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受教育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谈学生的自我教育李源(广东碧桂园学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是外因,是条件,接受教育的学生是内部因素,是根据。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尽...  相似文献   

2.
讲究德育艺术 增强德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要求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学生德育工作的最佳时期,即把社会环境、学生心理和教育内容三者看成是综合的动态系统,寻求他们的最佳结合点,满腔热情地去点燃学生上进的火花,使学校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德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捕捉并积极创造有利时机,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促使学生积极的内因在外因的影响下得到健康发展,使学生美好的理想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3.
教育主体论(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教育双内因在赞成“学生单主体”的理由中,有人认为:“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是外因。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个内外因作用的原理,在教育工作中是应当受到尊重的,但用在这里却缺乏具体分析。如果人要想改良某一动、植物品种,必须根据它们的内因才能获得成功,难道动、植物就成了主体吗?显然不是的。所  相似文献   

4.
对孩子抱着殷殷期望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好的教育,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呢?正如毛泽东所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作为外因的教育要想起到好的作用,一定要顾及受教育的人,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进行适时、适度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对孩子抱着殷殷期望的父母,都希望给孩子好的教育,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呢?正如毛泽东所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作为外因的教育要想起到好的作用,一定要顾及受教育的人,根据受教育者的特点、身心发展状况,进行适时、适度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育后进生也是这样,只有研究后进生的心理,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运用恰当的激励艺术,调动内在的积极因素,一切教育外因才能在后进生身上起作用,促使后进生转化。一、根据后进生的自卑心理特点,让每个后进  相似文献   

7.
当前教学改革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注定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必然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启发式教学必然走进思想品德课堂。所谓成功教育、情境教育、快乐教育,无一不是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提高  相似文献   

8.
腐败产生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个体主观因素,外因是社会因素,遏制腐败,必须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  相似文献   

9.
李梦 《中小学电教》2010,(6):154-154
<正>幼儿教育中,师幼关系非常重要,新型的教育理念是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幼儿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外因"去推动"内因",教师是"外因"身心和谐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里我用几个关键词来阐述一下良好的师幼关系:  相似文献   

10.
对于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曾有两种产生了一定影响但都有缺陷的说法: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有助于帮助教师看到学生的学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没有明确地把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在外因范围内;生本教育说,比较彻底地明确了教师的外因作用,但消解、矮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提出教师应该是一身二作用,即教师既要负起主导责任,同时又要坚守外因作用的立场。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根据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提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有适宜的“外因”的观点,即学校必须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创新教育环境,才能真正保证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提出了校园创新教育环境建设的6条措施,使得校园创新环境的建设有了较好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有规律可循。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善于寻觅和捕捉教育时机,把握教育时机,能取得教育学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最近,浙江周建国老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了《名师赋闲为哪般》一文,《中国教育报》设立“管好用好名师资源”专栏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们纷纷从教育主管部门改进评选、考核办法,加强师德修养,建立健全名师再成长的机制、制度等方面,对如何避免名师赋闲或退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细致的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合理化建议或创见。但笔者发现,这些建议或创见多数谈的是名师再成长的外因,外因固然很重要,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中学德育工作效率,这是当前德育工作应该认真探讨的课题。要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效率,一是协调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面的关系;二是要更新教育的教育观和人生观;三是按德育规律办事,优化教育过程;四是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力求在最佳时机实施德育工作。现就如何处理内外因的关系谈谈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打仗要抓住战机,教育要抓住时机,抓住时机,适时教育就会出好效果。能否抓住时机是教育水平高低的一个尺度,也是教育艺术的一个具体体现。中国有句话说得很好,“失机不学艺”,失去教育的最佳机会,学也难成大气候了。搞好教育就看我们会不会选择教育时机,能不能抓住教育时机了。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是唯一的内因,而相对于学生而言,其余的一切都是客体,都属于外因之列。按照“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只有始终把学生当作主体对待,才能使他们积极地接受教育,全面提高素质。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般说来,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的一种科学。”这是他对教育科学特点的概括。这一概括,正体现了教师的劳动特点,即教育科学所阐述的教师劳动的四个特点:繁杂性、创造灵活性、长远性和示范性。时代在发展,教育科学也在发展,因而教师的劳动特点也在变化发展。促进性正是适应这种变化发展,而赋予教师的劳动特点新的外延和内涵,为教师的劳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哲学观点告诉我们,外因起主导作用,内因起主体作用,内因通过外因发生变化。外因条件再好,也不能用石头孵化出小鸡来。小鸡出壳是…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逻辑起点和历史原点,因此在历史长河中教育学家的地位一直非常耀眼.博大精深的教育学成就、卓有成效的教书育人实践、为学为人各方面的修身立德,无不表明王承绪先生是当代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王承绪先生之所以能够成长为教育学家,从教育救国到建设教育强国的独特时代背景是外因,崇高的理想信念、顽强的个人奋斗是内因,全球性学术联系则是耦合内因与外因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涤生 《教育》2009,(24)
中小学招生过程中的违规现象,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究其原因,外因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内因则是教育的功利化思想大行其道。其表象主要是在"小升初"和  相似文献   

20.
李丹丹 《林区教学》2014,(11):86-87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关键是把握教育时机。新生入学之初、情绪波动之时、社会典型案例出现之际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最佳教育时机。教育者应把握这三个教育时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合理地把握教育时机能使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