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时要“向往美好的情境”。要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首先必须让学生能够进入情境。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抓住重点词语,激发学生想象,使情景得以再现,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动物过冬》一课里有这样一句话:小蚂蚁抬头一看,只见啄木鸟正在给大树治病。小蚂蚁喊道:“啄木鸟,黄莺、燕子都到哪里去了?”在学生表演读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忽略了“抬头”和“喊道”这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表演没有到位。怎样让学生进入情境,自己感悟出这两点呢?我请了一名学生到台前当小蚂蚁,老师当啄木鸟,分角色表演。学生读了上文…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教师只给点拨,该怎么改,让自己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的地位了吗?能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得益的。”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大力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调动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为了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熏我尝试采用…  相似文献   

3.
在教《飞夺泸定桥》(人教版第十册)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正准备按照课前的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课文内容。周同学一下子将手举起来说:“我认为敌人实在是太愚蠢了,他们要是事先就把泸定桥炸掉,不就完事了吗?”当即就有好几位学生表示附和。周同学是班上思维较为活跃的一名学生,每每都有惊人的“反调”。我心中为之一动:这不正是自己小时候看电影《大渡河》时曾经埋在心头的疙瘩吗?也一定是学生们最为关心的话题。何不就此引导学生展开对话呢?主意打定,我顿了顿,说:“是啊,这个敌人怎么没有想到呢?如果提前把桥炸…  相似文献   

4.
在众多的作文类刊物中,我对《作文成功之路》情有独钟,既是忠实的订户和读者,也是自觉自愿的推销员——向学生推荐她。我曾把《路》刊比作“航空母舰”(参见《别错过这艘“航空母舰”》,《路》刊2002年第9期),这决  相似文献   

5.
我在辅导学生阅读《景阳冈》这课时,有个学生突然提了这么个问题:“老师,为什么作者要称‘老虎’为‘大虫’呢?”这个问题把我给问住了。说实话,《水浒传》我看过,《景阳冈》我教过,辅导课我也备了,怎么就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呢?真是“大意失荆州”。怎么回答学生呢?我如牛负重。“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待我‘研究’一下,再作解答。”我表扬了那个学生。其实,说是在表扬,倒不如说是在婉转地“脱逃”。  相似文献   

6.
任定保 《湖南教育》2005,(19):29-29
狩猎的季节到了,森林中有只小兔子为如何逃避猎人枪口的问题而烦躁不安。有一天,它向一只路过的老兔子请教。老兔子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我有个很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把自己变成一棵树,这样猎人就会从你的身边走过去,不会再开枪打你,因为他们把你当成了一棵树。”“绝妙的好主意!”小兔子说,“为什么我以前就没有想到呢?如果是那样,猎人就会走过去,一点也不会注意到我,非常感谢!”老兔子接着走自己的路,忽然又听到小兔子在后面紧张地问:“可是我怎样才能把自己变成一棵树呢?”老兔子停下来,耸耸肩膀,冷冷地回答道“:小伙子,我已经给了你一…  相似文献   

7.
发电影票     
一个星期六下午,我拿着一叠电影票,走进教室告诉学生,学校包场看《雷锋》电影。当同学们得知看《雷锋》电影的消息后,一张张笑脸像绽开的花朵。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我手里的电影票上。怎样处理好这一张张电影票呢?我不是像往常那样先谈大道理,然后一张张分给学生,我更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电影票背朝天,让学生“碰运气”——  相似文献   

8.
走雷锋的路     
从两年前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以来,我就常常想:雷锋同志和我年龄差不多,在旧社会我也受过苦,但我为什么不能象雷锋同志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呢?我埋怨自己没有在部队里工作过,没有象雷锋那样好的客观条件。这个问题,经过学习雷锋同志的模范事迹和这次观看了影片《雷锋》后,我才找到了正确的答案。雷锋  相似文献   

9.
用第三人称转述的句子,一般都是陈述句。那么,我们如何来转述疑问、反间这样的问句呢?转述疑问句,要用上“是否”、“有没有”、“能不能”等词语,例如:老师说:“你能把《小学生语文学习》这本杂志给我看一下吗?”这句话可转述成:老师说,你能不能把《小学生语文学习》这本杂志给我看一下。转述反问句,应首先将反问  相似文献   

10.
向左走?向右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几天几遍我一直走晴天雨天没有停过你(用人单位)一定要等我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我努力选择努力记得不管世界有多辽阔只要向着你(用人单位)走——BY光良《向左走向右走》歌词大四了,要找工作了,该想办法把自己”卖”了,又不能“卖”得太便宜:是时候把自己”嫁”了,也不能“嫁”得太随便。求职的路啊,你真是让我左右为难,我应该向左走呢还是向右走?无论是拿到了offer的,还是等待观望的,抑或是苦苦寻觅的,每一位求职者心中都有或多或少的矛盾,他们怕的是什么呢?是什么让他们难以取舍呢?先听听下面的心声吧,说不定你也处于类似的徘徊中——  相似文献   

11.
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  相似文献   

12.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交往性的实践。”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 ,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 ,放任学生 ,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怎么做到“有效指导”呢 ?我认为要授学生以“渔” ,教给学生活动的方法 ,才能保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成果真正属于自己。我在指导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折叠》一课时 ,根据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自主选择与老师共同确定活动的方案的板块 :1 分兴趣小组调查 ,收集大自然中的折…  相似文献   

13.
有个盲人夜间提着灯笼出行,路人感到新奇,就问:“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要提着灯笼走路呢?”盲人说:“很简单,我提着灯笼并不是给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清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盲人的话揭示了这样的道理:人在“亮处”最安全。细细品味,建立民主政治,实行权力监督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行政许可法》  相似文献   

14.
一天,初三政治复习课上讲到了“民族自尊心”,我自然而然地发问:”你们学过鲁迅的《藤野先生》吗?”学生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不知道!”“初三不是有这篇课文吗?”我问。“老师不上。”学生说。原来语文老师为全力复习,备战中考,对第六册语文教材的课文已有取舍:因为中考试题从教材里来的只有古诗文,所以本册的现代诗、散文、小说、戏剧等单元就登不了课堂,只能作为课外阅读,这些经典就落了个不能“经传”的下场。紧张的中考总复习开始了,有多少学生还会自己去精读这些与中考无关的课文呢?于是,《藤野先生》、《孔乙已》,《我的叔叔于勒》…  相似文献   

15.
女儿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问过我:“爸爸,什么叫‘女大不中留’?”我听了一吓,心想,鬼丫头,这么小就想嫁人了?忙说:“你问这干嘛?”“我从书上看来的。”“什么书?”“你桌上的那本,嗯……《西游记》。”“胡说,《西游记》里没这句话。”“哦,不,嗯……是《西厢记》。”“《西厢记》?你现在就看这种书了,嗯?”“爸爸!”女儿不耐烦了,“你说嘛,我是看不懂嘛,我也快长大了嘛,我就是要问问什么叫‘女大不中留’嘛!”“你说呢?”我反问道。女儿想了一想,就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那样认真地说:“我认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嗯,就是………  相似文献   

16.
[案例] 在上古诗《小池》时,我让学生就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小荷才露尖尖角”中的“荷”是荷花还是荷叶呢?接着出现了一段比较有意思的“争论”:“是荷叶,因为书上画的是荷叶。”“我有意见,不一定书上没画荷花,作者那时就没看到荷花呀!也有可能是荷花。”“可是老师刚才说写的是初夏,荷花还没开呢。”“不一定没开呀。”“荷叶都才露出一点点呢。”……[感悟] 这个问题是我没有想到的,教参里的解释是荷叶才露出尖尖的角,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它。我不知道是不是该和学生说那是荷叶,我怕那样…  相似文献   

17.
说“何有”     
《论语》里记载了孔子说过的两句结构极为相似的话: (A)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B)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 哉?”(《子罕》)这两句话中都有“何有于我哉?”。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译为“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译文之后还有注解,大意是:如果把“何有”看作“不难之词”,那么,“何有于我哉”便应该译成“这些事情对我有什么困难呢?”全文由自谦之词变为自述之词了。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教师眼里,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先把文章大卸八块,然后预先设置好一个个“问题”去“引导”学生。这实在有些“请君入瓮”的感觉。遗憾的是这些“君”常常不大买账,半天入不了“瓮”。阅读当然离不开对“问题”的研究,但既然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那么这“问题”是不是也应该来自学生呢?换句话说,我们能不能把课文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去质疑呢? 在上《故都的秋》的课堂上,我尝试  相似文献   

19.
故事《听话的小朋友》,主要引导幼儿学习有条理地整理、保管物品,懂得使身边的生活用品成为自己的朋友。在迁移环节中,我问道:“小朋友有没有过拉拉从前那样的坏习惯——总把东西乱放乱扔,此后用时就找不到呢?”小朋友们都把头摇得拨浪鼓一般,生怕别人以为自己有坏习惯。我一看这种情形就先开展“自我批评”,“陈老师原来一下班回到家里就把钥匙随手乱扔,第二天上班前便满屋子找,总耽误时间,后来我看了这个故事,就决定要改掉乱放东西的坏习惯,于是我把钥匙放在衣钩上,找起来就方便多了。”孩子们瞪着大大的眼睛望着我,可能是惊奇于老师这种…  相似文献   

20.
题1 四岁的男孩向爸爸要象火柴棒那样的小木棒,他知道火柴是不好玩的。爸爸就从盒子里拿出火柴,把火柴头削掉后给了儿子。奶奶批评爸爸说:“你怎么能损坏火柴呢?”妈妈听到了,又批评奶奶:“你怎么这样说呢!一盒火柴不过值一个戈比,算得了什么!”奶奶反驳说:“这决不是一个戈比的问题,而是怎祥爱惜东西的问题,火柴不是给孩子玩的,不能降低它的使用价值。”男孩听了奶奶的话,把火柴棒放在一边,对奶奶说:“奶奶,您给我买小棒,好吗?”奶奶答应了。第二天,奶奶把买来的小捧给了孩子,男孩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