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社会课在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书育人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一、激发学生的情趣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小学生对上社会课不感兴趣,这已经是“老大难”问题。为激发学生情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小学社会教学大纲,掌握社会课的目标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发挥社会课知识面广、内容又极其生动的特点,用一些实例,如毛泽东博览群书,成了中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周总理学识渊博、知识面广,在众多外交活动中能运筹帷幄。也可以用本班同学的例子,如李杨同学学习认真主动、喜爱各科知识,成绩优秀…  相似文献   

2.
小学社会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社会性、常识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是一门综合课程 ,对实现学生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开展小学社会课研究性学习 ,就是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以及学科中选择和确定课题进行研究 ,并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因而 ,社会课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体现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综合性学习强调教学要体现主体性、体验性、个性与感性的特点 ,重视学生的自我表现及探究的学习方式。小学…  相似文献   

3.
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可见小学社会课不仅要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而且要完成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社会课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4.
探社会课特点议社会课教学○汪高义(南昌县莲塘第一小学)从1995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了社会课。社会课是一门新学科,开设这门学科的意义在于:让当代小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培养新一代社会主义公民,实现我国的课程改革。我校1993年秋开始上...  相似文献   

5.
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学科,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教材。结合社会课的学科特点,我们认为探索中的社会课教学评价应当把“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确定为评价指标,从多个层面去实现评价的功能,全方位地激起学生在社会课学习中的自主发展的强烈欲望,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探究性,强调学生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积极、愉快、成功的体验,获取一定的社会探究方法和技能。可见,探究是学生学习社会课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社会课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如何增强社会课教学的时代感小学社会课是一门认识社会和了解社会的综合课程,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而事实上,社会生活的变化是难以捉摸的。如何使社会课教学的内容具有时代感,是社会课学习极为重要的方面。朝阳区惠新里小学胡艳辉老师在教学中就非常重视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日本》一课的教学中,没有拘泥于教材中有关日本国家基本内容介  相似文献   

8.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使小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开设社会课,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社会课的“社会性”特点进行教学。其“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小学社会课的教学宗旨是初步实现学生的个  相似文献   

9.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能力。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社会课的关键。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导”,启发学生的“思”,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小学社会课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而这些好奇心是激发孩子们求知欲的内在动力,求知欲又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泉。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  相似文献   

10.
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涉及面很广 的学科,是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教材。结合社会课的学 科特点,我们认为探索中的社会课教学评价 应当把"认知、情感和技能"三个方面确定 为评价指标,从多个层面去实现评价的功能, 全方位地激起学生在社会课学习中的自主发 展的强烈欲望,进而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相似文献   

11.
小学社会学课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许多知识点需要学生从时空的发展和社区氛围的体验来得到了解掌握。“重视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中学习社会常识,培养社会生活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这是编写小学社会课教材的指导思想之一,也是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点。大家都知道,实践(社会实践、模拟生活实践、图像感知实践等等)活动对于领会、掌握社会知识点有益处。那么,如何在社会课教学中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重视实践性原则,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呢?  相似文献   

12.
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新的综合课。开设社会课,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重要意义。怎样才能上好社会课呢?笔者通过实践认为:一、明确社会课的目的要求小学社会课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认识社会为主线,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认识周围社会开始,进而认识祖国和世界,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教委的统一要求,从1995年秋季开始,全国小学已从三年级起开设了社会课。小学开设社会课。在我国尚属首次。现阶段我国小学为什么要开设社会课?社会课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和内容是什么?社会课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怎样上好社会课?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研究的问题。下面就我市三年来试教(我市为人教版社会课教材试点市)工作实践,谈一点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姜志东 《考试周刊》2013,(75):180-181
在小学教育中,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品质,要特别将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小学的基本课程之一。为了培养合格的公民,教育部门特别注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本文着重从品德与社会课的属性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小学品德社会课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课程,为社会培养社会主义良好公民,因此我国的教育部门十分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本文探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课程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法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小学社会课教学谈□侯秀兰高君一、掌握小学社会课的“社会性”特点新开设的小学社会课是一门引导学生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为小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打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它的“社会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指出: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要结合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及社会技能为教学目标。从小学阶段学生道德和品质发展的特点来看,品德与社会课在小学阶段的开设,是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生活的良好培养。教师将以新课标为大背景,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思考如何提高这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一、小学社会的课型分类   小学社会教材是以认识社会为线索编写的,内容非常广泛,加之是新课程,研究工作尚在起步阶段,这给社会课教师选择教法、构建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解决这个困难就成了当务之急。我们用分析综合、系统归纳的方法,把社会课划分为三种课型,并对每种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课型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我们以不同教学任务作为划分课型的依据。从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看,社会课的教学任务可归纳为三项:一是学习一些初步的社会常识;二是学习一些社会生活技能;三是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依…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不是让学生死板地、被动地接受老师“填鸭式”的灌输,而要学生像小鸡找食那样自主学习。目前的小学社会课,是将历史、地理、社会常识等有机糅合在一起的学科,内容面广量大。老师如果自觉或不自觉地惟恐少教了什么,采用教惯了历史、地理的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方法,学生往往学得枯燥,教师觉得还意犹未尽,时间不够。如何在社会课教学中体现新理念,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的体会是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小学社会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地理、历史、自然科学等各方面知识,同时它又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课堂上的素材也同社会相联系。根据社会课本身的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一、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氛围在教学《去学校的路上》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一段时间以不同的交通方式独自去学校,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课文中的理论联系学生自身实际,对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自主学习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