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然而这些年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被人为扭曲了。学生不再是写作的主体,而是被异化  相似文献   

2.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3.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社会,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4.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自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  相似文献   

5.
鲁成飞 《课外阅读》2011,(9):315-315
“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自应是自主性写作。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习作中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教育家叶圣陶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化为语言文字,学生的写作活动应该是自主性写作。那么,怎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  相似文献   

7.
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用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语言文字,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活动。"体验式作文"是指学生的作文应展示个体生命的原生态,即没有任何扭曲和约束,也无须任何遮掩和伪装的书面语言来表现自我精神,怎么体验就怎么写,体验到什么就写什么,做到实事实写,实话实说,实情实抒。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万绿丛中一点红",写作教学中的一点"红"是什么呢?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使我体会到这一点"红"就是快乐习作。快乐习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感受所得诉诸语言文字形式。写作是"自鸣天籁",是个人情感的心灵外化。学生既然是写作的主体,写作教学就应以学生为本位,学生的写作活动应是愉悦的。然而近些年来,习作教学出现了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9.
张林声 《文教资料》2006,(32):151-15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习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行诸文字。这样为学生开辟了一个表现自我的舞台,  相似文献   

10.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笔墨去表现周围的世界。它要求教师开放思想,减少写作束缚,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反对要求过于具体琐碎,评价过于片面苛刻。  相似文献   

11.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转化为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位的新思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怎样才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写作呢?我认为在写作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要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用自己的心灵去写作,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流个不停。"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形诸于语言文字。一句话,写作是个人情感、灵性的外化。  相似文献   

14.
所谓自主写作,就是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笔墨去表现周围的世界。它要求教师开放思想,减少写作束缚,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反对要求过于具体琐碎,评价过于片面苛刻。一、厚实文化功底,打好自主写作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要练就作文的功夫,“功夫在文外”。平时要注意厚实学生的文化功底,让学生开阔眼界,不断积累语言和素材,提高文化内涵。首先,引导学生多看有益的书籍。利用早自习让学生背诵唐诗宋词、名言佳句、美文佳作;课余时间…  相似文献   

15.
"鼓励写作的个性化,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培养创新精神,放开种种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这些观点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的要求.而童话作文,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灵感去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以自己的思想、情感去体验生活.它能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最具有编写童话的潜质.据以上认识,我在低年段中提出并实践了"放飞童心,铸造个性"的童话作文教学,具体实施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作文来源于生活,表达生活,高于生活。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行诸语言文字。这样.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就能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学生的作文之花才会绽放得愈加美丽、芬芳。  相似文献   

17.
戴玉怡 《教师》2010,(14):78-7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个性化作文教学的重点是教学生做真实的人,写真实的话。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心情的瞬息变化;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的外部世界,从中寻找说话作文的源泉。要淡化形式,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享受表达的自由,用自己的心灵去写作,才能真正达到学作文、学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创新"已成为最流行的词语,各行各业都要求创新,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在语文学科中,创新也十分必要,尤其是作文,更是对创新有迫切的需求."创新作文"的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心感受世界,不受拘束地进行文学创作,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写出自己的心声,从而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我现在就作文的创新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19.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正式写作的门槛.虽然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写作的相关知识,可是三年级作文的要求又比从前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写出的作文也常常枯燥无味,内容空洞.《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起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和想象作文."这就需要教师着眼于语文教学的整体来思考,从写作兴趣、写作素材、语言积累等方面进行引导,树立学生信心,利用仿写、修改等手段打好写作基础,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20.
要改革传统作文教学封闭的、静止的教学程式"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实施开放式作文教学的策略,就要着眼于"命题、指导、写作、评价"四方面的开放。一、命题开放命题是写作的指挥棒,只有命题的开放,才有写作的开放。命题的开放是内容的开放。开放写作内容,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大自然中去寻找自己熟悉的、想表达的素材,从自己的体验、感受出发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才是真正地"我手写我心",才是富有个性和活力的作文。开放写作内容,也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作文,孩子的想像力是最丰富的,所以想像作文的内容是最开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