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走近科学》,从名字上就可看出它有“动”的过程,有过程就有发现,有发现就有故事,有故事才能丰富节目的形态和内容。故事融在科学里,科  相似文献   

2.
有些时候CIO就如同故事里的那个村长一样,改完第一个"洞"后,发现后面的"洞"也要跟着进行修改才行,于是差不多把"洞"重新挖了一次。  相似文献   

3.
正9月24日,全省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大赛决赛在石家庄落下帷幕。两天来,47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讲亲历故事、谈采访过程、说内心感受。参赛选手中不乏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省"德业双优"新闻工作者以及一些市、县级首先模范的身影,更不乏一些重大新闻事件与典型人物报道的第一发现与记录者,他们讲述的故事也因此更加动听、动人。"首发"发后的故事"从业十几年,我发现自己其实  相似文献   

4.
纪录片好不好看,不在于它是否有意义或宏大叙事,而是取决于素材的拍摄质量和有没有发现好的故事。回顾纪录片《梁子岛纪事》(获“2006年中国十大纪录片奖”)的创作过程,发现典型、发现故事一直是我们坚守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董上德 《文化遗产》2010,(1):66-71,157-158
同一母题之下的系列故事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个母题可以"孳乳"出一系列的故事,而这一系列的故事在其流传过程中又可以"转化"出不同的叙事样式;这样的"转化"往往以"捏合"为主要手段,而"捏合"又不是随便的"编造",它必须与特定的叙事样式相适应;所"捏合"出来的故事必定被特定的叙事样式"格式化"。于是,同一个故事被一次一次地"格式化",就产生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叙事样式。不同叙事样式的故事尽管来自同一个"祖宗",由于编故事的人谙熟叙事样式在同题材格局内的转化机制,这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各有不同的面貌,具有"陌生化"的效果。这是同一个"故事"可以生生不息的奥秘。  相似文献   

6.
曹敏 《出版广角》2011,(3):38-39
我发现我跟啮齿类动物很有缘分,小时候就喜欢松鼠、花栗鼠,朋友中有好几个人都长着"小兔牙",而编辑出版的图书中,更是有《鼹鼠的故事》《鼹鼠姐妹奇遇记》,而这次,我看到的是一群老鼠,而且是14只。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不仅要达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更要有可视性、体现"三贴近"、"走转改"的原则。对此电视新闻写作的"四化"即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和命运曲折化就应运而生。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观众通过电视新闻获取信息和知识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受众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叙述模式,电视传媒的新闻节目不仅要关注电视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还要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把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让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不仅能见其人、闻其声,还能身临其境、如感其情。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不仅要达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更要有可视性、体现三贴近原则。对此电视新闻写作的"四化"即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和命运曲折化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9.
运用讲故事的手法,是把新闻写得好看的有效手段。仔细看看历年来的新闻作品名篇,就会发现越有故事性的越有生命力。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然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采访新闻就是采访故事。  相似文献   

10.
陈程 《中国广播》2011,(11):18-19
故事广播要真正深入人心,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而怎样打造故事广播的品牌就是一个勇于发现的过程。合肥故事广播在革除同质化中发现了故事频率的生存空间,在品牌创立中发现了“休闲娱乐”这个故事广播的“王牌”,在时代追求中发现了“阳光’’“绿色”增光点。几年来,合肥故事广播在发展中一步步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1.
"Sys故事"栏目不仅仅是记录、展现我国政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平台,更是帮助政府、企业信息化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辛酸的泪水,甚至还有对薄公堂的无奈。我们希望通过记录政府、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所发生的IT故事以及他们对于IT建设的总结、反思,甚至悔悟,能够帮助其他企业、政府更多的了解、学习IT经验,汲取教训。作为《信息系统工程》杂志改版2年来的重点栏目之一,我们在2004年的基础上,逐渐加大了"SYS故事"的报道力度。在报道对象上由最初的1个选题,逐渐增加至4个,版面也从最初的4个版、5个版扩充为10个版以上。另外,在内容上,除了继续关注制造型企业的ERP、SCM系统的建设,把报道重点也放到其他领域,在"Sys故事"这个"舞台"上,众多的政府、企业信息化负责人向我们敞开"心扉",讲述他们在IT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作为2005年回顾,我们特别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澄西船舶修造厂、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夏新电子、昆明钢铁集团公司、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十运会的IT建设故事。这些故事中,大多含着辛勤的汗水;辛酸的泪水以及深深的无奈和遗憾。比如十运会组委会信息技术部总工程师马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感叹,"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比如多媒体系统、网上点播和流媒体播放等内容完全可以作为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另外,像一些网上售票、网上商城等系统的缺失也带了些许遗憾。再比如,昆钢与IBM就ERP部分模块的实施引发争议,以至于双方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而这正是我们杂志"Sys故事"栏目与其他关注、报道企业、政府信息化栏目的杂志的本质区别,我们并不总是报道成功的喜悦,成功固然重要,但是给人的思考和借鉴远没有失败、教训的意义更为重大。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想像某些媒体那样刻意的去包装、甚至去取悦、贬低某些IT厂商、用户,我们只是想用我们的"铅字"记录曾经在中国政府、企业信息化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以及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们的思想、感悟以及反思。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个著名的寓言式故事:话说美国有个中学生,就一种名叫一氧化二氢的物质所存在的危险与危害,进行了一个是否该禁止的公众调查。一氧化二氢无色透明,但过多摄取会导致多尿,甚至中毒;处于气体状态时,它能引起人体严重灼伤;吸入肺部能致命;在癌症病人的肿瘤中已发现该物质……50个接受调查者中,43人明确表示该禁止使用该物质,6人表示应继续研究观察,1人发现,这"一氧化二氢H2O",就是水。更搞怪的是,美国一个小城市还曾火速拟定了一项法令草案,以控制一氧化二氢可能带来的"致命危机"……这个好玩的故事,说明公众的科学素养的普遍稀缺。普通百姓不明就里也就罢了,但如果是公共人物、媒体人士掉进这样的"科学陷阱",那事情就不一般了。  相似文献   

13.
自"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与之相关的新闻报道不胜枚举,其中不乏故事化的叙事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尤其在当代中国硬实力与软实力不相匹配,一些国家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还存在错误解读的背景下,正确高效的新闻报道方式对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人民日报》中"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从故事化叙事的全新视角进行剖析,归纳其内在的报道规律,发现相较于以往"高大全"式的报道方式,《人民日报》在其故事化叙事中有诸多可取之处,也有尚可改进的空间。笔者为此提出建议性策略,以期为今后的战略性报道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杨宁 《青年记者》2022,(3):61-63
舆论的形成发酵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就故事类话题而言,它们引发广泛讨论的前提包括:首先,故事文本需要符合召唤结构,通过"空白""否定""期望"等方式唤起受众关注乃至参与讨论的兴趣;其次,故事文本注重情感表达,通过情感整饰、情感交换、语介联想等方式激起受众的情绪体验;最后,故事文本能够为观众提供扮演英雄角色的机会,让他们...  相似文献   

15.
刘琼 《编辑学刊》2007,(3):38-44
一、从"土记者"的诱惑到留校的"权宜之计" 每个人进出版业,似乎都有个契机.尤其是在80年代就进入出版行业的那批人,有更多的人生故事.  相似文献   

16.
其实新闻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无处不在。因此"新闻"事实上就是一种消息的传递方式,而时间则是制约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能够更真实、快速的反应新闻的内容,新闻视频应运而生。而对于视频浏览、检索和故事的跟踪等用户需求,新闻中故事单元相似度计算的应用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们通过不断的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贴近用户感官和实际应用需求的计算方法——利用"场景词汇"来计算故事单元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要"三贴近",新闻 工作者采访时就首先要做到"三深 入"。我在报社工作二十年,获奖 的作品自然不少,其中90%以上是 正面报道。每篇获奖作品后面,都 有一个"三深入"的故事。 一、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材 料,方能发现鲜活的独家新闻 我自从到报社工作以来,便养 成了这样一个习惯,就是不满足于 跑机关,跑部门,看简报;到一个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是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新时代下新闻媒体记者不仅要传播新闻信息,讲故事,更要能够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的内在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新闻媒体记者的内在竞争力.文章以"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为主题,在文章的一开始就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的过程中的注意问题简要描述;接着文章从三部分探究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新闻价值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每到开学前夕,不少媒体都会去做捐助贫困学生的报道,一般模式是报纸征集贫困生的故事,然后呼吁读者或者企业向他们捐助学费或者生活费,热闹一阵子,就逐渐沉寂下去了.年年如此,虽是好事,但一些读者会有疑问,为何总是在这个时间点"发现"贫困学生,就好像到全国艾滋病日才想到关爱艾滋病人一样,有赶场应景之嫌.作为媒体,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模式来做关爱贫困生的报道,不分时间段地做这项工作,真正做好服务?宁波<东南商报>的"民企阳光"助学行动,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贺杰 《东南传播》2016,(8):102-104
在大众娱乐化的语境下,纪录片的故事化已成为观众的一个重要需求。在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以故事手法讲述事件,在叙述过程中重点渲染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在细节中刻画人物性格,从而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去吸引观众,以活生生的人物个性去感动观众。献礼纪录片虽然有一个"高大上"的主题,因此要讲好故事,更要注意做到故事化策划和故事化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