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多卑来在“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理念指导下,探索出一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主要阐释了“三大”教育理念的内涵,从培养目标、培养和教学体系三个方面阐述了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最后阐述了在“三大”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大德育”针对传统德育目标理想化、内容政治化、方法“非人化”所造成的各种弊端,倡导在德育活动中恢复人的主体性地位,呼唤发掘人在道德方面的创造潜能,塑造适应现代社会的“自我发展型人格”。从“大德育”的层次性考察,人格心理是该理论体系的基点和前提。在人格维度理论假设分析的基础上,“大德育”确立了以自主性、创造性、发展性和动力性为核心的新型人格理念,区别于传统的人格理论。“大德育”倡导综合性人格研究思路,从“德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德育化”两个系统来考察,“大德育”人格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功能。  相似文献   

3.
“大德育观”是毛泽东德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基础上的高度概括和理论升华,内涵极其丰富。从德育三位一体、德育工作要常抓不懈两个方面阐述了毛泽东“大德育观”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大德育”体系是一个由六个系统构成的立体网络系统.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途径体系、主体体系、组织体系和评估体系。科学建构高职院校“大德育”体系是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高峻峡 《成人教育》2009,29(12):55-56
文章主要从“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理念展开讨论,探索出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的目标和方向,以追求校长培训工作与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6.
《语文世界(高中版)》2011,(4):F0003-F0003
学校围绕百年“勤朴”校训,以“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多元评价”为载体,创“大德育”办学特色,以“勤朴至真,大道唯爱”的精神育人,师生在“大德育”的教育征程中欢歌前行。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适应,需要转换德育思维方式,用“大德育”理念重新审视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发展方向,寻求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逻辑支点。高校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大德育”理念统领人才培养,构建基于“大德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与实施策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面对当前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不适应,需要转换德育思维方式,用“大德育”理念重新审视高校德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发展方向,寻求德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逻辑支点.高校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大德育”理念统领人才培养,构建基于“大德育”的人才培养实践体系与实施策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我国职业教育已经迈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岗课赛证”综合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举措。要对标国际工程联盟“技术工程师”进行职业本科人才培养定位,聚焦职业本科“岗课赛证”融合、产教科创融合“双融合”人才培养理念,构建职业本科“五育”互促、校企互促、育训互促“三互促”人才培养机制,从专业布局、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平台建设、标准建设和国际化建设等方面着手,培养具有“八H”特征的高层次、创新性、复合型“岗位技术专家”,助力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建设,助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大学成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但囿于办学条件、教育定位等原因,职业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本文从职业大学的办学定位入手,阐述“4+1”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课程建设及评估机制,探讨“4+1”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大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双高计划”高职院校,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参加X证书试点的高职院校之一,在湖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是开拓者和领路者。以“1+X”证书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试点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为研究基础,分析了目前学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提出了“数智化”人才培养改进路径,旨在为学校“双高”建设、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智能财税人才。  相似文献   

12.
“五育并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要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学校想要落实好“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是其核心要义。在我国,“五育并举”是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其主要涉及的课程体系、培养方式、管理体制等内容,都与新时期教育方针相契合。从课程设置角度来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可以理解为五个方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文章从农村小学教育的角度对“五育并举”进行了研究,主要针对目前农村小学课程体系中,以德育为中心,体育和艺术为核心,劳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等课程建设和未来农村小学课程的发展体系建设等问题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3.
蒋春姣 《广西教育》2013,(43):55-57
【摘要】阐述围绕“合格+特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为依据,从内容和形式两个维度构建专业能力培养和基本素质教育“两个体系”,通过“两类课程”和“四大教学活动”的教育合力,形成人才培养过程系统化的“二维”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五育融合”的社会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正逐步从探索走向成熟。本文从语文教学改革融入“五育”的必要性入手,探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路径和方法,包括以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升为目标创新课程体系,以“五育融合”为理念探索育内融合、育间融合、跨育融合、跨域联合等课程改革方式,以期就自身实践经验对相关教育界或学术界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试论培养高职学生的"四个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的角度,较深入地探讨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成本,效益意识、法律意识、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学生“四个意识”的必要性和“四个意识”的内涵,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特色,对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十四五”时期,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举措。从宏观发展使命来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指向能够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和先进技术的需求。从中观发展战略来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多元协同共享”,指向形成由政府宏观指导、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监督等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的发展机制。从内部发展核心来看,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强调“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其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以职业性、高等性、地方性为主的发展定位,以“协同共享”为主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以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从国家、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来推动并实现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思想教育研究》2012,(10):114+113+1-F0002,F0003,F0004
搭建了以“大德育”为先导、“大工程”为背景、“大实践”为途径的特色人才培养下俞,形成了以“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为标志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文教育的生命发展意义,语文教学应从“语言“和“人文”相统一的特点出发,站在“人本”的立场上,最终完成“人格”的完美塑造,实现语文教育中“文”与“人”的真正高度统一,“教”与“育”的真正有机结合。语文教育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要求,应抓住文本及其语言的主要载体,不断优化教育情境与过程,实现学生“人”的一步步跨越。  相似文献   

19.
“大语文”教育是指在“大教育”思想指导下,拓展语文教育外延,深化语文教学内容,拓宽语文教育渠道,优化语文教育合力,注重“面向全体”、“全面提高”的语文教育。下面谈谈对“大语文”教育的浅显认识。  相似文献   

20.
挖掘教材中的五育融合要素,是“创享语文”践行“五育”融合教育的基本要求。可从自然、个人、人际、社会四大领域挖掘小语教材中的德育要素;可依托教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分析判断能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体育要素,安排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心得体会,激发体育兴趣;从插图美、内容美、语言美等角度挖掘小语教材中美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根据教材内容梳理劳动要素清单和劳动教育重点,探索语文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