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大学英语议论文的写作就是语言输出的过程。Dawkins首次提到模因论(memetics),它是基于基因(gene)一词仿造而来。模因(meme)源自希腊语,意为“被模仿的东西”,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一.模因论与借词 1.1概说模因 “模因”是“meme”的英译。1976年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meme”这一概念,用来解释思想、文化现象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原作为生物学术语的模因(meme),于1976年由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提出,在语言研究中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该理论以达尔文进化论为依托,指出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让人们联想它是一种文化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复制、遗传现象,揭示了语言演变的实质.这一概念出现不久,模因理论开始进入学术界,并渗透到各个领域,翻译也成为其传播领域,并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Dawkins认为,"模因自我复制的途径是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本,又从书本传播到人的大脑,再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本",就是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而语言就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论作为一种新理论,新视角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根据笔者进行航空英语口语教学的经历,结合模因论理论,讨论了模因论对高职院校航空口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和“认知隐喻”是外语教学中有关文化和语言不得不关注的两个重要概念。其特点、类型及其成因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经过比较分析之后,了解“模因论”和“认知隐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语言文化学习和教学十分重要。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研究。后进入到了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等领域。模因(meme)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更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论中最核心的术语是模因(meme)。“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它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  相似文献   

7.
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Democritus,Plato,Aristotle等就提出过模仿说。而英国著名的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ns  相似文献   

8.
模因论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仿与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meme)"是英国著名动物学家Rjchard Dawkins(1976)创造的,用以说明文化进化的规律.模因论揭示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可以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从模因的定义开始,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模因研究的历史,并就如何将模因研究的一些成果引入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做尝试性的研究,指出了解模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复制、传播方式,可以为我们在视听说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从模仿到创造,从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幂姆”(meme)是英国学Richard Dawkins提出来的一个概念,用以说明化的传播,即认为化传播是通过幂姆的自我复制得以实现的。学作品互性研究,是从号察语篇间关系的方法来分析学作品。学作品的互性研究可以从多种理论进行探讨,“幂姆”论(memetics)可以是其中一种可供考虑的选择;根据这一理论。幂姆可以看作是学作品互性发生的一种“酶源”。本试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以幂姆为分析手段,建立起一个可供学作品互性研究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0.
模因是文化模仿和传播单位,表现形式很多,比如说时尚服饰、房屋构建、音乐旋律、想法思潮、器具制作等,它还可以指人与人之闻相互模仿、传播,并代代相传的思想或主意。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它们的复制和传播在人类文化涵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对模因学角度下的文化涵化分析,建立了一个模因的传播模型,希望能为人们研究文化涵化过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马氏文通》句读论中顿、读、句这三个语法单位。提出“顿”不是一级语法单位,“读”中的矛盾是因为没有把传统的东西和外来的东西统一起来,《文通》不立复句自有其根据和合理性。文章认为马氏的析句法是比较科学的,对西方语法体系的模仿反映了作者头脑中的语法思想。  相似文献   

12.
自从道金斯于1976年在其《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杜撰了meme这个术语之后,“谜米学”已成了文化进化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谜米的实质是什么?它到底是如何传播的?文化是怎样进化的?文化进化跟谜米的传播是什么关系?谜米学研究者至今并未给出明确答案。  相似文献   

13.
学习语文,是为将来的写作打基础,是为大脑“充电”。人的头脑是个“加工厂”,客观事物就是原材料,有了原材料,经过头脑“加工”,就可以产生“产品”。同样,人对客观事物有感受,经过头脑加工,并用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文章。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把事物引入头脑加工,要有一个过程,这就是对客观事物要有所接触,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4.
模仿是学生作文的心理需要,是教学的必要手段。刘知己在《史通》“模拟”一节中,认为“模仿”是写作的人效法他人作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必要手段。他说:“夫述者相效,自古而然。”可见,模仿是一种传统的写作训练手段。当然,模仿不是简单地照抄,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包括了对模仿对象的感知、理解,找出范文和所要写的文章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写作任务。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以理解为基础,同时又加速从理解到使用的过程。学生学习了范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替换的方式,运用类推能力,模仿范文  相似文献   

15.
玩,是孩子必需的生长维生素四肢发达,头脑必然简单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一般中国大众对搞体育的人的形象概括。应该说,这可能是中国体育文化在进入近代社会以来最大的误区之一。和几十年前相比,中国青少年中的“文弱之风”是一代“胜似”一代。让人不得不深思。现代教育把体育当成一个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一个小枕头,小女孩会把它抱在怀里,柔情地摇,轻轻地拍,认真地哄它“睡觉”。幼儿的这种“幼稚”行为,人们通常把它看成是孩子模仿和想象的结果。其实,除了模仿和想象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幼儿的“泛灵”心  相似文献   

17.
余刚 《四川教育》2001,(6):19-19
“再创造”教学方法,是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来的。它不仅适用于数学教学,同样适用于活动课的教学。它批评传统的教法是把知识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留给学生活动的唯一机会就是所谓的应用,其实就是做题。我国传统的教法是通过例题示范让学生模仿。单纯由这种“模仿”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是“高分低能”,创造性较低。活动课程源于学科课程又高于学科课程,它更关心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经历。  相似文献   

18.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讲课不能是一种简单的灌输,而应该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就是说情感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它可以促使人对某一事物的注意、感知、思维产生倾向性,  相似文献   

19.
模因(meme)源于一种解释文化的理论——模因论(Memetics).作为一种在中国新兴的理论,模因是文化传播单位、文化模拟单位,或是一个自我复制的思想.那么,模因的这种特殊的“传染性”,使它自己与广告具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这也使对广告模因中互文性产生机制的分析成为可能.因此,运用模因理论尝试对中国广告模因的创造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语篇的强势模因顺应性可以分为顺应认知、顺应情感和顺应文化.而且广告模因中,情感及文化的顺应影响着互文形式的选择与应用,并决定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个小枕头,小女孩会把它抱在怀里,柔情地摇摇,轻轻地拍拍,认真地哄它“睡觉”,幼儿的这种幼稚行为,人们通常把它看成是孩子模仿和想像的结果。其实,除模仿和想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这就是幼儿的“泛灵”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