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国际化实践的主要形式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是要有一支具备较高专业素质和优秀外语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实现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利用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实施"走出去"与"请进来"的策略,通过构建教师可持续发展模式培养了一支迈向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其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对丰富和创新高校教师学术提高及培训方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娴  郭强 《教育探索》2023,(2):48-53
中外合作大学开展思政教育,有助于应对多元价值文化对学生思想的冲击,有助于构建适应国际化人才发展需求的思政育人体系。国家政策导向为中外合作大学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信息技术为中外合作大学开展思政教育创造了多元教学模式。对西交利物浦大学等五所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机制建设、师资队伍、活动开展和教材建设等六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在跨文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大学思政教育培养目标缺乏跨文化特性,应确立“红色”思政教育目标导向;思政教育延伸不足,应构建全方位多维课程育人体系;制度建设存在缺失,需进一步完善思政教育工作机制;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亟须提高思政师资的质量水平;教材针对性不强,应加强融合创新并改进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3.
宋晨雪 《科教导刊》2023,(13):90-92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推动高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也是助力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战略选择。随着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大力开展,教师队伍双语授课能力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已成为影响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突出问题。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在提升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方面多措并举,通过教师培训进修,努力拓展国际交流平台,不断创新机制体制等举措持续改善教师学术成长环境,为师资国际化提供制度保障。文章通过分析阿尔斯特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的有效探索和实践,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高校教师队伍国际化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在学生规模和办学模式上均有突破。随着中外合作办学进入提质增效、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如何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师资建设的核心内容。文章阐述了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外方教师服务管理机制、搭建中外教师互学共建平台、提升行政人员国际管理水平以及建立师资队伍激励管理体系四个方面探讨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英语语言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中为实现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中外合作专业英语语言教学中所面临的现状与问题,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学院、教师、学生三方面探究解决策略,以期有效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英语语言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开阔国际视野和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助推高职院校中外合作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中外合作办学是大学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和明显特征,外籍教师的引进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活跃了多元化的校园文化。但与此同时,文化差异等因素给外籍教师的管理带来了一些困惑。本文作者针对外籍教师管理中出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认为应该建立双重多元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加强跨文化培训和多元的校园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做好外籍教师的适应性管理。  相似文献   

7.
《柳州师专学报》2017,(4):12-14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在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英语阅读可以从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合理选择阅读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拓展渠道与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改善,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中外文化素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应从专业设置、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与国际化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9.
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优质资源是提高全球化视野下高职院校办学层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选择。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法律制度、构建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国际化高素质师资队伍等,是高职院校推进中外合作办学,促进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新工科国际化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国际化办学理念未能有效深入,多元利益主体缺乏协同发展机制,理论与实践脱节,工程英语能力薄弱,跨文化沟通能力欠缺,国际化师资队伍短缺。结合大连海洋大学与新西兰合作办学项目,开展“一体两翼”新工科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国际化人才综合能力培育,实现了多元协同发展,推动新工科改革与国际化改革融合,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