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简要分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硬汉形象、骑士形象以及失败者形象。从桑提亚哥的精神解读中,深入分析桑提亚哥的勇敢精神、冒险精神以及奋斗精神,继而明确桑提亚哥精神对于当代社会人生态度及价值观念的影响。通过本文的分析,旨在深入探讨桑提亚哥的精神世界以及《老人与海》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
《老人与海》(TheOldManandTheSea)是海明威后期的力作 ,是海明威实践其创作原则的最高成就。《老人与海》一方面渲染桑提亚哥的悲剧性特征 ,一方面又淋漓尽致地描绘他的硬汉行为 ,即“小说企图表现人在注定的失败面前如何保持优胜者的风度。  相似文献   

3.
<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因其坚韧的"硬汉性格"而成为文学殿堂中一个极其突显的艺术形象.桑提亚哥之所以能始终坚守着他的"硬汉性格",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想象中达成了对自我完美个性的塑造.文中的小孩、马林鱼、迪马齐奥、狮子,其实都是老人的自我镜像.在想象的作用下,这四者与老人的"硬汉性格"达成了和谐共振,能指与所指实现了和谐与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是世界文坛上著名的美国现代小说家,他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加上他身上坚强的性格使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创造出了许多个面对生活,面对磨难,不屈不挠的"硬汉"形象。《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硬汉"形象的塑造,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亮剑》中的李云龙性格中也有"硬汉"的一面。本文对海明威"硬汉"形象和李云龙的"硬汉"英雄形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阐述了两部作品中"硬汉"形象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5.
《老人与海》是行动哲学的形象体现,也是悲剧意识的深刻象征;是热烈的生命赞歌,也是悲凉的生命挽歌;是英雄人生的寓言,也是英雄命运的预言……但《老人与海》仍存在着可供继续开拓挖掘的意蕴空间。《老人与海》有着目所共睹的英雄主题——对人生的思考,但也有着较为隐性的自然主题——对自然的思考,这两大思考构成了海明威对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关系的深层感悟。小说固然描写了人在困难面前的优雅风度,但也描写了人在强大自然面前的失败命运,并暗示:回归自然,是人类的救赎之路——承认自己渺小,是人类的真正救赎,而作为这一主题的表现者,桑提亚哥形象其谦卑中的高傲固然让我们感动,但是桑氏形象高傲中的谦卑,也许更能让我们深省。  相似文献   

6.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成功的小说,也是一部描写"海洋和渔夫最深刻的文学作品",该小说有着深刻的思想主题、丰富的象征意义,完美表达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诠释了"人可以被毁灭,不能被打败"的硬汉精神。同时,《老人与海》也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寓言故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本文试图从生态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探究《老人与海》中复杂而矛盾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7.
《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一位英雄式人物,也是作者一生所塑造的成熟、英雄、硬汉子形象的辉煌结晶。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不仅赋予了圣地亚哥优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本文通过对《老人与海》的人物形象解读,对圣地亚哥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此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的作品以极为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和简洁明快的散文语言而著称,其笔下的"硬汉"形象独树一帜。海明威自身就是一名英雄,他的创作源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由于他的人生观和创作思想随着他个人经历的丰富而发展,他作品中"硬汉"的形象也逐步发展变化、趋于完善。海明威作品中"硬汉"形象的塑造奠定了海明威在美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老人与海>与<热爱生命>分别是海明威和杰克·伦敦笔下以塑造自然环境中的"硬汉"为中心的两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两部作品在刻画硬汉形象上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两篇小说中"硬汉"形象刻画上的异同,对更好地鉴赏这两篇小说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952年。它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海明威世界文学大师的地位。小说主人公圣地亚哥也由此成为世界文学史中的经典人物,不同于海明威以往作品中的典型硬汉的形象,圣地亚哥较之性格也更加丰满,本文将从分析其性格为出发点,探析圣地亚哥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现在男高音教学存在的关闭与掩盖概念混淆的现象,系统的论述了关闭与掩盖的现象与本质,并说明了关闭与掩盖各自的具体感觉加以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上两篇文章的评析,提出了在进行体育学术批评的论域检验过程中,不仅对着眼点、着力点、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有明确的界定,而且有必要对被质疑方的基本学术观点有一清晰的认识,并设置一道“被质疑方的学术思想的检验”的过滤网。  相似文献   

13.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几个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体育新<课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性研究: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造成了对象不清,范畴不明;体育课程目标设置重复和空泛,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体育新<课标>中缺失了国家课程内容,失去了必修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国家对这门课程规范和质量的掌控;体育新<课标>中的评价与目标和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体育新<课标>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显得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4.
对新理念下我国体育教师如何运用“质的研究”方法作以深刻剖析和阐述,并制定一套“质的研究”在体育课程实施中运用的指导方案。为体育教师在新理念下正确把握课改方向、深刻理解课程理念、加快专业化进程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旨为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专家型、研究型、创造型体育教师提供一点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结构-定向”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观点、操作技能形成规律等,围绕教学空间、教学程序和考核评价,初步构建了“结构一定向”体育教学模式,提出了该模式的构建操作程序及适用范围、教学原则及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说课"微格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微格教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说课"微格教学程序,确定了"说课"微格教学阶段,制定了"说课"评价标准.对我校2000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微格"说课"教学实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说课"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t检验方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说课"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正态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说课"综合评定成绩均成正态.采用微格教学法培养师范生的"说课"能力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7.
教育建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理性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江苏省江阴市职业中学体育课程改革积累的成功经验为例,重点介绍了课程模式的构建过程;包括准备性部分、指导性部分、实施性部分、控制与推广部分,整个构建过程分10个步骤,可用1个闭合回路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及建模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人本主义"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确立的立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教育人本论为理论基础、以健身和娱乐为实践基础的"人本主义"的学校体育价值取向的确立,是对过去学校体育存在的权威化价值取向、功名化价值取向、礼仪化价值取向和崇尚正统的价值取向偏差的修正,它对学校体育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强调"坚持健康第一",体育与健康教学要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必须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上选择和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而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手段让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才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网络课件的设计思想及基本原则入手,以<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网络课件为开发实例,研究网络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步骤及开发技术,为其它相关课程网络课件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