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马路 《中国德育》2014,(21):38-41
正过去常说"真、善、美"。一般的概念是:科学求"真",宗教管"善",艺术负责"美"。而实际情况复杂得多,无法切割得那么清楚。广岛原子弹爆炸后,许多对原子能研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都感到震惊,良心不安。艺术也同样,下面再说。善,另外的说法就是"德",儒家把"德"细化为"仁、义、礼、智、信",常在前面加上"道",成了"道德"。"道"是天道、天理,人顺天理而行事就  相似文献   

2.
张劲松 《文教资料》2013,(14):77-78
老子的《道德经》并不是谈论道德修养的,而是谈他所认为的"道"与"德"的基本概念。老子所说的永恒之"道",就是个"无"字,"无"就是"道"。孔子讲的"道",不论是自然之道,还是仁爱之道,都是具体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老子所讲的"上德",说得完美无缺,一尘不染,实际上他是把"德"束之高阁,是谁也无法做到的"德";其"下德"看上去是在谈德,实际上已把"德"说得一无是处了。孔子所谈的"德"属于伦理范畴,重在修身。  相似文献   

3.
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其主要思想集中反映在《道德经》一书。老子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意即:明古之理,可治今之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既可参透老子学说,以察其对  相似文献   

4.
"道与德"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道指自然而然的规律,德指顺规律而行。"道与德"在孟子"五伦"关系中体现为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德、兄友弟恭、朋实友信。本文分而论述之。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班主任工作应从"道"的层面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从"德"的细节强化行为,务求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自身的班主任专业基本功。  相似文献   

6.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学说与思想反映在《老子》中。“道”、“德”、“道德”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的哲学思想是“道”为宇宙本体,“德”即“道”的体现,“道德”是互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给"道德"的定义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本文重点从儒家的角度来阐释何为"道",何为"德"。以孔子学说为根据,分别从道和德的不同方面阐述它们的意义,运用发散性思维,从而引出其本身更深层次的涵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应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或心理学理论指导下,使用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措施,才能体现出班主任高尚 的品德修养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学生在认可班主任品德修养, 被魅力折服后,才能毫不怀疑地去执行班级建设的措施,遵循班主任的指导。简言之,使之行其道而见其德,好其德而乐其道。  相似文献   

9.
“道”、“德”的层次性与学校德育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和深刻的内涵。当前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 ,培养新的道德主体 ,以走出学校德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道”与“德”的阐发在老子那里得到了诠释,他把形而上的“道”从神秘的领域引入形而下的万物之中,乃是一种质的飞跃。在老子的视域下,“道”不仅作为万物的总根源,而且亦是万物的最终归宿。基于此,在“道”产生万物之后并内在于其身者谓之“德”,德既是道的外在显现,又是万物的内在属性,从而引发了道与德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庄子》“道”的思想是道家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庄子》道的思想时,发现其中“德”也自成—个体系,与道形成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道德家的道家老子,虽然没有提出"道德"的概念,但在中国道德哲学史上最早演绎了关于"道"、"德"关系的哲学图式,这一图式所包含的价值体系的坐标原点则是"自然",它表现在存在论上就是对万物自然本性的关注,在实践论上则是对自己而然、无为等操作方法的执着。认真研究老子"道"、"德"的思想,对在我们自己的哲学话语系统里推动道德哲学的发展,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原为“施与”之义。《老子》中“德”的基本涵义是指道的功能,表现为道在宇宙中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及实现其力量、作用的方式等。研究者通常将道的这一方面称为“道之德”或道之用。老子道之德思想集中体现在“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命题中,其形成以他在虚极静笃的玄鉴直觉中亲证、体悟的道体境状为形而上依据,以理性思维为认知方式。把握老子“道之德”思想是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德治与法治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交互渗透、融为一体,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覆盖了公民日常生活范围的绝大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老子是春秋末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所著《老子》(又称《道德经》)八十一章、五千余言,是用韵文写成的集中反映其思想的哲学著作。对于老子其人,生卒年代、其书究系本人所著,还是后学编纂,历来颇多争论,已难详考。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其真正的价值,绝非受其生于何年、卒于何代、哪里人氏及成书情况的影响,而对其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闪光思想、卓越见解以及对于我们今天的借鉴意义,将更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本人拟就其著作中的“道”、“德”和“自然无为”的哲学思想,试作初探,就教于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16.
近年公开发表的有关《老子》的出土文献,为老子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从出土文献来看,《老子》上、下篇的划分并非是依据其思想内容确定的,其八十一章的分法亦是后来形成的。老子以"道"为其思想的核心,阐发了"道"与"德"的关系是体与用、隐与显的关系。《老子》第三十八章提出的"下德"即"仁、义、礼",仍属于"德"的范畴,只是未能像"上德"那样完美。  相似文献   

17.
本从整体角度,分析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批评中的“味”论。通过研究说明:早期为了论证小说的独特功用和审美特点,评论常用“奇味”、“异味”来做整体说明;后期(主要是明清时期)评论常常在具体分析小说的人物、情节、语言乃至结构等艺术特点中,运用“味”的范畴来分析其美感特点。“味”虽然不是小说理论批评的中心范畴,但无疑是其重要审美范畴之一。而且这些“味”的范畴,明显是与小说的审美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由此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小说审美观的不断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下来的经验精华。学校文化体现在学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体现在师生的言行中,体现在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中,体现在教风、学风和制度中。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中和街小学是一所有着近80年历史的老校。如何让学校的优良传统焕发新的光彩是学校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长期探索,学校确立了以中和为文化基点,以继承厚重历史文化、完善人文文化、打造经典中和文化为核心,创设优秀学校文化的管理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学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分三个层面对“道德”范畴的形成及其内涵进行了历史考察 ,认为是道家老子最先将“道”升华为哲学范畴 ,认为“德”作为政治伦理范畴 ,形成于西周 ,较“道”为早。“道德”连用虽散见于先秦典籍 ,但作为哲学范畴 ,当确定于《庄子》。而《老子》之“尊道贵德”、《论语》之“志于道 ,据于德”、《中庸》之“苟不至德 ,至道不凝焉”等论题 ,都是“道德”范畴的先声。  相似文献   

20.
李建伟 《中国德育》2013,(14):45-46
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先生在清华大学给中国的教育同行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