现状与出路》,同样是分析市场的文章,但写作的视角却有独到之处。作为一名比较成功的经营者,他最清楚谁是经营者的衣食父母。在邮市里,买卖邮票可以挣钱,买卖书刊也可以挣钱。读一读李国庆的文章,或许能从另一个方面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5.
几部被标榜为“集邮经典力作”、“百科全书”、“中国的斯科特目录”等诸多炫目美誉,并“名扬世界邮坛、屡屡获得大奖”的所谓权威献,竞出现如此多的差错、遗漏,怎能不叫人震惊!本刊今年第1期集中登载献校订章,再度令人感叹集邮献的质量问题真到了读不胜读、纠不胜纠的地步,这不得不说是中国集邮出版工作的无奈、遗憾,甚至悲哀;同时也是当今社会急功近利不良思潮在集邮出版界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由文献会策划,全国集邮联学术部、江苏省集邮协会等主办的"全国文献集邮论坛"在江苏南通举行。"文献集邮"这个词组第一次登上全国性论坛,作为会议的主题词被集邮界学者、专家深入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7.
《上海集邮》2014,(12):3-3
本刊讯文献集邮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会庆系列活动于10月24—25日在南京江宁博物馆举行,上海集邮宋李曙光、刘广实、邵林、童国忠、胡不为等出席。  相似文献   

18.
章勇 《集邮博览》2008,(12):61-61
在我国,集邮文献作为集邮展览的一个类别参加各个级别的集邮展览已是常事,而文献集邮展览却是从2006年在江苏省高邮市举办的全国首届集邮文献及文献集邮展览开始的。那么,何谓文献集邮展览?文献集邮展览又与集邮文献展览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9.
20.
2006年年末《集邮博览》的休刊,可以说给集邮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撼,整个集邮界陷入悲痛、消沉,并为之思考,读者更是呼声四起。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谁又能料到,《集邮博览》的休刊竞是她的一次重大转折?如本文的作者。本文作者得知《集邮博览》休刊后,在失望之余开始收集集邮文献,在他收获满仓的同时,他又迎来了《集邮博览》的复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