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文章,要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很难设想一篇没有感情的文章能打动人。如果把作文的材料比作黄砂、石子,那么感情就如水泥,黄沙、石子与水泥结合才能凝固,材料与感情结合,才能铸就美妙的文章。通讯写作中,我常常被先进人物的思  相似文献   

2.
德国诗人哥德有句名言,“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说,一篇好的文章能使人“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味从何来?有情才有味。写诗写词是这样,写新闻也是同理。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恨,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味同嚼蜡”。范敬宜同志甚至把激情视为记者的生命。其实,激情并不是记者的专利,当编辑也需要激情,我甚至认为激情也是编辑的生命,缺乏激情的编辑绝对当不好一个好编辑。  相似文献   

3.
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繁采雾情,味之必厌。”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是有感情的。一篇新闻要拨动读者感情的琴弦,要吸引住读者,就必须写得有感情。《北京日报》1990年7月27日一版刊登的人物通讯《女工与将军》就有这方面的特点。情,是这篇人物通讯征服读者的最大魅力。从写作上来说,它从以下几个方面拨动了读者感情的琴弦: 一是通过写出激动人心的场景和气氛而传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触景生情,不同的场景和气氛,会产生不同的感情。当你看到宏伟壮观的万里长城,看到我国自己制造的人造地球卫星、火  相似文献   

4.
A人是有思维有感情的高级动物,寻求趣味是人的天性。当人们拿起一张报纸翻阅的时候,往往一两篇妙趣横生的好文章会使读者眉飞色舞、爱不释手;倘若找不到这种有吸引力的文章呢,他就会厌恶地说一句“没意思”,弃之一旁,甚至转眼就当手纸用了。可见,报纸的趣味性是决定读者多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寄语编辑部     
主编同志:读罢改刊后的《黑龙江图书馆》,从封面到编排使人耳目一新。在去年第四期的改刊说明中写道:“《黑龙江图书馆》力争做到:使每位肯于把它拿在手中并翻开看看的读者,一定能从每期刊物中都至少发现一篇愿意读下去的文章。”编者没有使读者失望,一九八七年第一期《黑龙江图书馆》除简讯外,共刊载了二十二篇长短不一的文章,从  相似文献   

6.
薛建国 《新闻实践》2012,(11):48-51
评论以思想性见长。而思想性就在于说理。说理需要理性,不可夹杂个人感情,这样才能保证其观点的客观公正。不知从何起。这好像已成为评论者必须遵循的“铁律”。作为长期坚持写时评的传媒人,笔者从实践中深切感受到。评论要据事论理、以理服人,但同时还必须饱含深情、以情感人。惟其如此。评论才能更好地贴近受众、从而唤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一、评论可不可以讲“感情”评论可不可以讲“感情”?这是个问题。感情,是人的心理活动。具有典型的个人色彩。所以,评论写作不应该掺杂个人感情是业界共识。感情流露,即为情绪的表达,当作者的个人情绪注入字里行间,其评论的立场和观点很可能不被认同。因此,成熟的时评作者“不谈感情”。不谈感情可以,但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板着面孔说话,端着架子训人成了评论文章的通病。  相似文献   

7.
张建星称干记者是出于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说这话时他的态度绝对虔诚。于是他那片刻难宁的内心翻腾着无尽的渴望:渴望创造,渴望交流,渴望当一个特色与个性俱佳的名记者。为此他写得极苦。时至1990年之夏,天津日报二版套红加圈、推出个人专栏《今早相会》,天津人又多了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专栏主笔张建星也成了新闻人物。人们很快发现,这个张建星仿佛如影随形地出没于他们生活中间,那一个个推心置腹般的诸多话题以其特有的磁力,侃侃道出了他们的种种隐衷、忧思、呼唤和期待。如同作者在一篇回答读者问询的《相会》文章所说:“记者也好,作家也好;报纸也罢,刊物也罢,只要能和读者对话,并引起——或愉快、或沉重、或忧忧郁郁、或痛快淋漓的感情,就能成为读者的朋友。而只有在朋友的位置上,才能沟通,才能交流,才能共鸣!居高临下,或板起人师的面孔首先失去的是交流的真  相似文献   

8.
人的活力在哪里?在于人有喜怒哀乐的表情,有丰富多彩的感情。那么,文章的活力在哪里?30年“爬格子”的生涯使我体会到,文章的活力在于激情。文章如人,有灵魂(主题),有骨骼(结构),有血肉(材料),有外衣(语言)。加上激情,才算得上是一篇完整的、充满活力的文章。 文章,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真实记载和作者感情的自然流露。富于激情的文章,必然会生机勃勃,使文中人物呼之欲出,跃然纸上,产生立体感;对读者产生强烈的感染力,读起来有滋有味,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9.
谈“味”     
大家在一起看报时,常常议论:这篇新闻写得有味,那篇稿子没有写出味来,那么,究竟什么是“味”,怎样才能写出“味”来呢? 所谓“味”,我理解主要是指新闻的可读性,具体地讲,它包含四层意思:一是有情味,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是可品味,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三是耐寻味,能引起读者的遐思;四是足回味,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当然一篇新闻报道不一定上述几条俱全,只要具备一二,便可成为有味的稿子。怎样才能写出“味”来呢?依我看: 第一,要学会品味。据传,山西杏花村有位专管品酒的老人,每次酿出的酒,他一品就知道多少度,实际测一下,分毫不差。记者、通讯员想要写  相似文献   

10.
人们撰写、发表文章的目的,大凡为了让读者看的。一篇好的文章,只有读者看了、读了,才能对文中听阐述的观点,倡导的精神,宣扬的事迹,介绍的经验,产生实际效果和积极作用——或从思想上受到某种教益和启迪,或从知识上、经验上获得一定收获和满足,或在工作中加以采纳、应用和推广。而这种社会效果和实际作用,只能由读者本人来决定,不能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强制人们去阅读和接受。这正是一般文章同官方文件一个明显的区别。从这个意义讲,大力增强可读性,对于提高文章质量乃至整个刊物质量,实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报纸每天都用大量的篇幅刊登新闻。那么,怎样使新闻写得生动、引人呢?以自己的拙见,力求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是个很重要的方面。一篇好的新闻,除了事实过硬、感人(这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基础)之外,就是语言了。因为只有语言才能把事实准确、生动的表达给读者。常言说,舞蹈表达思想感情靠动作和表演;绘画表达思想感情靠线条和色彩;文章则要靠语言。没有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事实虽好,也难打动读者的心。语言是增强新闻  相似文献   

12.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深乎义。”(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与读者思想感情的交流。只有寓托着作者赤诚而灼热的感情的作品,才能打动读者的心弦。因此,白夜同志的文章对感情色彩,是颇为讲究的。白夜,江苏沭阳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写作,曾任《苏北日报》副总编辑,现为《人民日报》记者,《经济日报》特约记者,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黑牡丹》,人物特写集《剪影》《侧影》《掠影》等,有的作品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他认为,文章要有感情色彩。不仅是报告文  相似文献   

13.
标题,通常是指文章的题目。鲁迅说过:记人,最好是记他的眼睛。这是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传情达意的"窗口",最能反映人的风采和魅力。而标题则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姑娘如果长着一双水汪汪大眼睛,就能吸引众多的目光,就会有很高的回头率。同样的道理,一篇新闻如果有一个好的标题,就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人有进一步读下去的欲望,标题有神、传神,才能显出文章的"精气神"。有人说,作标题,就是画龙点睛。这话有道理。画龙难,点睛更不易。点睛点得好,能给文章增添特殊的趣味和风采。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文艺出版社成立三十周年的时候,巴金同志抱病赶写了一篇三千多字的贺词.这不是一篇善颂善祷的应景文章,而是由衷而发的肺腑之言,堪称编辑箴言的经验之谈,很值得我们这些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后生小辈认真学习.巴金同志的这篇文章和他的其他文章一样,是用自己的心灵同读者对话的.不是用华丽的词藻,而是用真挚的感情直扑人心的.文章一开头就"先从自己谈起",他说:"我在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5.
资讯时空     
新闻要更新翻开每期出版的《新闻天地》杂志,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对比以前的杂志,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文章标题到文章内容,从整体策划到杂志出版,从图文设计到稿件编排。它正在慢慢的与市场接轨。每期杂志一到手,同事们基本上一抢而光。我都是从头至尾看一篇。但我觉得《新闻天地》在发展的同时,要在办刊方向上突出“新闻”2个字,加大对幕后新闻的挖掘力度,力求新闻最新。封面上的标题要做精致,吸引读者的购买欲望。每期最好安排一篇重点文章和舆论监督文章,刊物的影响要让公众接受。出版  相似文献   

16.
清人袁枚说“:作者情生文,斯读者文生情。”这就是说,文章首先应当在感情上吸引读者,征服读者。一则新闻标题,能否以真挚强烈的感情打动人,唤起读者的兴趣,引起读者兴趣,已成为衡量其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诗歌是文学中的精品,含蓄凝练,情感丰富,很容易打动人感染人,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因此,在新闻标题的制作中  相似文献   

17.
人是有感情的。新闻报道要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就要写出感情来。 杭州日报刊登的《一封来信引出有情有义感人故事 几位好人演绎亦悲亦喜世间佳话》(载1995年11月29日一版),就是一篇朴实无华又感人至深的佳作。 高校“特困生”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骆东华、陈培新两位记者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这一报道线索后,深入到杭州各个高校采访,在11月中下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 您好!在报纸上常见到“社论”和署名“本报评论员”的文章,这些文章是报社的人写的吗?一篇“社论”是怎样产生的?望贵刊能作一介绍。谢谢您了! 湖北宜昌读者 李 红  相似文献   

19.
新千年伊始,《北京日报》“京华晨语”专栏于元月3日以引入的标题发表了一篇随感式小言论《方便留给谁》(作者康凯)。展读之余,深感耐嚼有味。全文500字,文章不长,选材也不起眼,只是从身边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入笔,却能以小见大,发出了时代的呼唤,的确是篇难得之作。它的写作特点和技巧,我以为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值得人们参考借鉴。 一、“小处”入笔大局着眼 这篇随感式小言论并非苦思冥想闭门造车的产物,而正是作者着眼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大局,又从具体事物的矛盾和变动中触发了灵机,萌发感想和意愿,尤其善于从一件…  相似文献   

20.
建立图书馆人与读者的和谐关系。在服务中以读者为本,将感情融洽在工作中,关怀体贴读者,博爱读者,感化读者,千方百计为读者排忧解难,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提升图书馆人的亲和力,是图书馆人的素质要求和工作职责。文章就如何提高亲和力和怎样提高亲和力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