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电视剧这一名称,是约定俗成的称呼,并不是根据艺术分类而来的科学命名。实际上,它包括了电视剧和电视电影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其它国家,电视剧和电视电影都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两者之间的界限是清楚的,名称也是分开的。我国有点特别,竟没有电视电影这个名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将其自身所具备的文化意蕴传递到观众心中,引发一种大众共享的价值观念、共存的人文精神,导致了大众价值观念的趋同,促使社会成员产生归属感。对比中国和美国电视剧,可以清楚的发现因为大众收视心理,播出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中美电视剧所呈现不同特色。本文从电视剧叙事的叙事功能、播出制度方面对中美两国电视剧作一比较。一、叙事功能比较1·美剧重乐更重教美国观众看电视的主要目的和电视工作者拍电视剧的主要目的是统一的,那就是娱乐消遣。于是,电视剧这一广受欢迎的电视艺术样式,在这种紧张刺激而又轻松愉快的叙事习惯中不断地被继承了下来。收看电视剧可以解读为从现在的生活和从“万花筒”中探视未来。所以美剧偏重于表现社  相似文献   

3.
李森 《现代传播》2005,(1):102-104
电视艺术传播与研究意义电视艺术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电视艺术是指反映在电视荧屏上的一切艺术形式。如: 电视剧、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综艺节目、电视电影、音乐电视等等。狭义的电视艺术则主要是指电视剧。毋庸置疑, 以电视剧为代表的电视艺术, 已经成为当下所有艺术门类中最令人瞩目的焦点。电视剧以其丰富多彩的创作、海量的收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成为一道亮丽的、独特的景观。把电视艺术称之为“时代的艺术”恐怕并不为过。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资料: 2001 年国产电视剧申报数量达到40000集, 审批数量达到 3000…  相似文献   

4.
沈璐 《记者摇篮》2012,(9):28-29
了解一点电影史的人都知道,1893年一对姓卢米埃尔的法国兄弟对电影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当《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婴儿喝汤》等"影片"惊讶世人的那一刻,电影诞生了。从此,经过电影的短暂发展,人们越来越认可在众多艺术门类中给予"电影艺术"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第七艺术"以其强大的创造力和造梦的潜力吸引着无数的艺术家以及学者。而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视的诞生与电影一样是有着准确的诞生日子的现代艺术。对于电视能否被称之为艺术,起初还存在过很多争执。有人认为电视只是一种大众传播工具,内容过于粗俗和简陋,形式变化之快让人难以捉摸,它与高雅艺术相去甚远。而另一些推崇"电  相似文献   

5.
电视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品种,它是通过电视作为媒介,电视台通过电视进行传播的,电视电影是在电视和电影的夹缝中,产生了这种新型的、结合了电视和电影共性的影片模式。电视电影具有交集式的艺术特征,以电视作为电视电影的平台,电影作为电视电影的根基。在艺术特征上,电视电影在很多方面有别于电影和电视剧。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在中国(?)自己的名字时,曾犯了一个绝大的错误。“剧”这个字几乎与艺术新品种电视艺术风马牛不相及。如果说电影用了“影片”是指它将艺术记录在胶片上的话,那么电视艺术至少也应叫“电视胶带”、“电视带”,或借用电影的片子广意地称为电视故事片(北京已经有了一家电视制片厂)。目前,“电视剧”这个名称木巳成舟,这里暂时“入乡随俗”,但是,我们剧作者应广泛地理解这个“剧”字,把这个“剧”字赋以新的内涵。没有这个认识,往往影响作者手中素材的使用;硬要把自己手中的素材编成“剧”,十有八九糟踏了自己的素材,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因电视剧按戏剧结构去搞很可能导致假。破除了电视剧是“剧”的观念后,我们的作者就会发现,手头可写成电视剧的素材一下子广阔了,写作的路子宽广了;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素材都有可能写成电视剧。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词汇学上的怪现象使我感到不解,不知道是不是有人能够给我说清楚:为什么区别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东西被人们称为“规律”,而电视的特点却只配叫作“特征”呢?莫非这是由于电视承认电影的优先地位,是电视的一种谦让之举?也许还有其他一些同样含糊不清的原因,使得人们对“特征”这个不甚严谨的字眼表现出如此之厚爱? 尽管最初电视与电影有着诱人的相近之处,它还是相当迅速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在不涉及艺术品种和体裁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独立。无论是现场直播、实况报道还是吸收观众参加演出活动,都是在电影里未曾见过的形式。非艺术性电视(系指电视影片、  相似文献   

8.
有位日本作家,看了我国一些电视剧说,中国拍的电视剧多数更接近电影,这对电视剧的发展不利。他认为,电影是从戏剧演变来的,注重表演;电视剧与戏剧、电视虽有血缘关系,但它离广播剧更近一些,应该像广播剧那样重视语言。广播剧离开语言就失去了依托物,电视剧离开语言也就失去了生命力。笔者觉得,这种看法很精辟。实践证明,优秀的电视剧,几乎都是语言有个性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四世同堂》播出后,我们作了一次调  相似文献   

9.
导演对于一部电视剧的“二度创作”在于他如何巧妙地运用电视技术手段,遵循电视艺术的规律,在主题立意、人物塑造、风格基调等方面构筑起清晰而深刻的屏幕形象系统,去表现电视剧本的文学构思,丰富剧本的内涵。李忠信作为一位追求艺术品味的电视剧导演,显然获得了这样的自觉。尤其在被舆论界称之为“姊妹篇”的江苏爱国名人电视剧《朱自清》、《戈公振》,不难发现他在选择有效的画面组接原剧本去表现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电视细节呢?“所谓电视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单位,如果说情节是电视艺术的筋骨,那么细节则是电视艺术的血肉。”与文学细节相比,电视细节由于电视画面独特的表现力而倍受青睐。在一些电视片中,许多情节都容易被人忘却,但一些生动的细节却永远令人记忆犹新。电视是“小屏幕”艺术,在表现大场面上不及电影,但在表现日常生活以及细节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电视电影虽说已整整"十岁",但其自身并没有发展成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艺术类型。从电视电影发展史来看,电视电影的出现是电影和电视既相互竞争、又彼此依靠的结果。电视电影具有"类电影"性,它所唤起的只是电视观众对电影的一种想像;而为了给观众提供廉价新影片则成为电视电影催生的动力。电视电影在发展中面临着电视剧、影院电影和VCD、DVD等观影方式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电视电影在影视母体中寻找个性化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梅 《现代传播》2005,(5):108-110
电视电影是影视合流的产物,是一种融合了电影和电视两种传播媒介特点的新的艺术样式,具有其独特的审美内涵。为进一步发掘电视电影独特的审美魅力,提升电视电影的审美品位,在创作上追求一种有别于电影,又有别于电视剧的特殊技巧和规律,笔者试图综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研究方法,挖掘电视电影艺术创作的审美思维过程的深层结构,探索审美思维发生的整体性规律,并着重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推出自己的系统见解。艺术的个性是区别于各种艺术形态、样式的主要标志,也是艺术家对生活、对艺术以及对自己发现的结果,一句话,个性是每一艺术门类…  相似文献   

13.
任颖莹 《青年记者》2016,(14):71-72
我国的电影、电视事业起步相比西方国家来说是晚的.尤其是电视的发展,1958年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播出,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整整比电影晚了50多年.上世纪80年代,中短篇电视剧在我国产生巨大影响,当时,电视剧仅仅是作为电影的替代品和补充品而存在,随着电视剧的蓬勃发展,我国的影视业也遇到了西方影视业发展中的老问题:电影与电视之间是竞争还是合作?本文就警匪剧与警匪片如何相互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影视艺术的电视剧,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戏剧、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们之间的共性是那么明显,以致人们似乎忘却了它的个性存在。当前电视剧制作水平和美学水平之所以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电视艺术理论的孱弱,恐怕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电视剧艺术的进一步提高,探求电视剧艺术的独特个性,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电视机出现以后,最初是直播一些戏剧演出,或是把舞台剧拍摄在胶片上,然后再  相似文献   

15.
杨洪 《新闻前哨》2003,(7):65-65
空镜头,作为一种电视术语就是指只表现物而不表现人的电视镜头。作为一种电视语言,空镜头常常被作为一种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视觉语言而为电视剧、电视纪录片、电视散文诗等广泛采用。在大凡成功的电视新闻里,我们都能或多或少地看到空镜头的影子,它们就像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同其他“音乐元素”一起,共同谱出了一首首华美动人的新闻“乐章”。  相似文献   

16.
当前流行的电视文学这个概念,大凡电视圈内人似乎都心领神会,其界定却又十分含糊。起码存在两个说法:一是指电视剧文学本。这大约受“电影文学”启发而来,即是说,将电视剧先用一种文学的形式设计出来。它用的是文字手段,理所当然属于文学范畴。二是指电视艺术中的文学节目部类。  相似文献   

17.
房澄 《视听界》2005,(3):68-71
“大舰”是指理论上可以覆盖全国的卫视平台,“剧”炮是指以电视剧为主打收视率的首选武器“,大舰‘剧’炮主义”是指以卫视平台加上独家首轮剧作为武器争夺全国收视市场的一种电视媒体经营思路。本文认为,卫视平台和独家首轮剧的“组合拳”只是提供了“电视剧制胜”的一种可能性,如果把“打电视剧牌”简单地理解为单个剧场甚至是某部首轮剧之间的竞争,则只是看到了“首轮剧”这“冰山的一角”而忽视了体现在“首轮剧”竞争背后的,是以有效覆盖、品牌推广、采购编排、广告服务这四个方面组成的、系统化的电视媒体整体经营体系之间的竞争。电视媒体如果缺少这种综合实力的支持,独家首轮剧这张牌独木难支,是难以获得长久的经营收益的。  相似文献   

18.
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的兴盛,为广大观众所消费的电影、电视剧作品成了大众文化的主力军,青春偶像剧作为当前电视剧类型中的一种新兴艺术样式,其具有的消费性、娱乐性、重复性等特征无疑成为了大众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9.
搞戏曲电视剧的同志走到一起最常谈起的一个名词就是“联姻”,具体来说,也就是戏曲和电视之间的“联姻”。其实,电视与戏曲的联姻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曾几何时,戏曲界的一些朋友还在把观众对戏曲和剧场的冷落,归罪于电视的异军突起,是这个四四方方、进人到千家万户的“潘多拉”盒子,把剧场的观众“抢”走了,砸了戏曲的饭碗;而年轻气盛的电视编导们则把戏曲看作上一世纪的艺术,节奏慢、长拖腔、大起霸,无论如何都与刚刚兴起的电视艺术搭不上界,电视和戏曲根本就是一对“冤家”,休想走到一起来……。但是过了十几年,电视和戏曲不…  相似文献   

20.
赵桐羽 《新闻世界》2011,(7):230-231
所谓"翻拍",就是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走红后,继而又被拍成电视剧或电影,即影视通拍。从艺术表现形式来看,不同形式的艺术,满足的是不同受众的文化需求。创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内容的不同需求及表达效果的差异性决定了影视艺术的不同形式,而每一种艺术形式又制约了作品本身意图的表达。所以,只要现实中存在不同的观看需求,就意味着存在不同艺术形态的生成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