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宇宙是预先设定好的,时间便仅仅给人以机会去看宇宙中更多的部分”。语文,具有不可忽视的漫长历史,是无数经典的累积,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而且能够用心感受和解读的语文,不会只是那个“预先设定的宇宙”。开放是语文的特性,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思想,语文教学是在开放和解构中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实现不确定和解释的统一,从而丰富语文本身。解构的过程也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不断对话、协调的过程,不断地产生怀疑和猜想,又不断地明确和领悟的过程。具有这样的品质的语文教学将突破传统教学中过分的封闭和预设,拓展语文的开放度,加强教学的解构性,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力在教学中得到充分发挥,使教学的过程成为一种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开放,从内容角度讲,意味着科学世界(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是科学世界的意义之源,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教学的过程是科学和生活融合的过程。从课程角度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挖掘体现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课文的自我理解、多元解读,尊重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极富...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有机统一的部分。其实质就是如何“教会”和“会学”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会学”是数学教学的关键问题。如何让学生“会学”数学知识呢?最关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 一、会听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主要包括教师的“讲”和学生的“听”两个方面。就听而言,它又可分为学生听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等。教师的讲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三维目标。笔者认为,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中,最重要最关键的概念是“过程”。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结论教学”,即学习过程的缺失,这是语文教学低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结论教学”,其教学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接受一些结论,而不是让学生参与和经历一个学习过程。其主要做法有三:一是结论传递。很多教师的备课就是将教学参考书上的现成结论直接移植为自己的结论,所谓“教学”就是变着花样和形式将现成的结论再传递给学生。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上课…  相似文献   

4.
一、把教材当引子,从理念出发,引出教学思想上的主体性———让学生能获当代教学理论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认为学生学到什么主要取决于学生积极的认知活动。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不在于教师的‘讲深讲透’,也不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练习作过细的指导”,而在于“组织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把教材当引子,就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这种现代学生观为出发点来认识、安排、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其核心是确认学…  相似文献   

5.
现代课程观提出语文学习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语文教学研究的层面也就因此发生了变化,即从研究教师的“教”转到了学生的“学”上了。探究性学习方式作为从学生“学”的角度来实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也终将成为一种主流。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丰富自我体验,通过自主探究过程领悟语文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下,形成语文能力,并把这一切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生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怎样实施,笔者…  相似文献   

6.
教贵善导     
在语文教学中历来有一种误解,以为主讲就是主导,讲得越多主导作用发挥得就越好。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没有教师的讲,但是讲是为学服务的,应“以讲导学”,即用讲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学,而不是用“讲”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 教贵在导,它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也规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职能主要是“导”而不是“讲”,更不是“灌”。实践证明教师善于诱导是提高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填鸭、说教毕竟不能称为教育,诱导才是教育。可以说诱导是教学的最本质特征之一。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好诱导工作应注重以下几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不良现象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勿庸置疑,语文教师最会讲,最善讲,但教师讲得多,对学生并不一定就真正有好处。新课标明确规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改要求教师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就是把课讲得简单而又有方法,做到该讲的可以简单地讲,可讲可不讲的坚决不讲,尽量要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反复地读书。  相似文献   

8.
魏景凤 《成才之路》2009,(20):36-36
教学的过程是人的生命成长的过程,是科学和生活融合的过程。从课程角度讲,就是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挖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从教学角度讲,要鼓励学生对课文的自我理解、自我解读,尊重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极富个性化的过程。从过程的角度讲。教学应该是一个交往、互动、对话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灵感、经验、思考、兴致参与的过程,是极富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从教师备课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学生作业的开放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如何提高活动效率,优化语文活动课教学,是一个值得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实现语文活动课教学的优化必然地要依靠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的正确指导与活动课的优化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从优化语文活动课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一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优化语文活动课教学的前提在活动课程中,教师的指导是要尽可能使得学生的实践活动获得成功。因此,擞师首先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观和学生观,即从教学的权威者向学习的辅导者转变,成为一个与学生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的共同学习、共同发展者。在活动中强化“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生建立一种互相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活动课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  相似文献   

10.
从语文新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角度阐述课程目标达成的前提和条件。前提是教师课程与教学思维的更新,尤其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新的学习观和新的评价观;条件是教师职业角色的转换,即语文教师应由课程目标的消极实施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应由课程知识的灌输者而成为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应由课程成绩的终裁者而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激励者,应由狭隘的“教书匠”而成为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初中学生体育的群体积极性 不难发现。在教学中教师的积极性往往是一个人的。而学生的积极性则总是群体性的。因而从“上课”的组织管理角度讲,教学就是教师按课程,激发、调动、鼓励、优化学生群体围绕一具体教学目标开展学习活动的群体积极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最关键的是学习的"过程观",教师要能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当前常规教学中仍然不乏"结论教学",即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接受一个结论,而不是让学生参与和经历一个学习活动。就当前作文教学而言,它的确是语文教学的一块最大的鸡肋,食之无味,也无法;弃之,可惜,更不甘,师生一时陷入了作文教学的烂泥潭中,但如果只从教师的教这一头来看,主要的问题就是作文教学不能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黄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教材一直顶替着课程,“教语文”成了“教课文”。教课本成了语文教学的惟一。教师在教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每一篇文章,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慢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结果,不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思维价值,浪费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丧失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而且教师也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成了教材的奴隶。21世纪是一个经济竞争、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的世纪。语文教学要培养的是面向21世纪,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通用型的人材。从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使命来看,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病一直未得到根本性的转变,记得全国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曾讲过他“最想说的”也是“最根本的、最关紧要”的一个话题就是“目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我想,钱老师的话深刻地揭示出当前语文教学之所以走不出困境的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目中无人”。语文课成了一门“摧残人、束缚人、折磨人”的课程。因此,语文教学要重新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现代语文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阵地是在语文课堂上,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多年来一直是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模式,仿佛不如此就不像在教书。尽管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已提出多年了,但许多教师就是不知如何去处理“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课堂教学仍是以“我”为中心,按备好的教案一步步逼学生就范,这样的课堂教学是难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自主阅读,就是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变“以教师讲为主”为“以学生读为主”,以生为本,引导学生自己做主,看书并领会其内容,促进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如果老师哪天不传授知识了,学生该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也就是“讲”要向“用不着讲”转化,  相似文献   

18.
反哺 ,本意是雏鸟长大后 ,衔食喂母鸟。束皙“嗷嗷林鸟 ,受哺于子”和苏轼“鸟哺何辞日夜飞”的诗句讲的都是这个意思。通俗点说 ,反哺就是后辈哺于前辈 ,下一代哺于上一代。作为一个生物学的概念 ,运用在教学上 ,就是教师向学生学习。在教学中 ,虽然学生是在老师指导下的学习的主体 ,但老师的主要作用也不只在于知识的传授 ,而更在于示范性的学习 ,所以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向学生学习的必要性。他们的轶闻趣事、特长爱好和率直童真都是老师学习的内容。在必须参与…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对一些简单知识,也是教师详细讲解,对难以理解的词汇、段落等内容,更要讲深、讲透,用教师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养成了懒得动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应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以大语文观为指导,改革传统语文教学的方法,“变”填鸭式,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一、给学生充分的自学空间现…  相似文献   

20.
刘春梅 《考试周刊》2009,(48):64-64
江泽民同志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也难以立足于现代语文教育的讲坛。语文教师讲创新.就是要探索使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