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重组教材文本,练在拓展延伸处教材是学科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遵照一定的序列编排而成的,有自己内在的知识体系,虽然单元内每一篇课文各具风格,但它有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序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教材的编排意图出发,整体把握,并落实好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倡  相似文献   

2.
陈敏 《四川教育》2020,(6):48-48
在统编版教材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两个重点:深挖教材,不能“窄化”或“矮化”教材;活用教材,巧妙地分解语文要素。一、明确框架。统编版教材在结构编写上有很鲜明的特点:小学低段(1—2年级)的教学重点是拼音、识字、阅读三个版块;中高段(3—6年级)的教学更关注阅读和习作两个要素。教材按照普通阅读单元、阅读策略单元和习作单元的格局编排。教师在备课时应知晓教材编排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编排了丰富的"助学系统"。教学中立足单元导语,有助于整体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梳理阅读方法,完善教学流程;善用各类提示能够助力学生阅读方法的习得,为阅读设置梯度任务,引领学生的阅读思路;活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源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理解,在补足学生想象的同时,辅助学生达成阅读任务,培养学生选择材料的能力。这样教学,能够使学生养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双线组织单元、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传统文化、目标序列、立德树人……这些词语己为广大一线教师所熟知.作为一线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用心研读《课标》,准确解读教材,使用统编教材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 一、教材编排特点 1.教材的变化. 统编语文教材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五年级上册共六个普通阅读单元,两个特...  相似文献   

5.
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基本是以"主题"为单元来编排的,打破了以"文体"为单元编排的模式,一个单元中有时兼有数种文体。对于这种编排体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又逐步重视文体教学,与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状况有一定的关联。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尤其  相似文献   

6.
石艺 《贵州教育》2021,(1):29-30
一、教材概览 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教材编排八个教学单元,其中六个单元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单元,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本册教材人文主题与单元语文要素分别是: 二、教材解读 1.识字写字. 四年级,在识字写字上仍然要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认真写字能力.本册教科书仍然在语文园地里编排了两次...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山东版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教材正式走进了课改实验区。经过一年多的实验。老师们对这套必修教材的特点已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大家普遍认为,这套新教材文本选择注重经典,视野开阔;话题单元贴近生活,新颖活泼;活动设计理念先进,适合教学;编排印刷追求自然,朴素大方。如果说这套教材的标志性特点,我认为还应该是它的“学习活动”设计,  相似文献   

8.
章丽 《考试周刊》2014,(73):18-19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选文入选的原因及单元设计、课文设计和课后设计的意图,通过归纳分析可以发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的编排是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者作品作为课文;在编排设计上由三个模块构成:有导向性作用的单元设计、有创设情境提供信息作用的课文设计和帮助学生思维拓展的课后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选编的作者选文把握古诗文教学重难点,根据各模块设计展开教学设计,选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仇闽燕 《新教师》2020,(3):77-78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不同于其他单元,教师施教要牢牢把握住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单元编写意图和单元教学独特的“合纵连横、整组关照”体例,调整课文教学视角,落实单元重点,实施精准教学,让学生在预测中经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现以台湾陈佳钏老师执教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为例,谈谈三年级上册预测策略单元的教学。一、合纵连横,备课厘清阅读策略的教材编排1.纵,螺旋式上升。“阅读策略单元”在统编版教材里一共出现了四次,内容分别是:三年级,预测;四年级,提问;五年级,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六年级,有目的的阅读。四个年级关联密切,给学生的阅读搭建了螺旋式上升的梯架,而三年级则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统编教材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和基本能力,从中年级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编排了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用好教材,从整体观照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策略建构,尝试通过"整体教学"开展阅读策略实践研究,设计"小统整"和"大统整"教学方案,努力让"整体教学"成为撬动学生阅读策略建构的支点,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文章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为例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本论文立足目前现有教材的基本状况,结合相关教学实践,提出了四种优化现有教材的路径:建立单元意识来宏观调整、灵活编排教材;强化综合意识,落实语文活动于解读始终;建立大语文概念,于原有教材中融入生活经验;尝试突破文体局限,并能学习,孑取可用之处,来实现文本的优效解读。以上实践意在改变学生成为教材被动受体的状况.意在灵活而科...  相似文献   

12.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教学安排可有三种方式:一是聚焦教材设定的核心任务,参照教材课文的编排结构,分板块实施教学。二是根据教材编排与设计上的新特点——任务性、情境性与整合性,打乱原编排体系,对教材作二次开发,重新编排。三是对于单篇课文,教师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仅仅关注单篇文本施行教学任务,不能简单地把这一课作为一个文本来处理,而应紧扣本单元的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联系其他课文与“单元学习任务”进行整合学习,通过任务专题组织教学。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处理好整体与分项的关系,都要注意单元与单篇的联系,积极组织单元整合教学与专题整合教学,以期落实核心素养与学习任务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立足目前现有教材的基本状况,结合相关教学实践,提出了四种优化现有教材的路径:建立单元意识来宏观调整、灵活编排教材;强化综合意识,落实语文活动于解读始终;建立大语文概念,于原有教材中融入生活经验;尝试突破文体局限,并能学习巧取可用之处,来实现文本的优效解读.以上实践意在改变学生成为教材被动受体的状况,意在灵活而科学的处理之后,让教材蜕变为学生自主发展的广阅平台.  相似文献   

14.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排和组合次序稍嫌凌乱,大多数单元是按照文体组合的,从《必修1》到《必修5》并没有明显体现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规律。这样的阅读,学生学到的知识很有可能是零散的,碎片的。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可以依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大胆调整或组合教材,引领学生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本文依据教学经验,从三个角度阐述了整合教材,深入解读文本的方法,对高中语文教师使用教材有借鉴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戴婷婷 《江西教育》2012,(10):27-27
<正>为达到让学生"得法课内,得利课外,受益终身"的学习目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开始到六年级采用了专题编排的形式,每个专题设有单元导语,起着统领单元、纵横贯通的作用。如何发挥单元导语的导学功能,提高单元教学的有效性?基于  相似文献   

16.
张欣 《教育艺术》2020,(4):27-28
《桥》这篇短小精悍的微小说,原人教版教材中,编排在五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6课,本组课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感人的故事,并能入情入境地体会表达的情感,领悟表达方法。在统编教材中,这篇小说编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同单元课文有《穷人》《在柏林》。本单元"双线组元"的构建体现为人文主题——"小说大多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语文要素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对比教材编排特点,可以发现统编教材中,对学生到底需要领悟什么表达方法作出了明确表述。  相似文献   

17.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进行编排,每个单元都有特定的专题,而单元内不同课文既体现专题特点,又各显风格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学科逻辑结构。这种以“单元”为基础单位的编排方式克服了长期以来单篇教学所固有的诸多弊端,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已经有五套,有的按主题组建单元(如鲁教版、苏教版),有的按体和学史的发展顺序组建单元(如人教版、粤教版),有的兼顾体、主题(如语版)。五个版本的教材,从必修一到必修五.五册内部都采取同一标准。编写思路各有干秋.但哪种编排方式有利于促进语学科的学科体系建构.哪种编排方式更适合教学实际,还有待于教学实践的检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在教材编排体例上,专题组元的形式成为当前教材改革的新取向。诚然,教无定法,但对于不同的单元专题,文本自有其特定的价值所在。因此,明确单元专题,调整文本取向,已成为了新旧教材比较教学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20.
ISM法(解释结构模型)经过修正和实践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分析教材结构的科学方法。运用ISM法对中国沪教版和英国CCM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概率”内容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抽取知识要素、确定要素间关系和邻接矩阵、绘制要素层级分布图,对教材的逻辑顺序从起始要素安排、知识要素选取、各要素间关系和最高要素安排四个方面的异同点进行梳理和对比。基于研究结果对教材编写提出知识要素的选取注重知识的深度和联系性;知识结构的编排重视内在逻辑紧密和整体化;知识要素的价值取向加强与跨学科内容融合的建议。对教师教学提出基于知识要素的呈现特点把握教学重难点;基于知识结构的编排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基于知识编排的顺序统筹规划教学序列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