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村落公共空间是村民交往的重要场所,凝结着村民的共同记忆,其空间布局及物质构成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文化角度,从“点、线、面”三种物质形态分类要素去解析皇都侗文化村公共空间特征,探究物质空间表征背后的社会文化逻辑,研究结果表明:(1)公共空间向心性特征显著,鼓楼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占据着侗寨空间及侗族文化的中心位置;(2)侗族村寨小众公共空间活力弱,小众公共空间从属于大众公共空间;(3)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侗族村寨公共空间有了明显的世俗化趋势;(4)文化内涵是影响侗族村寨公共空间活力的重要因素,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传统公共空间依然深受村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以皇都侗族文化村为研究对象,从行动者网络视角探讨景观破碎化的过程与机制。研究表明:(1)传统村落景观破碎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景观破碎化、民俗文化景观破碎化、外围景观破碎化与整体景观破碎化等。(2)在传统村落的不同发展阶段,各行动者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景观破碎化现象;基于皇都侗族文化村旅游开发的重要时间节点及景观变化的阶段数据将其景观破碎化过程划分为初步破碎化、加速破碎化与整体破碎化三个阶段。(3)政府、资本与村民是皇都侗族文化村行动者网络中的核心要素,其景观破碎化表现在:一是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话语权减弱、作为关键行动者发挥核心力量的后劲不足,导致行动者网络中后期出现较大异议;二是资本抢占主导权后逐利本质彰显,与其他行动者出现利益分歧;三是村民与旅游资本等行动者在旅游发展中后期产生利益冲突,导致行动者网络的稳定性减弱。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湘西湘南地区20个传统村落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破碎度指标对传统村落的建筑景观破碎化进行测度,并分析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在20个传统村落中,湘西湘南地区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分布相对集中,现代建筑多散落在核心建筑区的边缘,呈不规则分布,发散性较大;(2)20个传统村落中,建筑景观破碎化最严重的三个传统村落依次是翁高村、吉郎村和楼田村,最轻微的三个传统村落依次为寿州村、坳上村和石堰坪村。(3)湘西湘南地区20个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总体上中等偏高,且各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程度差异明显,破碎度等级为Ⅲ级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4)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影响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程度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城镇化的推进是影响湘南地区建筑景观破碎化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由于空间共域、景观共创、社会关系共情等特性,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给当地农户生产方式、收入来源、生活水平带来强烈干扰。为此,基于乡村振兴总要求构建旅游型传统村落农户生计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剖析主要影响因素后探寻背后过程机理。结论如下:(1)各生计类型中务农主导型脆弱性最高,务工主导型脆弱性最低,可见旅游开发并非都能迅速改善农户生计;(2)样本村中老洞和高椅农户生计脆弱性高,惹巴拉和皇都侗农户生计脆弱性低,出现差异的原因在于是否深度挖掘、保护传统文化,能否有效调动农户参与旅游经营;(3)价值认知、故土情怀、市场环境、地域文化等不同生计环境催生出具有地域差异的旅游模式,导致各村生计脆弱性不一的同时又反作用于生计环境,表现出明显的弹性与互动。最后通过旅游型传统村落农户生计影响过程机理透视,以期为改善村落生产生活环境、加强传统文化资源挖掘、促进村民共享旅游成果、提升农户生计水平、助力村落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复杂系统自组织理论给传统村落形态更新提供了一种深层次的研究视角。文章引入"基核"的作用机制,探讨"空间基核"的概念、特征和应用,并以福建省琴江村落形态更新为例,探索传统村落形态更新的适宜之路。  相似文献   

6.
保护传统村落,形成独特、魅力的景观,呼应全社会遗产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主流话语,是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云南的时代要求。文章以云南省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502个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百度地图的API功能和Arc GIS10.2空间分析工具,对云南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少数民族分布、城镇化发展水平、道路交通发展、申报材料准备与评选标准细则等是形成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能够为云南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7.
借助景观基因理念,对通道坪坦河流域主要侗族聚落景观进行研究,通过聚落空间布局形态、标志性建筑物、主体公共建筑、民居建筑以及其他景观要素等识别性要素对侗族聚落景观基因特征进行了识别与数字采集研究,侗族聚落的空间形态以中心空间为主要识别特征,标志性建筑物主要是鼓楼,主体公共建筑则包括风雨桥、寨门、戏台、萨坛等。这些景观基因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共性与稳定性,同时受到聚落自身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景观基因也表现出差异性。传统聚落主要景观基因的提取,对于分析坪坦河流域侗族聚落景观的文化特征,识别与提取具有代表性的关键景观基因,进一步实现对传统聚落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中国传统民族精神和中国智慧。现有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形态研究,尚未从整体视角系统分析文化景观基因信息链的空间形态特征。本文以张谷英村为例,结合文化景观基因信息链,运用形态特征基本分析模式探究信息链的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空间组织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张谷英村文化景观基因信息链空间形态特征的基本类型有等级型、文脉型和风水型。等级型的民居信息链依宗族礼制的秩序演化,呈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的“丰”字形;文脉型的耕读信息链以耕读文化为脉络隐性发育,呈线性模糊、散点分布的串珠形;风水型的龙形风水信息链是在山水环境和风水文化的共同作用下,呈虚实相间、巨龙戏珠的树枝形。(2)三类信息链都彰显了联通性、有序性、向心性和韵律性的空间组织规律。(3)信息链的发育和形成主要受自然山水、宗族血缘、儒家礼制和风水思想四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选取湘南地区9个典型的传统村落,运用分形理论和空间句法从传统村落的区域特征、边界形态及道路结构三个层面,构建了多层次、综合性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量化体系,分析了湘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湘南地区传统村落整体空间形态具有典型的分形特征。村落大多沿道路、河流分布,最终呈现带状边界形态。(2)村落空间整合度都处于较低的范围,道路结构可达性与可理解度不高。各村落整合度较高的部分主要分布在靠近河流水系以及干道区域。(3)村落内部道路呈网络状且布局齐整的村落与其他村落相比,可达性较好。(4)湘南地区形成特色的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呈现出村落空间形态的共性与个性特征,主要受到山水环境、宗族血缘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村落发展造成冲击,传统村落正面临着修复秩序和植入功能的矛盾。本研究探索了传统村落更新中存在的难点:更新工作繁多复杂、传统风貌参差不齐、相关主体诉求迥异等。在问题导向下引入有机更新理论构建了有机更新技术框架,包括搭建有机更新综合体、在空间基因与景观基因理论指导下精准更新以及实施串联式阶段更新。以常宁市中田村为例探索了首阶段先更新街巷空间的有机更新模式,运用多种学科工具对中田村街巷空间展开精准判定、精准修复和精准施策的有机更新工作,为后续更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徽州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景观基因"理念,可通过标志性建筑、民居特征、布局形态、主体性公共建筑、聚落装饰、参考性环境因子等六个识别性要素对徽州传统聚落景观特征进行识别,进而构建徽州民居景观基因要素识别系统。牌坊、宗祠、水口园林是构成徽州区域传统聚落景观的主体基因,功能地位最突出;马头墙、天井可作为其附着基因和徽派民居景观的主体基因,较前者功能地位居次;它们共同构成了徽州传统聚落景观的内在特质及其外在特征的形成机理,是徽州文化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9,(1):21-28
以101个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赣闽粤边际地区(赣州、梅州、龙岩三市33县)为研究区域,使用ArcGIS10.2中的空间分析法,分析了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特征,梳理了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客家传统村落数量多、密度大,呈现南多北少空间分异特征;二、客家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西北坡和西南坡;三、客家传统村落多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中等偏下的县;四、总体而言,建县时间越早客家传统村落分布数量越多;五、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受自然、社会、历史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原有的村落空间布局及功能已无法满足现代生产生活的需要,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空间已成为当下乡村规划建设的关键。结合地理条件和地域文化,分析豫南大别山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整体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坚持规划先行、维护传统风貌、创新建筑形象、完善街巷空间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于2013年8月被列入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以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调查与分析村落历史文化资源,总结八一村“布袋状”村落形态、“金线提葫芦”传统轴线等空间格局特色,并针对村落现存问题,提出划定保护范围、控制视域视廊、整治村落水系、塑造景观节点、注入现代元素等五种主要保护方法,以实现对八一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代雕塑与园林景观的结合以两种新的形式出现,即雕塑景观化与景观雕塑化。雕塑景观化是指雕塑的尺寸扩大化、形态抽象化、色彩丰富化、功能多样化。而以景观场地为创作主体,模糊雕塑与景观之间的界限则是景观雕塑化的具体表现。雕塑景观化实质上是二者在空间、创作手法上的融合,而景观雕塑化则是二者在空间氛围营造、精神诉求上相契的外化。雕塑与园林景观的深层次融合使景观设计师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创作角度,对提升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强化其人文内涵和主题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旅融合导向注入传统村落建设,旨在承续村落历史人文生态,实现文旅产业互勉互利格局,为乡村可持续发展议题提供先行示范。从文旅融合内在逻辑出发,以广州市六个典型传统村落为观察对象,通过解释性序列混合研究方法,挖掘语言景观的时间元素特质,探究其如何参与和观照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内涵建构与价值实现。研究发现:1)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蕴涵历史、怀旧和当代文化时间元素三种类型,其中怀旧文化时间元素的呈现方式多元复杂;2)三者在同一空间建构出四种内涵样式,即文化承续、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与文化变迁;3)文旅收入和消费者文旅体验对应着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实现,不同时间元素在景观中的重新组合使得此类文旅体验契入消费者的身份转换和心理空间;4)传统村落文旅语言景观的价值实现,有赖于地方政府的价值预期、细致规划和建设驱动,以及语言景观在场域中所显现的时间元素搭建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将惯用于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研究加以创新,以赣南3类28种非物质传统民俗为研究对象,基于景观基因理论从地点时间、形式主题和文化精神特征出发,识别出发生基因、表象基因和元素基因,并提取形式、文化和意义基因.通过建立详细的识别和提取步骤,对赣南非物质传统民俗文化进行分类组合,分析其多元性的异同特征和内在联系机理,提取出赣南非物质传统民俗文化的主体基因、共性基因和个性基因.并归纳出以"积极向上的传统人文精神"为核心的联系机理,为非物质传统民俗文化景观基因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京津冀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历史演进机理分析,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资源开发协同、古村落景观维护与原生价值重塑和传统风貌要素激活与资源转化并重等层面提出京津冀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的创新思路,并从思想观念、制度保障、技术支撑和实践操作提出发展策略,为京津冀三地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协同推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侗族村落布局经由"确立神圣中心"、"界定居住边界"、"明确布局层次"的过程,体现了由小到大、由内往外的变化次序。在居住格局方面,侗族村民遵循的原则是:藏风聚气、祈福纳吉;聚族而居、喜聚憎散;依山傍水、负阴抱阳;方便耕作、舍远求近。这些文化逻辑和文化规范制约着侗寨的形成、衍生、发展,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侗族传统文化与村落空间实践的互动机制与侗族村落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开展通道县横岭侗寨的保护性开发研究,通过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挖掘其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依山傍水"的整体布局、"曲折多变"的巷道空间、"自由生长"的绿化空间和"因地制宜"的传统建筑等优势,同时也明确了其景观空间零乱、绿化不够丰富和新旧建筑不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传承优势的基础上,对横岭侗寨进行景观改造,使山、水、田和谐统一,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