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集邮文献是集邮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说一枚枚封片是一种动态意义上的集邮,那么作为“记录者”的集邮文献则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集邮,集邮文献在各种场合为集邮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集邮活动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细读《2005全国文献集邮论坛获奖论文集》,感到这个“论坛”、这本《论文集》不啻是一场“及时雨”,中华全国集邮联牵头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集邮文献与集邮活动宛如“孪生兄弟”,在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陈志川说:“现在国内第一流的邮票研究家,那一位不是从先研读邮学书籍而来。”其实,广大的集邮爱好者又何尝不是读了集邮书刊才认识集邮、热爱集邮和走上集邮研究之路的呢?而“文献集邮”作为新兴的一种集邮方式与类别,在方兴未艾的起步阶段,及时以一个全国性“论坛”,让大家认真、深入地议一议,给“文献集邮”一个科学的定义和定位;对“文献集邮”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行实质性探讨;确保这项集邮文化活动健康、有序、深入开展,的确是非常及时、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集邮文献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类别——集邮人物研究。钟笑炉说:“言事物之变迁沿革者,谓之历史。”任何一部集邮史,都是记录集邮活动变迁沿革的主体——集邮人物的史述与评价。集邮人物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重要集邮活动的报道与忆述、集邮人士的自传或史传、集邮者的个人集邮文集、集邮典籍中的“集邮人物”生平简介,以及对集邮人物的纪念性文章和对“集邮人物研究”的研究论文等。  相似文献   

4.
一、文献集邮,是个全新的概念文献集邮与集邮文献,不是随意的名词颠倒,不是文字游戏。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集邮文献是“物质”,是集邮知识的物质载体;文献集邮是“活动”,是一种集邮活动。两者互相依存,互为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集邮展览是当代集邮活动中最主要的展示形式,是普及、交流、提高集邮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当前,专题集邮是集邮展览中最主要的类别之一,它已经成为我国和全世界非常受欢迎的集邮类别,参与人数较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图1为2013年澳大利亚世界邮展首日封)。专题集邮是按邮票图案、文字和发行目的来收集、整理和研究邮票以及相关邮品的一种集邮方式,专题展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献是指“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辞海》),集邮文献是文献类别中的一类,就是专门记录有关集邮知识及集邮活动信息的文献。集邮文献类型很多,最  相似文献   

7.
网络帖子是集邮文献的一种新型的表现形式,以这种形式出现的网络集邮文献是集邮文献的一个新的类别,它尚未为广大集邮爱好者所熟悉。本文就网络集邮文献的产生,它的性质内涵,它的发展过程,它的无可替代的优势以及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以期使它得到更广泛的关注,更有效的应用和更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集邮文献"与"文献集邮" "集邮文献"是伴随着集邮的兴起而产生的;"文献 集邮"则伴随"集邮文献"而产生。 "集邮文献"是邮展的一个类别。它是由个人或单 位编著的有关集邮的纸质图文印刷资料(如书、报、刊、 图册、报导等)和非纸质图文资料(如光盘、音像、录像 等)。  相似文献   

9.
章勇 《集邮博览》2008,(12):61-61
在我国,集邮文献作为集邮展览的一个类别参加各个级别的集邮展览已是常事,而文献集邮展览却是从2006年在江苏省高邮市举办的全国首届集邮文献及文献集邮展览开始的。那么,何谓文献集邮展览?文献集邮展览又与集邮文献展览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集邮图书就是集邮文献。但笔者通过学习FIP集邮文献评审规则和阅读相关权威文章,认为有些集邮图书不属于集邮文献,不宜当作集邮文献类别展品展出。如集邮杂文、集邮散文,尤其是所谓“闲情”类散文,都不能算集邮文献——尽管这类文章(集)曾出现在展厅里并获奖。林霏开的《林罪开集邮随笔三集》、郑启五的《集邮情感》等由集邮散文结集的图书就在“2001年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中分别获得铜奖。  相似文献   

11.
文献集邮是对集邮内容的拓展和集邮活动方式的创新,是集邮活动与书刊收藏活动结合的产物。文献集邮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推动集邮研究的深入和集邮文献创作的繁荣,也是集邮研究的新思路、新课题。2004  相似文献   

12.
1.自从1975年FIP马德里代表大会以来,邮政历史作为一个单独的类别已经被认可。从传统集邮组分离出了一个委员会并制订了一套规则,这套规则已变成了邮政历史的国际评审规则。从那时起,正式确认了4个集邮类别:传统集邮类、邮政历史类、专题集邮类及航空集邮类。在2004年的今天,甚至有了更多的类别、即邮政用品类、极限集邮类、航天集邮类、印花类、集邮文献类以及青少年集邮类。  相似文献   

13.
笔者涉足文献集邮的时间较短,对这项较高层次的集邮活动认识浮浅,在对集邮文献的研究和利用中遇到一些问题。因此想对文献集邮与集邮文献的收集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研究文献集邮,首先应弄清何为“集邮文献”。“文献”是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字资料,现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用电影来比喻,文献记录片是较完整的展现某一历史事件始末或某一人物生平的记录片,既有史料性又具有权威性。不是任何一部记录片都可称文献记录片的。而集邮文献,首先应对集邮者在研究工作中有指导  相似文献   

14.
香港的集邮图书以工具书为主,而工具书中又以目录为主。汇集资料依照某种方式编排,供查检用的图书为工具书,一般依类别、依笔划、依部首、依字母顺序进行编排。集邮工具书有:一、集邮辞典、集邮百科全书、集邮年鉴或图鉴、集邮手册;二、集邮书目;三、集邮文献  相似文献   

15.
2002年8月16日,文献集邮联谊会按例进行第七次活动。内容一是继续展示优秀集邮文献及个人藏品;二是由会员李国庆主讲“集邮文献的价格评估及如何选购集邮文献”,使与会会员受益匪浅。文献集邮联谊会还决定集体参加由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共同主办的“2003年度报刊宣传日”活动,配合《集邮博览》杂志社进行集邮咨询,交换邮报邮刊及发  相似文献   

16.
2003年3月21日,文献集邮联谊会北京小组按例活动。内容一是总结2002年文献集邮联谊会的成果;二是规划2003年联谊会的活动。提出文献集邮联谊会应当开展更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请进来或走出去。还特别强调要落实编写出版集邮图书的计划,以发挥集体优势。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2月26日,《中国集邮报》在第11版刊出了一组文章,谈集邮图书出版情况。其中有一篇文章标题为“文献集邮热是一种泡沫”。这组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广大集邮文献爱好者的反响。为此,文献集邮联谊会北京小组于2004年2月20日例会活动时,就这一提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拜读了施慧中先生的《试论文献集邮》(参见本刊2002年第8期)之后,也想说说我对“文献集邮”定义的一些看法,供同好参考。首先看《中国集邮大辞典》给“文献集邮”下的定义是“收集、研究与邮票、集邮、邮政史有关的文献资料的集邮类别。”同时,该《辞典》还对“集邮文献”做出了如下的注释:  相似文献   

19.
收集与集邮有关的各种文字资料。如报刊、书籍、论文等,被称为“文献集邮”好还是“集邮文献”好,集邮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使用上有时也相互替代。“文献集邮”(或者“集邮文献”)源于集邮,是从集邮活动派生出来的。现代邮政诞生于国外, 集邮活动也是由国外兴起的,因此伴随着集邮活动而产生的“文献集邮”(或“集邮文献”)也带有舶来品的味道。我们从国际邮展的评审规则对“文献类”展品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明显的外来词的特点。实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一年一度的上海集邮节,在广大邮迷的积极参与中精彩迭现。历经16年的发展,每年3月的上海集邮节已成长为长三角地区综合性集邮活动的著名品牌,是上海各界集邮组织和各项集邮类别的爱好者们交流成果、展示藏品的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