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塞万提斯曾在《堂吉诃德》中公开表明其创作目的:“我的目的无非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 骑士小说是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是欧洲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产物。其时的封建骑士都要坚守所谓“忠君”、“护教”、“行侠”等信条,并特别地把获得贵妇人的爱情和崇拜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常常为此去冒险。这也就是所谓的“骑士精神”。而骑士小说正是这种骑士精神的集中反映,其主要内容是写骑士为了荣誉、为了宗教、为了执行贵妇人的命令而到处游侠冒险。与各种妖魔鬼怪、奇禽猛兽进行搏斗的故  相似文献   

2.
中国武侠小说和西方骑士文学都是尚武精神文化的体现,骑士文学也被称为“侠士”文学,但二者的“侠”在精神内涵上具有本质性的区别。中国的武侠游离于社会边缘,以侠义和自由作为精神内核,在这两方面保持某种平衡,以构成完整人格;而西方骑士却属于社会的特定阶层,是制度化的、模式化的,思想上表现出强烈的宗教狂热。  相似文献   

3.
“骑士文学”这一在我国学界长期通行的术语近年来遭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或摈弃。文章考察了西方学界的相关研究,追溯了“骑士文学”在我国学界产生和流传的历史,力图维护“骑士文学”的合理性;同时对前人的成果进行修正,尝试给予“骑士文学”一个较严密而更具可操作性的界定,即骑士文学盛行于中世纪中后期的西欧,是骑士制度兴盛时期的产物,它以骑士为主人公,表现骑士精神或发抒骑士情愫;主要包括三种样式,即骑士抒情诗、骑士叙事诗和骑士小说。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堂吉诃德荒谬地过完了一生,非常“悲剧”,我不赞同. 我认为堂吉诃德是幸福的.他自在、随心,轰轰烈烈地走过一生.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主人公,是用来讽刺封建骑士的道具.作者给了他皮包骨的身板、赢弱的“驽驿难求”马、古旧的祖传盔甲,让他带着桑丘用荒唐和愚笨击退西班牙的骑士文学.堂吉诃德没有辜负他.在小说出版后,骑士文学这种迂腐的精神毒草消逝一空.堂吉诃德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相似文献   

5.
一、单项选择题1、④2、③3、③4、①5、②6、②7、①8、①9、①10、④11、③12、②13、③14、③15、②16、①17、④18、③19、①20、①二、多项选择题1、①②③④2、②③⑤3、①②③4、③④5、①②③④⑤三、填空题1、赫拉克勒斯2、维吉尔3、拉摩的侄儿4、裴多菲5、《罗摩功行录》四、名词解释1、是欧洲中世纪随骑士制度的形成而出现的一种贵族文学,是封建世俗文学的主要成就,以法国为最盛。反映封建骑士阶层的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宣扬忠君、护教、行侠、为博得心爱的贵妇人的欢心甘冒一切风险等所谓“骑士精神”。它描写了骑士的世俗爱情,…  相似文献   

6.
中外文学”复古运动”的实质大不相同:发生的背景和目的不同;性质、指导思想、内容不同;影响和后果不同。欧洲文学史上的“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向封建宗教势力进行的一次战斗,其目的是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具有进步的意义。中国文学史上的“复古运动”是封建文人为巩固封建统治而进行的,它起到了延缓社会灭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月〉的态度》是由徐志摩执笔的《新月》发刊词。历来论者都把它视为“新月社”向左翼文学运动进攻的宣言和理论纲领。重新全面审视“新月派”,仔细研读“发刊词”,窃以为其并非如一般论者所说全部是针对“左翼文学”的 ,其实它对国民党当局维护的封建文学及封建复古派同样也有指斥。当然 ,其主要矛头指向了“左翼文学”则是无疑的。以往对“发刊词”认识的偏颇 ,一方面是因为《〈新月〉发刊词》正好出现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再度倡导之时 ,而“新月派”即“新月社”,其主要成员又有胡适、梁实秋等人 ,其政治态度、文艺思想与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8.
论道教对唐代传奇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于东汉后期。它是在我国古代文化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虽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它诞生以后,成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很强的辐射作用,反过来给予许多文化领域深刻的影响。宗教与文学的关系更是密切,中自古代文学中道教文化的印痕随处可见。诗歌有表现漫游仙境、神交列仙的“游仙诗”,戏曲有描写得道成仙、度化飞升的“神仙道化剧”,  相似文献   

9.
骑士的典雅爱情是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产生于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种爱情模式。中世纪复杂深远的各种社会心理都汇集于这种爱情。骑士对意中人仰慕、钟爱、服从的态度源于整个社会对女性狂热的崇拜心理;骑士阶层对荣誉的高度重视决定爱情只能被纳入荣誉的范围之内;对封建禁欲思想的斗争心理集中透射出骑士爱情的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论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市民性特质倪世光11世纪,产生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抒情诗,通常被认为是纯粹封建贵族性质的“骑士文学”。其主要依据是:此种诗歌受到一些贵族的庇护并经常在他们宫廷中吟诵;有些贵族是这类抒情诗的作者;作品中的主人公大都为骑士和贵夫人。...  相似文献   

11.
骑士阶层的出现是欧洲政治、经济、宗教共同作用的产物。随之出现的骑士文学给人们展现了骑士的美德:作为武士,他们忠诚;作为信徒,他们谦恭;作为男人,他们殷勤;作为强者,他们具有同情心。骑士是正义和力量的化身,荣耀和浪漫的象征,骑士制度则成为西方的伦理标准,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文化。为了探究骑士文化对当今电影的影响,本文采用查阅相关文献和结合电影内容的方法得出骑士文学与007系列电影的联系。结果表明,前者对后者的内容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些外国文学史家和评论家对欧洲中世纪文学的评价大体消极,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那就是在"亚瑟王圆桌骑士"传奇中所体现出来的在宗教思想笼罩下的个体人本意识的意义和价值:它是文化思想乃至整个意识形态渐变历程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中世纪的欧洲正值新旧嬗变的时期,处于久远的英雄史诗与近代小说之间的骑士文学从文体演变的角度来说则是从史诗向小说的过渡,宗教、典雅爱情思想直接影响了骑士文学.散文传奇对韵文传奇的替代又有其重要的叙述结构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辉煌灿烂的俄罗斯文学长河中,翻译文学占有重要地位。严格来讲,俄罗斯文学起源于翻译文学。基督教传入罗斯之前,罗斯并没有自己的文学。为了巩固和扩大基督教的影响,基辅罗斯从保加利亚和拜占庭等国翻译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以宗教文学为主,但世俗文学作品也受到了宗教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翻译文学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俄罗斯文学体系的形成,还巩固了基督教的地位,稳定了统治,促进了罗斯的封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骑士归来     
随着《哈利·波特5》的热销,巫师们又浩浩荡荡地卷土重来,似乎尘头起处较之当年“魔法石”的锋芒初露,以及“密室”、“囚徒”、“火杯”等的风云再起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哈利·波特的神话已经变成了《哈利·波特》的神话。在封建社会,西欧的骑士,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武侠,应运而生的两种文学形式,武侠小说和骑士小说也都曾脍炙人口。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骑士小说随着骑士阶层的土崩瓦解而不复存在,而武侠小说则不同,作家们对古代的武侠文学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加入了新的元素,使武侠小说依然生机勃勃。人人都做过行侠仗义的英雄梦,人人都有过…  相似文献   

16.
茅盾的新浪漫主义,是在批判封建文学观念后提出的建设新文学的主张,它不但体现了文学观念的变化,也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生活发展对文学所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亚瑟王之死》是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典范。学术界对该部作品的解读大多着力于其强烈的世俗性或世俗性与宗教性并存。仔细阅读文本后发现,作者实质上是用基督教道德观对骑士的世俗性追求进行了否定和批判,肯定和宣扬宗教才是作品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一、王充认识论产生的时代特点王充是我国东汉时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王充生活的时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及其恶性发展的谶纬迷信,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神学目的论“把宇宙间的一切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地创造的,它用“天人感应”论和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论,来论证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即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秩序。“谶”是诡称天命、神意的宗教预言,“纬”是对“经”而言,是假托神意、用宗教迷信观点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把儒学神圣化。各经有纬,称为“纬书”。“谶纬”实际上是按照统治者的需要编造出来的,是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尘衣: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出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文学评论家称其为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堂吉诃德》涉及理想与现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或许愿意从更多的角度来解读这部世界名著.所以,“悦读”《堂吉诃德》的时候,不妨带上这样一些问题: 堂吉诃德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是“疯子”还是理想主义者? 作品反映的是塞万提斯不喜欢、讽刺骑士小说,还是对骑士小说的别样怀想?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西欧骑士文学中的典雅爱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骑士学中的典雅爱情是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奇特的人景观。一方面中世纪基督教禁欲主义一统天下,封建等级制度壁垒森严,另一方面表现社会地位相对低下的骑士与出身高贵的贵妇人的爱情学又大放异彩;一方面典雅爱情是封建领主附庸的骑士与贵族有夫之妇之间进行的一种婚恋情,另一方面这种爱情又是一种不以肉体占有和缔结婚姻为目的的纯粹的精神之爱。骑士学中的典雅爱情反映出占据道德中心地位的特权阶层的不道德性,透露出包含历史进步信息的资产阶级的思想萌芽。恋爱双方巨大的反差以及对女性的膜拜,不仅赋予典雅爱情以宗教的意味,浸透着西方人的冒险精神,也是人们的道德与情感走向完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