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互联网 +时代,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人才培养方向需要与市场发展方向一致。市场对人才需求发生转变,高校的教育教学策略需要转变。高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为现代企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高校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为现代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本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互联网 ...  相似文献   

2.
服装工艺课是高校服装专业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要把学生培养成企业需要的实用技技术人才,不仅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教学时间,还要合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闻进行参观、实践。  相似文献   

3.
高校培养人才,企业使用人才,两者之间均以人为连接点,应该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从目前的情况看,绝大多数高校和企业还把这条供应链看作仅仅是由高校到企业的单向流动,各个环节互相脱离,没有把供应链作为一个可逆的、互动的、交叉的一个整体来看待.作为这个供应链上最重要的两端,高校和企业需要加强合作,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重点院校加快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形势下,地方高校把人才和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有着现实的可行性。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充分发挥区位、学科、人才、设备等优势,采用“一校为主,多方合作”模式,以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由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的运行机制,开展大学科技园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以提高学校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合作培训教学方法,这个方法对深化教育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通过合作,得到了企业的支持,为学校提供了财力、实习场地以及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企业通过合作,获得了需要的技术和人才,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驱动力,从而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双赢。校企合作对高校和企业创名牌、求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实践型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主要基地,其人才培养的症结在于高校与社会(企业)的隔离、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技术与法律、管理的脱节。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实践型知识产权人才是现实所亟需,应借鉴J.M与MBA模式,强化多学科交叉培养,开设知识产权学位课程;强化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融合,注重在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加强和企业的联合培养。  相似文献   

7.
国际化人才是推进与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校企合作培养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基本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广阔的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不仅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还能促进我国地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在"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国际化人才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探索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需要企业、高校、政府等多方的广泛参与。高校应与企业联合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并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企业应建立海外培训中心,推进海外本地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政府应制定校企合作激励政策,促进企业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8.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复合型企业技术人才的需要,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基本保证,继续教育依托于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可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为企业开展继续教育,以推动企业发展.文章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分析了对继续教育的认识,论述了石油高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石油高校继续教育办学思想,这对于提高企业人才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职工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职工高校特色的认识日渐明确。笔者认为,特色,首先表现在培养目标上。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不仅需要经营决策和研究开发层次的人才,更大量地需要应用现代技术于实践、实施科学管理于生产的企业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而后者正是职工高校的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与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学校解决实验、实训资源,场所不足,学生就业困难,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需要;是企业获得优秀技术人才,零距离顶岗就业员工,解决科研问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世纪。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谁最富于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谁就能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随之也将拥有科技、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支配权。面对时代挑战,大学应以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己任,而大学素质教育也应以铸造学子创新精神和创新智慧为真谛。回顾民族创造力滑坡的教训,应认真反思大学的理念,努力营造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成长的优越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技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功能显得日益突出。山西高等教育必须与山西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以搞好学科建设为根基,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注重知识和科技创新,根据社会的需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为山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人才。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社会基础教育提出了挑战.现代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逐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适应这种挑战,中学物理教育必须进行改革,这种改革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为参照,改变传统的传授知识型教育为能力型教育.  相似文献   

14.
论高师环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培养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时,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意识、环境知识物环保能力已成为合格人才的重要素养之一。以培养中学教师为已任的师范院校更应该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意识,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并结合学校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实际,不断探索、总结环境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正在打破大学传统教学模式及相应体制的多重壁垒,为大学改革开辟出阻力最小之路径;对大学教学的理解,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的狭隘眼界,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大视野中把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内在联系,将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建立在"推动学习方式变革"这一大学创新发展的难点和攻坚战上。研究和驾驭高等教育信息化,必须将对当代信息技术与大学变革发展的前瞻性把握这两个方面内在地统一起来,这是21世纪从事大学教育创新研究与决策管理的专业人才所必须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时代眼界。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需要既懂得专业技能又懂得英语知识的国际化人才。高职院校正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从事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情况有待进一步改进,必须将英语教学和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加强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这样才能肩负起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技能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能力的目标,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进行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是广大师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国强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3):152-154,177
现代化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他们不但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而且要具备现代思想观念、道德水准、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因此,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校,要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就必须端正办学指导思想:现代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二者不得偏废。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不仅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以创新素质为核心的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以培养技能型劳动者为目的 ,因此成人高校必须加强综合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大学应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高素质创造型人才。作者认为,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植根于素质教育和创造教育的土壤之中,既要重视素质教育,又要体现创造教育,两者各有其功用。大学教学改革实践中要着力体现现代教育的这两种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