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梳理1979~2010年间新时期中国本土女作家作品英译实绩的基础上对比本土和英语世界两种不同的译介路径,考察各自的译介性质、目的、特征以及策略,并着重从政治、性别和审美诗学三个维度阐释英语世界的译介行为,探究其诠释偏好以及背后的文化、社会和意识形态渊源,展示因此构建的中国女作家作品样态,解释与本土原始图景之间的差异和错位;从性别研究的角度考察本土译介行为,凸显官方身份与性别政治之间的交织与利用,揭示官方声音对女作家性别身份的借用,突出本土构建正面自我形象的努力,以期认清“他者”之成见,厘清他我之关系,为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杰出的女作家丁玲的创作生活至今已五十多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她从一个“五四”时期的文学青年成长为一个名扬世界的中国现代女作家。探究其因,她各个不同时期的创作思想,对她的创作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就丁玲创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及其作品的影响等方面谈点粗浅看法,就教于学术界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女作家中,丁玲可说是主体意识非常强烈的一位.她始终自觉地把关心女性的情感、命运,女性的生存方式和抒写女性形象当作创作的第一要事.在丁玲早期作品中,"莎菲"型女性形象在其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涂文晖 《文教资料》2009,(26):10-12
作为20世纪最为杰出的女作家,丁玲的一生坎坷多难,她性格中的核心部分是"倔强".本文回顾了她的创作历程,从作品的角度分析了其倔强的内涵,并指出新世纪丁玲对我们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女作家丁玲同志因病不幸逝世,这是我国文艺界的一大损失。人们正以各种方式沉痛哀掉这位文学前辈。《丁玲作品欣赏》(郭成、陈宗敏著)一书,最近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表达了广大丁玲作品的爱好者和研究者深切的悼念之情。书名虽冠以“欣赏”,但并不同于一般的浅析,而是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宏观研究出发,通过对丁玲这位在新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进行微观艺术解剖,力求揭示文学发展的必然规律.大致说来,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丁玲文学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鲜明的艺术特色早为世界瞩目。丁玲作品最早被译成外文的是《某夜》(美·伊罗生译/1932)。至1982年日本出版《丁玲的回顾》(中岛碧译),世界译介、研究丁玲文学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本文列举大量资料,辨析世界译介和研究丁玲文学的规迹,从而得出结论:丁玲文学早就冲出国界,沟通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感情。丁玲文学不只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7.
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尤以女性小说最具特色。在丁玲的早期创作中,她对女性群体在特殊时代中的悲剧意识有着深刻的认识,以悲剧视角塑造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女性形象,展现了特定时代中女性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陈烁  陆颖 《海外英语》2024,(7):197-200
中国原创网络小说自孕育诞生之日便与世界流行文艺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中国原创网络小说已有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海外译本。文章以中国原创网络小说为研究对象,聚焦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原创网络小说在海外的传播现状。文章将结合新时代的历史条件,分析中国原创网络小说的海外传播现状以及传播发展的方向,探讨如何助力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及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9.
茅盾对我国文学艺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还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文艺理论批评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艺论著。在这中间,茅盾的女作家论同样是值得我们珍惜的精神财富。当我们读完了他的《庐隐论》、《冰心论》、《女作家丁玲》、《丁玲的(母亲)》、《关于(遥远的爱)》、《(呼兰诃传)序》等评论后,我们会感到,这些论著表明了茅盾对现代女性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精当批评,体现了茅盾对现代女作家及其创作给予的极  相似文献   

10.
康顺理 《英语广场》2020,(13):25-29
乡土文学的英译研究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大有裨益。本文以河南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品《李双双小传》英译本为例,通过归纳梳理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及分析其重现效果,探讨乡土文学在英语世界传播过程中的"得"与"失",论证乡土文学作品英译的"部分再现",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共同探索乡土文学英译策略及其海外传播的最佳模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出现了不少关于著名女作家丁玲的传记作品,从不同角度解读了传主的生平经历、人格形象和文学成就。秦林芳的《丁玲的最后37年》以独特的视角,表现了丁玲在"自由"与"革命"两种理念影响下的心灵挣扎,抓住了影响传主行为和创作的思想矛盾,使得丁玲的形象富于立体感。该传记资料丰富,客观地对传主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进行了评价,对同类传记写作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马来西亚文学界,戴小华是最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她以她的创作名满马来西亚,走向世界。八十年代中期,她以揭露新泛电事件为题材的电视剧《沙城》、获奖散文《阿春嫂》、《戴小华中国行》等作品而驰名文坛,成为擅长于多种文学体裁的全方位作家,创作了散文、剧本、小说、报告文学、评论等体裁的作品。进入九十年代,她成为海外华文女作家中的便使者,她的作品曾获1992年中国首届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征文“徐霞客奖”和1993年台湾十六届中兴文艺奖,已有十多种著作问世。现任第三届世界海外华文女作家联谊会会长。罗丹说:“艺术就是情…  相似文献   

13.
二战之后,我国古典文学加速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了文学西传的全新局面,古典文学英语译介喜获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世界中心观念发生巨大变化,社会思潮迭代有利于研究观念推陈出新,数码革命促进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海外留学成为文学传播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文小说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小说英译的海外评价和接受,能够推动中文小说在海外市场的传播范围,同时,也能展望中国当代小说今后的发展之路。中国当代小说海外译介仍存在众多局限,以鲁迅、木心的小说译介为代表,反映了中国当代小说在英译过程中,海外读者表现出的评价及接受特征,并通过此研究推动中国当代小说在海外,尤其是现代英语世界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正>丁玲,这位驰名中外而又历经磨难的女作家,以其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胆识和高超的手笔,为我们奉献了一系列中国现代女性形象。其中有一个纯朴而又非同一般的村姑,她虽然还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却与作者一样,曾一度蒙冤含垢,从诞生之日起,就遭到了不少非议。她,便是丁玲早期作品《阿毛姑娘》中的阿毛,她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丁玲早期的思想,在丁玲的早期创作中,  相似文献   

16.
人的改变,有时是自觉地,有时却是在无意中完成的一种无法逃脱的历史的选择.对任何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人来说,丁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巨大存在,她的大胆的充满叛逆精神的作品曾经是那个时代最敏感的声音而一度成为“最正统的共产党作家”.1957年,这个曾经被鲁迅称赞为“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的丁玲,被毛泽东“钦点”为中国文艺界最大的“右派”,进入80年代又因为言必称马列,被许多人之称为“右派”.丁玲,这个曾被誉为中国最负盛名的女作家,建国后我们很少再听到真正属于"作家丁玲"的声音.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和丁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无可替代的两位女作家,两人的生活背景和早期经历有着诸多近似之处,也都有着张扬而执著的个性,但两人的作品风格截然不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极大差异。张爱玲"隐世"的人生态度和丁玲意欲"入世"的姿态是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丁玲,探索现代女性解放之路的先驱,她在风云激荡的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作品,描述了我国现代女性追求解放的轨迹,她认为女性应该先独立,再追求革命,最后应该自强.身为女作家的丁玲处在政治的旋流之中,只能融合文学艺术性和政治性的冲突,遗憾的是,在她之后的作品中却难觅"现代女性解放"的身影.  相似文献   

19.
如同任何文字书写作品一样,文学经典亦由符号组成。延续文学经典生命的途径之一,就在于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传播文本中蕴涵着的世界性因素,并以不同的方式在异域语境中展示本民族所固有的特性。2003年以来,有关《红楼梦》英文译本的研究论文明显增加,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也发生了转向,即他们开始从文化交流和译者文化身份的角度来研究和关注这部巨著。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方向——从历史文化流变和传播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流布和接受,目的是通过梳理,能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历程。以期更为深入的了解《红楼梦》对于中国文化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和接受过程中所折射出的伟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阴柔美是女性创作中一种极为鲜明的创作风格,她缠绵、委婉、纤丽,又极富深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冰心和丁玲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权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尽管她们的作品创作风格不同,却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女性创作的阴柔美。从对这两位创作风格迥异的女作家作品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阴柔之美是女性作家所共有的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