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20~40年代是中国艺术歌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20世纪20年代,中国艺术歌曲在学堂乐歌的基础上,幵始了在中国的起步阶段;到了30年代,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40年代,我国的艺术歌曲更具有时代特征,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创作手法上,都使我国艺术歌曲创作迎来了20世纪上半叶的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2.
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到普及化的扩展,美国的学生贷款事业亦步入快速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学生贷款开始步入正轨,20世纪70~80年代实施扩大化的学生贷款方案,20世纪90年代致力于提高还贷能力以降低贷款拖欠率,从而推动美国学生贷款体系的完善。究其成功经验,表现在多主体参与的运作机制,多措施激励银行放贷,多种路径降低贷款拖欠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历史发展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历史发展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孕育期(19世纪中期前)——学徒制阶段,萌芽期(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前)——工读主义与半工半读阶段,发展探索期(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末)——半工半读教育制度阶段,大力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阶段。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践类型可依据实践操作的特点,教育提供者和教育场所标准,以及年代发展、办学体制、培养过程等标准来划分。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全球透视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子政务发展的背景和意义1.1 信息技术在政府中的应用和发展过去五十年间,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主机和小型机(20世纪50—70年代)、微机加局域网(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和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三个阶段。信息技术在政府中应用的早期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即办公自动化和政府信息系统。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机加局域  相似文献   

5.
据考查,莎士比亚最初是作为一名诗人被介绍到中国的,但直到1926年,才由朱湘首次发表了其中文译诗.1949年前,莎诗中译活动经历了译潮初兴(20世纪20年代)、译潮迭起(20世纪30年代)、译潮回落(20世纪40年代)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编撰了本年表。年表是按照李龙先生提出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而分段的。尽管我们详尽地查阅了能够找到的第一手资料,更正了现有书籍、文献中的一些错误、纰漏,但限于资料的缺乏,仍然感到史实不够完整,有些重要的事件未能收录在案。本年表的发表旨在与全国电化教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中国教育技术史的研究,真实、全面地反映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我们根据历史资料编撰了本年表。年表是按照李龙先生提出的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末期)、奠基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而分段的。尽管我们详尽地查阅了能够找到的第一手资料,更正了现有书籍、文献中的一些错误、纰漏,但限于资料的缺乏,仍然感到史实不够完整,有些重要的事件未能收录在案。本年表的发表旨在与全国电化教育(教育…  相似文献   

8.
教育评价作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从19世纪20—30年代起发轫,由于其顺应了人们教育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因而获得了极为迅速的发展。其间经历了萌芽期(19世纪20—30年代)泰勒期(20世纪30—50年代)、发展期(50年代末—70年代中期)和成熟期(70年代中期至今)四个阶段。客观地考察这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20世纪英国历史教育发生了较大变革,从"大传统"走向了"新历史科",并通过国家课程的实施得以巩固与发展。具体变化过程为:20世纪前半期历史教育受"大传统"支配;50~60年代历史教育"处于危机中";70年代中期"新历史科"初步确立;80~90年代"新历史科"巩固与发展。英国历史教育的百年嬗变,可以为我国当前的历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上海教育》2015,(10):63
1.印刷术(15世纪30年代)2.电(19世纪末)3.盘尼西林(青霉素)(1928年)4.半导体电子设备(20世纪中叶)5.光学镜片(13世纪)6.纸(2世纪)7.内燃机(19世纪晚期)8.牛痘疫苗(1796年)9.互联网(20世纪60年代)10.蒸汽机(1712年)11.固氮作用(1918年)12.卫生系统(19世纪中叶)13.制冷技术(19世纪50年代)14.火药(10世纪)15.飞机(1903年)16.个人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17.指南针(12世纪)18.汽车(19世纪末)19.工业炼钢技术(19世纪50年代)20.口服避孕药(1960年)21.核裂变(1939年)22.绿色革命(20世纪中叶)23.六分仪(1757年)24.电话(1876年)25拼  相似文献   

11.
成人自我导向学习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国际成人教育研究的经典学说。从元研究的角度看,自我导向学习研究可分为三个不同哲学倾向的发展阶段:一是进步主义倾向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中期);二是人本主义倾向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三是建构主义倾向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这三个阶段在哲学取向、研究假设、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均对自我导向学习有着的不同研究认识与研究活动。探究自我导向学习研究的哲学脉络,为理解和把握其未来发展走势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冯东 《文教资料》2007,(28):60-61
文章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分析得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三个阶段。第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60、70年代)。第二,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以高等专科学校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第三,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发展阶段(70年代以后),以职业学院的出现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扫盲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成立60年来,在其指导下的世界扫盲教育经历了激情澎湃的扫盲主义运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末)、经济实用的功能主义扫盲(20世纪70年代初—90年代末)和理性务实的现实主义扫盲(21世纪初—现在)三个阶段,深刻展现了与时俱进的扫盲教育理念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4.
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的最大特色是其幽默艺术。这种幽默艺术,在其"幽默即真实"理念的指导下,体现为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带刺的幽默和20世纪50年代柔性的幽默,且与其语言的幽默密切相关。张天翼儿童文学作品的幽默艺术,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当前的幼儿教育,幼师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建构主义理论 在教育心理学中,曾有三种学习理论对教学和学习产生过较大影响,即早期的行为主义(Behaviorism)、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认知主义(Cognitivism)和90年代以来的建构主义(Constmctivism).建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是由心理学家皮亚杰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相似文献   

16.
职业学校经历了学历证书准入阶段(20世纪80年代)、引进“职业资格证书”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入到今天的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阶段(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在这一阶段中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在互动中发展、在互动中完善。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育人与用人密切联系起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需要相结合。由于职业学校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功能定位不同,历来存在着教学内容与  相似文献   

17.
最近,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了刘洪湖先生的新作《震撼世界的十年》(20世纪80年代)和《沧桑巨变的十年》(20世纪90年代),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8.
华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套话,主要体现为暴徒和效忠者。这两种套话的时间分别为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期,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90年代;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末,从80年代末至今。  相似文献   

19.
现代派文学 (包括诗歌 )实在不是什么太新鲜的玩意儿。从 20世纪初期开始到 20世纪 70、 80年代,欧美的现代主义经历了好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 21世纪了,欧美人把它看成了一段历史。就是从中国文学发展来看,现代派文学在 20世纪 30、 40年代就已经存在,我们从艾青、卞之琳、李金发、戴望舒、九叶等诗人的创作中不难发现这一点。到了 20世纪 60、 70年代,宝岛台湾也掀起了现代主义诗歌运动。   但现代派文学在中国又是一个新鲜的玩意儿,即便到了 21世纪的今天也还是如此,这是某种社会原因使然。 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当…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安特生提出了著名的仰韶文化西来假说。20世纪20年代,该说一度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20世纪30年代前夕,无论是安特生或国际汉学家对仰韶文化西来说的倡导、附和,还是来自中国学术界的质疑与批判,并不带有明显的偏见。由于该阶段仰韶文化的发掘尚具有很大的局限性,20世纪30年代前夕国际学术界对仰韶文化和仰韶文化西来说的讨论总体上未有什么突破。20世纪30年代以后,学术界在对安特生仰韶文化六期说的讨论过程中,仰韶文化西来说日渐失去考古学方面的证据支持。迄20世纪40年代,随着齐家文化得到确认,仰韶文化西来说在学术界的普遍质疑与批判声中,不攻自破。自20世纪20年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中外学术界对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的批判,从总体上看,属于学术范畴。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大陆学者对安特生仰韶文化西来说的批判,一度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论争几无学术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仰韶文化西来说方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被学术界再次提出,在新的学术背景下,其在学术史上的价值始逐渐被学术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