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若兰 《文教资料》2008,(29):22-23
本文从色彩美学入手,在<台北人>中提取作家频繁描绘的白红两种色彩,通过色彩的审美含义体察台北人的心理困顿.本文认为"白""红"两色,在小说中以白色为主,红色为辅.白色在象征了过去的纯洁,东方语境中的奸诈,同时更主要的是展现了人世无常的祭奠意味,是整部作品集的基调,也是"台北人"飘零心境的折射点.红色象征欲念和与命运的抗争,但是它始终蛰伏在白色的空茫之下,甚至蜕变成象征死亡和恐怖的冷色.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用其悲天怜人的如椽之笔深入到“台北人”悲苦的现实命运中。在今昔荣辱、物是人非、命运无常的变迁中,表达了人世沧桑的悲凉之感,历史兴亡的伤怀之情,为这些“台北人”和逝去的时代唱出了一曲无尽哀婉的悲歌。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用其悲天怜人的大椽之笔深入到“台北人”悲苦的现实命运中,在今昔荣辱、物是人非、命运无常的变迁中,表达了人世沧桑的悲凉之感、历史兴亡的伤怀之情,为这些”台北人”和逝去的时代唱出了一曲无尽哀婉的悲歌。  相似文献   

4.
香港作家东瑞在其98年作品极短篇集《留在记忆里》中,较为成功地动用了荒诞、象征、意识流等西方现代派表现技巧呈现现代都市人的困境与希翼。本文从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两个角度对此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浸染下,白先勇对社会、生活及人生的认识十分深刻,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代表作。学界很多学者已从《红楼梦》、杜甫、古典诗词等对白先勇的影响以及悲剧感与沧桑感等方面论述了白先勇作品的传统人文精神,我们将试以《台北人》为例,从忧世情怀、放逐与悲秋、宿命论思想、女性依恋四个方面来论述白先勇灌注其间的传统主题与思想情结。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A2):23-25
本文以白先勇先生的自译作品《台北人》为个案,发现身为离散译者的白先勇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通过音译、选择性诠释、直译等一系列方法对译文进行改写,重新诠释原文精神;对西方主流文化进行抵抗,使自身代表的华裔族群在宿主文化中发声,最终通过杂合的译文,实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平等与交融。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余光中在美期间散文创作纳入漂泊离散理论的考察视野。认为余光中在生活经验层面上寻找自我归宿、在东西方文化对立中进行文化思索,在异国主流文化中确立文化归属这3个层面上完成文化认同,体现有着"中华文化本位"的离散作家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盛琥君 《文教资料》2010,(18):71-73
王安忆的作品不时有新的变化和突破,但"漂泊"一直是贯穿于其作品的主题线索。一方面,她对自我漂泊经历的书写,彰显着她大胆追寻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努力;另一方面,她又在对众生漂泊宿命的关注中窥视了人类生存的奥秘。漂泊是人类永恒的宿命,但王安忆却通过文学形象实现了永恒中的超越,这也是王安忆小说的漂泊主题的审美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9.
分析白先勇短篇小说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镜像的诗意、隐喻的艺术、意境的神韵三个方面,以审美角度来把握白先勇小说的诗化品格,从中体会作者艺术创作的感人力量.  相似文献   

10.
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抒写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白先勇将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写作技巧相结合,把特定年代中国人的种种悲欢离合之情升华到文化的高度进行审美观照,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使当代中国文学拥有了一个具有独特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园地。  相似文献   

11.
白先勇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以现代寓传统的方式表达今昔对比、今不胜昔的历史沧桑感这样一个主题。在多种现代小说技巧的运用当中,饮食隐喻的运用更是对《台北人》这一主题的映照与深化。  相似文献   

12.
流浪与流浪文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荷马开始历经数千年写作界的深情关注到了20世纪,劳身心之苦的经验感受和见多识广的知识阅历作为流浪的外在表现形态正渐渐被人们遗忘,但千年写作文化积淀的“流浪意识”并没有在写作者身上消失,而是以更多更复杂的形态表现了出来一是物理空间位移的游历行为依然普遍存在,习惯上称为“行万里路”;二是行为个体在无目的漂泊中,一种与个体或群体存在处境和精神处境相分离的生存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身份——意识,笔者管它叫“精神流浪”;三是群体或种族在“失根”状态下,因被同化及精神本源的失却而凝积为一种隐蔽的社会无意识状态,我称之为“种族流浪”;四是一种逃避方式,本质上即是远离主流文化中心自我放逐至边缘处境,理论界定义为“流亡”。本文就此四方面的代表作家及文本试作简略举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张爱玲和白先勇的创作中,在人世的悲欢离合中表现命运的无常是二人时常表现的主题。在他们笔下,塑造出了一系列的经典的女性形象,在男性话语权的社会下,旧社会的女性一步步陷入人生困境无法自拔的境况,在他们的作品中苍凉意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当其女性意识到自身异化,决心与这种异化作抗争时,往往会感到都市男性本位文化对她的压制。当其在处理自身欲望需求与女性主义理想之间坠入一种两难困境、在最初的抗争中遍体鳞伤后,她们选择了流浪。  相似文献   

15.
的小说《玉卿嫂》从表面上看反映的是一个女人的爱情悲剧.然而,这样理解显然简化了其中更深刻的心理内涵.在玉卿嫂对庆生近乎变态的苦恋里,折射出的是一个不甘的灵魂:它眼见青春流逝,却企图死死抓住青春的美梦走向永恒.爱情只是一个青春不死的梦,爱情的消逝让这美梦灰飞烟灭.对人类而言,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无法抓住流逝的时间,无法挽留一天一天远离的青春.《玉卿嫂》显然不是一个单纯的爱情悲剧,其间流溢的是人类永恒的悲哀和咏叹.  相似文献   

16.
白先勇善于从传统中寻找资源,在传统题材与现实生活间自如地穿针引线,又别求新声于他邦,系统接受了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影响.他兼采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文艺理论和艺术手法之长,在短篇小说中表现出古今穿行、融会中西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白先勇小说中的人物有一个重要的精神特征就是精神的漂泊,人物的这种漂泊源于家园感的丧失。从他的前期小说到后期的《纽约客》、《台北人》和长篇小说《孽子》来看,精神漂泊者成为其小说中连绵不绝的形象系列,他们对安放自我灵魂的精神家园的痴情追寻终成可望而不可及的幻梦。  相似文献   

18.
余光中的创作和其生命一样,以流浪为精神基调;他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学的经验,潜意识里却向中国古典文学传统回归,以求对传统进行革新;余光中诗文并茂,创作和批评互见;他的文章风格兼容中西,蕴藉深远,重知性而充满性情;在新古典主义理想的框架下,他希望通过文艺的现代化运动来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余光中的创作生涯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国现当代诗歌和散文的现代转化如何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白先勇受到中西文化的相互影响,在文学创作中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学的历史兴亡感和人世沧桑感,同时也吸收了西洋现代文学的内在精髓,美国著名作家田纳西.威廉斯对他的文学创作具有特别突出的影响作用,他们的文学创作具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白色服饰、同性情谊、精神病患者、死亡意识、怀旧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