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占起 《垂钓》2004,(6):62-62
小时候鱼真多,和鱼有关的“渔事”也多一用鱼竿钓鱼、用推网推鱼、用拉网拉鱼、用袖子网截鱼……都是我们的玩法。记得每次乐滋滋地把鱼拎回家时,母亲就会说:“臭鱼烂虾,费饭的冤家。”在物质匮乏的年月。母亲关心的是粮食,而留在我记忆深处的是鱼香和渔趣。  相似文献   

2.
郭全刚 《钓鱼》2013,(9):62-63
上个世纪70年代,辽河水量丰富,鱼的种类很多,几乎是有水的地方就有鱼,笔者就是在那一时期学会钓鱼的。随着年龄增加,也逐渐学会了大人们的各种捕鱼方式:用柳条编制的席篓截泥鳅(用柳树条编制,类似酒壶一样,有倒刺,可防止进去的鱼逃脱);用杨树条编制的迷封截鱼(迷封从上往下看是猪腰型桶状,长约70~80厘米,宽50~60厘米左右,高100厘米以上,迷封要有一定的缝隙,以利于流水  相似文献   

3.
宿含雨 《钓鱼》2014,(21):16-17
不管大鱼小鱼,出于爱鱼、护鱼需要,竞技钓鱼不准飞鱼,也不准用手抓鱼,并规定死鱼不计成绩.然而抄网有大有小,有深有浅,网柄也长短不一,除了趁手和与臂力、臂长相适应外,网小鱼大、网浅鱼长,以及鱼见网即窜即潜,抄不住或抄住了又跃出网去,结果到手的鱼跑了.  相似文献   

4.
孙大鹏 《中国钓鱼》2004,(10):57-58
钓鱼迷喜欢忆旧,很多钓友常常在闲暇之余凑到一起侃鱼经、道钓技,讲着讲着便自然而然地回忆起以往那一幕幕既离奇古怪,又充满奇趣的钓鱼经历。有的甚至惊心动魄,叫你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5.
路安  陈建晖 《垂钓》2007,7(10):43-43
水库没有名牌鱼 小程刚跟远近闻名的钓鱼迷老王学会钓鱼后,便购置了全套高档钓鱼用具和钓鱼服,兴冲;中约老王一起来到水库钓鱼。可是直到傍晚时分,他也没有钓上来一条鱼,而旁边的老王却钓了很多鱼。小程纳闷地问老王:“你用的是普通的钓鱼竿、普通的鱼食,都能钓上来那么多鱼,而我用的是名牌鱼竿、名牌鱼食,穿的是名牌钓鱼服,却为什么钓不上来鱼呢?”老王笑着回答说:“因为这个水库里没有名牌鱼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马立波 《钓鱼》2007,(3S):21-21
我是一个钓鱼迷,说不上痴狂,也算执著。读书、看光碟、去学校学习、参加比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钓到鱼,钓好鱼。  相似文献   

7.
海娃  张勇 《垂钓》2001,(3):20-21
我不是夸大其词,不是危言耸听,只是道出了一个海钓迷的担忧:今天鱼钩上也许还有鱼,可明天的鱼钩上是否还会有鱼?  相似文献   

8.
蓝水 《垂钓》2006,6(2):15-16
在看到这里的时候,肯定会有一部分读者会表示反感:我连电脑还没用熟练呢,你们怎么却在杂志上占了这么好的版面给我们钓迷推出这样一期钓鱼网站盘点的策划呢?你给大家弄点对象鱼攻略、独家饵料的秘方介绍,让我们学点东西、钓点好鱼给该多好?  相似文献   

9.
消费者留言     
商家出新招鱼迷皆欢喜武汉远郊的涨渡 湖,是未受污染的好 钓场。但因离城很远,来去十分不便。 精明的钓具商人们发现了商机,纷纷开辟钓鱼班车,接送钓友垂钓。于是,钓具商店变成了钓友之家,钓迷们有空就聚在这里交流经验,谈收获,自然少不了照顾商家的生意。而渔具商们既抓住了客源,又扩大了知名度,可谓一举两得。(吴玉忠)谁来生产钓鱼灯 我们这里的钓鱼爱好者,夜间钓鱼普遍使用的是自行改制的用电瓶充电的钓鱼灯。这种灯光光线很强,副作用是惊鱼。如果在厂家能够生产出强、中、弱三种光的灯具,既可以作钓鱼用,也可以作为打猎…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钓鱼     
老海 《垂钓》2001,(9):70-70
“有水则有鱼,有水必钓鱼”,这似乎是海钓爱好者的一句名言。可是,不少老船员在新加坡锚地都没钓过鱼,初次下海那会儿,不少老钓迷也都告诉我,新加坡没鱼可钓。  相似文献   

11.
在平日垂钓中,因为线组制作不合理,有的钓友经常出现断线跑鱼,甚者连漂加线随鱼一去不回。对于初学者这种情况更是屡见不鲜。笔者钓龄二十余年,研习台钓法也有十余年,算是个资深的钓鱼迷。平时出钓,许多钓友请教线组的制作,但当时往往忙于垂钓,又因一时半会难讲清楚,所以也就不了了之。现在将我制作台钓线组较成熟的一种方法介绍给钓友们,或许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纪录台     
邻水 《中国钓鱼》2005,(12):58-58
深圳的大小河流都污染严重,全是黑水河臭水河,根本无鱼可钓。深圳所有水库里的水是深圳自来水的水源,因怕污染水源都禁止钓鱼,深圳钓迷只能去商业鱼塘钓鱼。这里的钓迷大都采用台钓法,使用的鱼饵则是商品饵料。  相似文献   

13.
在古城辽阳,一位年近花甲的女钓迷方芷,经常活跃在各个钓场。她身体健壮,精力旺盛,钓起鱼来,劲头十足,钓绩常常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4.
张永谦 《中国钓鱼》2005,(12):21-22
鲻鱼俗称白眼鱼,大约四年以前我们这里还是处在“望鲻兴叹”的时期。看着海上不时跃出水面的鲻鱼,钓迷们对于把它钓上来不知所措,认为鲻鱼是上层鱼,以滤食水中悬浮的腐殖泥和一些浮游生物为生。将网捕鲻鱼解剖,发现其胃里尽是些细细的泥土,鳃内也粘满了暗绿色的黏合物。是人们在矶钓梭鱼时偶然钓到鲻鱼而开始知晓鲻鱼也是可以以青沙蚕为饵钩钓上来的。  相似文献   

15.
吹鱼     
《垂钓》2001,(10):78-78
老刘是个钓鱼迷,尤其爱侃。他常说自己能从漂的动作上判断出鱼的公母和大小。  相似文献   

16.
无鱼可钓,是很多钓友普遍感到的烦恼。野生水域,由于环境的恶化,人为的滥捕滥捞,电、毒、网、炸,野生鱼的种类与数量已大幅减少,许多地方已鱼虾绝迹。钓迷们只能望水兴叹! 近闻,福建省顺昌县政府为了保护淡水鱼类资源,建立河段渔业增养殖保护区,以促进生态平衡,不禁为之叫好。顺昌县政府规定,在顺昌县境内的“黄坑口至贵岭电站”河段,  相似文献   

17.
初级垂钓者     
无意迷上了钓鱼,连续三四次出去垂钓,皆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光头”写在脸上,甚是气恼!6月8号,星期日,晴转多云,南京气温高达31度。我又跟在一位“超级鱼迷”后,再施钓竿,终于打破了我“零”获钓的记录。“超级鱼迷”是单位的一位垂钓大师,已有22年的钓龄,常常参加各种赛事,获奖频频。他对钓鱼有一种狂热,那黝黑的皮肤就是常年奔赴钓场的见证。“超级鱼迷”对南京方圆的几十里大小钓场了如指掌,大家因此戏称他为“探长”,谐音“炭长”,颇有意思。下午一点,“探长”的车子载着我们一行5人,驶出南京市区,开往江浦农村。半小时后,我们经过了…  相似文献   

18.
宁汀 《钓鱼》2003,(14)
渔具店叶老板,本来就是一位钓鱼高手,今年刚开了店,但三天两头仍要去钓鱼。周四这一天,又找到一个论竿收费的好地方,钓了不少鱼回来。不仅抛竿钓获了2尾鳗鱼、10多尾大黄颡,手竿还钓获约5千克的鲫鱼、翘嘴鱼白。引得钓迷们恨不得晚上就去。一时间,渔具店串钩生意好极了。第二天起,市场上的龙虾几乎都被钓迷们买光,剥开作钓鳗鱼和黄颡的钓饵。周六这天,我和老同志陈其连也准备了几支抛竿,带上悬坠钓竿,买了1.5千克龙虾,也加入到这支垂钓队伍中。地点是徐家浦一养殖河道,距市中心约36公里。驱车赶到,时间将近8点。江面较宽,水很混。钓鱼的最佳…  相似文献   

19.
林志强 《垂钓》2002,2(7):50-50
红鼓鱼是近年来网箱养殖的新品种,它凶猛、贪食、体形健硕,大者长有一米,重达数十斤,上钩后蛮劲大,富有挑战性,深受海钓迷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地方税务局大东分局有几位钓鱼迷。诸如手竿大王老高,无论在池塘、水库、湖泊钓鱼习惯用手竿,玩得"特溜";海竿高手老温是指哪打哪;打窝送线高手老崔送的线肯定上鱼;自制饵料能手老朱带的饵料每次都被抢用一空。这些钓迷们虽然平时少言寡语,可是凑到一块聊钓鱼,却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