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一种治平天下的理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怀。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都一再证明,利居众后、责在人先,挺身而出、精忠报国,是中国知识分子薪火相传的思想标杆。不可否认,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的认知和行为已经变得日益复杂多元,但优秀的知识分子本着自己的道德良知和学术良知,一定会将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2.
<正>“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南宋末年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文天祥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面的五坡岭兵败被俘,面对敌人的劝降,他不为所动,视死如归,次年过零丁洋时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千古绝唱。诗中提到的零丁洋,即广东省珠江口外的伶仃洋。而惶恐滩在哪里呢?它的背后有哪些故事?为何会令人感到惶恐呢?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李挥,现已步入知天命的年纪。有人说,所谓知天命就是:知道自己的人生定位,不尤人;知道自己未竟的责任,不懈怠。而李挥,过去30年在网络通信领域跋涉攀登,成绩卓然。此刻,他没有一丝懈怠,仍在互联网通信领域里奋力拼搏。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他一颗追求卓越的心。一句"力战网络通信"既是他为自己打气,更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德育教育历来都是教育的根本。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德行之于人大矣,士诚知用力于此,则不唯可以修身,而推之可以治人,可以治天下国家。故古之教者,莫不以德为先。"我们今天的教育,应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创造条件,创设氛围。让学生成人不仅是教育的基本目标,而且还表现出了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教育作为一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长是前提,成人是基础,成才是提高。怎样处理好学生"成人"与"成才"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历来注重经邦济世的学问,把关注家国兴亡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时刻按照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伦理要求自己。陆游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也是一个集诗人、官员、学者为一身的人物,所以随时随地关心国计民生成为他个人价值的体现,对旅游资源的现状给予关注并就其旅游价值进行评价体现了陆游这种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论语中讲述的知识分子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入手,引经据典,阐明知识分子在时代发展中的角色和作用,指出知识分子不仅应该增强自我修养,而且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走在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前沿。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阐明《荀子》思想的特质和历史意义,而由此探讨其"天下"观和对当时秦国的看法.借此欲阐明《荀子》一书在战国时代周鲁两国已经不存在的政治情况下成形或出现于世的历史意义.本文先将荀子的"天下"观整理为如下三种特色:其一,荀子所构想的国家从头开始就是治理天下领域的国家.其二,在荀子"天下"观视野下的国家会经过其兴亡的动态.从正面的意义来看,原来只有"方百里"领土的小国理论上也能成长为治理天下的国家.其三,荀子在叙述周朝巩固治理天下的过程中赞扬周公的关键角色,并将他称为"大儒".基于如上三点,荀子在观察秦国的现状之际,认为其威势和领土已经不必要再扩张,而极力鼓励秦廷聘用"大儒"或"聪明君子"来推行"义术",即安抚天下诸侯和人民的政策.荀子一方面似乎认为实际上唯秦国具有在近未来能够治理天下的可能,但借由强调任何领土方圆"一百里"的诸侯只要聘用"大儒"也能够治理天下这一点,提醒秦君别错过聘用他的机会,否则聘用这样人才的其他国家会取代秦国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阐明《荀子》思想的特质和历史意义,而由此探讨其"天下"观和对当时秦国的看法.借此欲阐明《荀子》一书在战国时代周鲁两国已经不存在的政治情况下成形或出现于世的历史意义.本文先将荀子的"天下"观整理为如下三种特色:其一,荀子所构想的国家从头开始就是治理天下领域的国家.其二,在荀子"天下"观视野下的国家会经过其兴亡的动态.从正面的意义来看,原来只有"方百里"领土的小国理论上也能成长为治理天下的国家.其三,荀子在叙述周朝巩固治理天下的过程中赞扬周公的关键角色,并将他称为"大儒".基于如上三点,荀子在观察秦国的现状之际,认为其威势和领土已经不必要再扩张,而极力鼓励秦廷聘用"大儒"或"聪明君子"来推行"义术",即安抚天下诸侯和人民的政策.荀子一方面似乎认为实际上唯秦国具有在近未来能够治理天下的可能,但借由强调任何领土方圆"一百里"的诸侯只要聘用"大儒"也能够治理天下这一点,提醒秦君别错过聘用他的机会,否则聘用这样人才的其他国家会取代秦国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最先提出"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事实上为工农教育的兴起,作了理论准备.他认为: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相结合,革命才有成功的可能.他的主张即使在今天,仍有其深刻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探讨了唐代辊弹构造上的细节问题,理清了唐代辊弹与五代《纪年》鼓、南宋屏漏之间的关系。南宋薛季宣对辊弹的考证存在多处逻辑错误,并以之为例说明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维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朱子在诠解《大学》"格物致知"思想时,将其诠解为"即物而穷其理",朱子的这一诠解,对后世的"格物致知"思想之理解,影响重大。近代以来的一些学者,在理解朱子"格物致知"思想时,将其只理解是一种"穷物理"和"泛认知主义的认识方式"。他们的这一理解,因对朱子"格物致知"的思想,所要格之"物"和所应穷之"理"的理解存着偏差,故对朱子的"格物致知"思想有所误解,因此,他们对朱子的批评,不尽合理。朱子的"即物穷理",其所要穷之"理",虽包括"物理"在内,但更主要的是"人伦之理"。并且,朱子也非要求人们以客观认识的方式,来认知心体之"理",他其实是要求人们以"着实体验"的实践方式,显明心体之大用。  相似文献   

12.
<正>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艘战船疾驶而过。船上押解的是起兵抗元却不幸被俘的文天祥,元军让他写一封劝降信给仍在抵抗的张世杰,威逼利诱之下,文天祥誓死不从,在信纸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绝唱《过零丁洋》。零丁洋究竟在什么地方?数百年后的今天,那里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是海,不是洋零丁洋亦称“伶仃洋”,是位于珠江口外的一片海域,其范围北起虎门,宽约4千米,南至香港及万山群岛以北的海面,宽度逐渐增至65千米,水域面积约为2100平方千米。它的名称源于这片海洋中的孤岛“零丁山”。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秀山之东,有山在赤湾之前,为零丁山,其内洋曰小零丁洋,外洋曰大零丁洋。”“伶仃”与“零丁”意思相同,都是形容“孤独无依靠”的处境;所以,在历史上,  相似文献   

13.
《科学生活》2010,(1):20-21
如果财富是一座山,当人们争先恐后爬上山顶的时候,发现一些人已经站在了山顶之上,而他们则是出生在山上的孩子——富二代。"富二代"一词首先出现在《鲁豫有约》。该栏目对"富二代"的定义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继承过亿家产,他们被称为富二代。指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如今他们靠继承家产,拥有丰厚的财富。如果财富还是一座山,当那些争先恐后的人们背上行囊准备爬山的时候,发现一些人已经坐在山脚下,而他们则是出生在山脚下的孩子——穷二代。穷二代,是相对于富二代的叫法,是指在中国改革开放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而带来的社会分层,在改革开放中的普通工人、农民以及未能享受政策带来的财富的人依然贫穷,将这类人称之为"穷一代",而他们的子女由于基础环境差,同时得到教育少仍然未能摆脱贫穷,称之为"穷二代"。  相似文献   

14.
胡瑗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学者,创造了有名的"苏湖分斋教法".强调"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职教化之者在师儒";重视道德教育,提出教育要"明体达用";主张教师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以身作则;提倡教学要灵活多样,寓教于乐.他的教育实践和师德思想有着重要的学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在古人的观念中,北极星是天的中心,是群星之主、天帝的居所;而靠近北极星的七颗星,人们用想象的线条把它们串连起来,形如勺水之斗,称作"北斗星"。其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四星为斗身,称为"魁";玉衡、天阳、摇光三星为斗柄,称为"杓"。古人以北斗星斗柄指向的变化来确定季节的转换:"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为了更有利于农事活动,古人在观天识象的基础上,对每个季节又进行了精细地划分:"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故一岁有二十四  相似文献   

16.
李钰伟  吴烁偲 《科教文汇》2009,(33):245-245,252
叔本华是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大师,他的学说不但在当时引起了思想界的震撼,直到现在他的某些观点看起来都是惊世骇俗并能引起几百年后的我们深刻反思的。目前学术界在对叔本华进行研究时,主要把目光放在他的悲观哲学上,而对其伦理思想方面则相对关注不够。本文旨在通过对叔本华作品的文本细读来探究其伦理思想:道德是先天的,是决定论的,那么人们就不应该把外在的所谓道德责任强加到道德身上。  相似文献   

17.
目前有关知识分子的定义歧义甚多。但本文不想对知识分子的概念作本质的探讨,而仅从人文知识分子身份角度来谈知识分子的责任、义务和权利。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曾为“人师”的职责作了简明的概括:“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在“前喻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演变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养老保险制度自从建立以来,就在不断地经历调整和演变。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从传统的单位保险向现代的社会保险演变,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责任共担机制。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政府责任则在从"无所不包"向"有所为、有所不为"迈进。但通过对转型以来政府责任的实证分析发现,不论是政府的规范和设计责任、财政责任,还是监管责任和实施责任履行得都很不充分,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倪晓信 《科教文汇》2009,(29):241-241
文天祥抗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历来学术界对其评价褒贬不一。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呢?本人认为,应该把这件事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来分析,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正朋友,相信你一定听闻过"青年必读的十本书""世界百本优秀名著"等好书推荐,太多的"必读书"让你仿若置身迷宫,不知该如何选择。那么,不如让我们一起拜谒朱光潜先生,与他一同在"美"的世界中促膝长谈一番如何?《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可谓我们的朋友,也是朱先生送给我们的礼物。书中,朱先生用他炽热的情感、谦和的态度和丰富的学识与我们谈论一些青年人热切关注的话题。他通过和我们谈读书、谈爱恋、谈升学等,郑重地告诫我们人生中那些质朴而深沉的道理。比如要有长远的眼光,要兼济社会和他人,不要被卷入世俗的旋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