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余小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4(10):25-28
耶稣会基督教人文主义教育的特点是神学和科学的结合 ,它使利玛窦成为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和理性主义思想、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的传教士。利玛窦的基督教人文主义思想 ,集中地体现在他对异族文化的充分尊重和超越宗教神学领域的宽阔的文化视野———理解、尊重和赞美中华文明的“中国观”。 相似文献
2.
3.
杜威对天性教育作了深刻的论述,形成了系统化的具有"生长论"特色的天性教育思想,涉及天性教育的内涵、天性教育的目的和天性教育的路径(确立以研究与应用儿童心理学为前提的教学指导思想;彰显课程和教材的经验性、心理化与趣味性;建构不断生长儿童的本能、改造儿童的经验的教学过程;确定以活动化和环境化为核心要求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他的天性教育思想既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天性教育思想,又超越了后者,对后世天性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富有真理性的遗产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思想中的人与自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通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所面临且必须予以解决的最基本的基础性问题。基督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既存在着人与自然相互分离的二元论,也存在着以上帝为纽带的平等论,还存在着人替上帝管理自然的托管理论。它们都试图为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提供某种超越人类利益和价值根据的形上理由.曾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人对大自然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倾向。为现代人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伦理情谊关系提供某种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一莹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5)
余华于《许三观卖血记》中所展现的生命意识与生存哲学吸收借鉴了诸多基督教人道主义思想,并在自身的文化语境中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从而使二者达成余华式的汇通。本文分述了《许三观卖血记》中重要意象及观念中的基督教情怀(血、爱、饶恕),并由此推演剖析作家余华的基督教人道主义情怀。余华在许三观身上赋予了类似耶稣基督的牺牲精神和救赎方式——担当和直面苦难、以爱和饶恕坚韧生存,向读者昭示出在人世之厄中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6.
7.
8.
薄建娜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0-32
作为民主革命家和进化论者,孙中山之所以毕生信奉基督教,主要基于青年时期教会学校的熏陶,以及基督教救世思想、道德劝诫与资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的某种一致性。孙中山毕生信奉基督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9.
李淑娟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4):93-94
在世界宗教体系中,有些宗教主张出世,而基教教与这些宗教则有很大不同。基督教思想中有许多入世思想。这在耶稣由天国来到人间拯救人类,基督教的教义、宗教仪式、宗教事务、宗教经典、对女性和婚姻的态度、提倡创造物质财富等方面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0.
王军雷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1):186-187
伊拉斯谟(1466——15360)是欧洲最重要的人文主义者,被誉为“北方人文主义之父”。他那伟大的人文主义思想给当时的人文主义者以很大的启发。不仅对宗教改革运动而且对天主教改革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林祖浮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1(3):82-86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内容的儒学与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有很多相似点和根本对立的地方。二家都坚持性善论为主流,儒家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人本主义强调人的自我价值,儒家培养大一统的君子道德人格,人本主义培养个性化的人格,儒家主张由教师给学生决定课程内容,人本主义主张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儒家认为师生如君臣,人本主义坚持师生完全平等。 相似文献
12.
对于同一法律问题,不同学者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不同的阐述,可谓是见仁见智。笔者认为,人们之所以热衷于在死刑存废问题上展开激烈的争论,究其本源还是因为对“刑罚的人性基础”存在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4.
凌兴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6):122-131
来自教会内部与外部的师资需求压力是导致清末民初在华基督教师范教育产生与发展的直接原因,培养信教的中国教师以实现教会教育“更彻底的中国化,更有效的教育化,更切实的基督化”乃至在中国长久存在下去的目标则是基督教师范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重视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强调教学实践、教育研究与学用结合,重视中学、西学与宗教教育,是基督教师范教育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5.
人性理论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它构成伦理道德的理论起点.本文从儒家与基督教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界定出发,力图从中西伦理中心、道德教育依据、道德教育本质三个角度分析两种人性理论于伦理道德领域的不同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Xiaoming Sheng 《British Journal of Religious Education》2019,41(2):218-231
The literature focusing on Christian home schooling has been entirely ignored in the educational context of China, because practising home schooling is illegal and such families have strong religious beliefs. In particular, in China, studies grounded i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deal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ristian home schooling are negligible.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generated by an analysis of qualitative data: they provided in-depth information about the motivation of those who practice Christian home schooling, types of existing Christian home school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and outcomes. It was found that Christian beliefs and values philosophically support Chinese Christian famil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ir practice of home schooling. 相似文献
17.
蒋毅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110-111
随着各种先进教育理论的产生,我国的教育事业近年来迈上一个新台阶,但近年来一系列校园事件的发生也使我们看到教育领域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负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由此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以其独有的特点对教育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王本朝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5):88-92
曹禺的早期思想和戏剧创作具有鲜明的基督教思想资源,基督教既影响了他对社会和人性世界的复杂体认,拥有“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又渗透在他的戏剧结构、戏剧思维和表现方式上,成为曹禺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的精神结构。《雷雨》的“罪恶与拯救”、《原野》及《北京人》的“神秘”都显示了作者的宗教性眼光。 相似文献
19.
田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3(5):173-176
公元3世纪,基督教修道制度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对其起源的探究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其思想来源、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对修道制度兴起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作为修道制度的滥觞之地,埃及本土所起的作用也是文章重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