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中学生个性的形成,特别是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文化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在文化环境中,正规的文化教育并非是对中学生施行的唯一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非正规文化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愈来愈强。在目前的非正规文化环境中,“蓝色文化”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最强。  相似文献   

2.
加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要拥有一支高素质、能适应现代的设计发展和达到更为有效的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一、联系汉字文化。激发练习书法的冲动 书法教学不能割裂其文化内涵,当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寻根求源,以增强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学习书法的强烈兴趣。教学中可结合时机向学生介绍“张旭披发狂草”、“智永秃笔成冢”、“右军墨宝换鹅”、“萧何深思题匾”等古代书法家的趣闻轶事。而浩如烟海的历代书帖,更为我们展现出了古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在各年级选编了大量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优质的作业在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方面发挥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关于传统文化内容的作业设计思路有三:一是从“纵”的层面,引导学生追根溯源,探文化之源;二是从“横”的层面,引导学生思辨比较,寻文化之脉;三是从“越”的层面,引导学生亲历实践,承文化之魂。  相似文献   

5.
在设计艺术发展领域中,“中国元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形式展现于众多视觉艺术作品之中,并通过其本身具有的深刻渊源为现代设计展现了更为独特的艺术魅力,传达出最美的时代信息.目前“中国元素”已是当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也是时代发展和文化需求的整体趋势.在设计艺术中要通过对“中国元素”精神的把握和理解,分析其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关系,让“中国元素”融合于当代设计艺术之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反问句”的误判》一文质疑的同时,还探本索源并结合实例从不同的方面阐释、辨析了“设问”和“反问”这两种常常被混淆的修辞格。文章指出,今之“设问”原叫“提问”,今之“反问”原叫“激问”,木属一格,后来一分为二,另立名目。  相似文献   

7.
“源于”和“缘于”都是表示主语对象产生、存在、发展趋向的动词,都含有“来自”意,又兼系同词,故误用、滥用者多有之,很有辨析的必要。要弄清二者差别,必须首先弄清源”、“缘”之意。“源”本作原”,水流起头的地方,如源泉、源流长。后引申为事物的来源、根源出发点,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缘”本为佛教用语,谓宇宙中一切物皆待缘而起、因缘而定,如缘、因缘。后引申为事物产生、存、发展的起因、原因。“源于”即“来源于、源出于、自于”的意思,在实际运用中指主对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基。例如:无论任何时候,文学创作须源于社会生…  相似文献   

8.
五指山市特殊教育学校文化体系不断完善,以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作为学校文化的“灵魂”。围绕这个“魂”设计学校的文化,形成学校的一训三风,以“立德树人,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树立“博爱、奉献、自强、奋进”的治校精神。文化育人,环境育人,用文化引领,阳光发展,彰显学校的特色,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文学翻译中一方面要传播源语的文化,另一方面要力求译作通俗易懂。文学译作中文化的展示首先要从异国情调的角度来体现。其次在语言要素中精雕细刻,让人感同身受。同时还要注意译作的“意合”问题,使译作从“异化”、句际、段际关系等各方面与之相呼应。在文学翻译中,文化“传真”与“意合”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它们将有益于读者对源文化的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10.
“炁”字与“气”字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甚至可以用“气”字来代替“炁”字。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道教文化的角度审视“炁”字,就会发现其独特的文化意义。文章探究“炁”字字源,剖析“炁”字在道教文化中的地位,考证“炁”字的独特文化意义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他一直执著地在文化中“寻根探源”。从传统文化中,廖文胜发现了“激活”这一重要价值观,虽然还需要更系统地思考,但他坚信:“智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的智慧需要后天的激活。”  相似文献   

12.
在英汉翻译中“归化”还是“洋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意译”和“直译”的问题。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翻译已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翻译有时是优美的文学翻译,有时是严谨的科技翻译,有时只是日常生活中直白的翻译,文化语境就决定了我们该采用“归化”还是“洋化”。本文首先聚焦文化语境下翻译的特点,通过分析“归化”和“洋化”问题的矛盾及原则,从源文化、译入文化、译者这三个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3.
“才”、“气”、“学”、“习”是刘勰文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刘勰认为,“才”、“气”是性情所铸,属于先天的禀赋,“学”、“习”是陶染所凝,属于后天的素养;但通过“学”和“习”可以增进“才”、陶冶“气”。他欣赏“刚强之气”,而不喜“靡靡之音”,主张作家应该研读经典,深入生活,并注意到社会环境对作家和作品的影响。这些观点比其前的曹丕等人的看法更为高明。  相似文献   

14.
当代女性“非正式空间”之环境设计通过对当代女性生活的现状,阐释女性消费习惯、审美,精神.文化的需求,结合象征性和隐喻性的设计语言,体现女性的特质,把“水”的灵感融入设计,营造出属于当代女性的“非正式空间”。  相似文献   

15.
美国语言学家·B·科斯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与生活、与社会密不可分,离开了我们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个学校的生活是具体的,这些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是学习语文的宝贵资源,而且是必需的资源,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在幼儿园建立“宝宝博物馆”,不仅对丰富幼儿园课程内容与实施途径有着积极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为幼儿提供了充分感知、探索和体验家乡本土优秀文化的机会与场所.笔者所在幼儿园在充分了解和利用闽南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创设了突显闽南美食文化的“闽南炊具馆”、突显闽南民间艺术文化的“闽南说唱馆”以及突显闽南民间工艺文化的“德化陶瓷馆”.“宝宝博物馆”成为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的重要教育空间.教师也更为注重儿童的经验与需要,更为关注儿童的发展特征与规律,实现了“宝宝博物馆”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绝学”之“小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字学“小学”(文字、训诂、音韵)的时代价值,是非常有意义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小学”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源”与“流”关系“。小学”及其工具书编撰与“小学”所负载的“大一统”思想,都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8.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首民间长篇叙事诗,自古以来对“孔雀东南飞”的讨论颇多,受到佛教思想、凤凰文化和以阴阳五行说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影响,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来解释“东南”二字,意义更为贴切,也表明孔雀“东南”飞是焦刘二人对自主婚姻爱情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19.
蒲阳 《师道》2009,(2):40-41
傅国涌先生在论及民国人事时,曾谈到民国时期军阀们对教育的普遍关注,并且认为此种现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风气有很大关联,是军阀们性格的一个侧面,但未究及更为深层的原因。一介武夫对教育的关注、重视,对学者、教授的尊重,看上去确实很有可爱之处,但在军阀们支持教育的背后,不乏拉拢学界以利舆论声势、安定政治环境的诸多动机,且更为直接的因由,  相似文献   

20.
漫话“学校形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有幸拜读关 于“学校形象设计”的 议论,颇受启发。 如今到处都讲求 “校园文化”,且不说 从校门到学校建筑都 越来越漂亮,不少学校 环境也很优美。“外部 形象”委实可观,“内 部形象”也有变化。从 许许多多学校“外部 形象”与“内在形象” 的“设计”,可见如今 “学校形象设计”的 “文化含量”到底如 何?这里所谓“外部形 象”与“内在形象”的 “设计”,指的是学校 精心设计的各种标签。 现在差不多所有 学校都有“校训”、“校风”之类的设计。此类设计的情况如何呢? 本人曾对99所高等学校与207所中等学校的“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