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蒂芬·金的作品代表了弥散于美国平民之中的文化观,生动呈现出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文化政治画面。作家的创作根源深植于哥特文学之中,因此作品中存有大量的“非人类”踪迹,这些“非人类”书写无一不提供了反思自然、人性及人类社会文化的独特视角。斯蒂芬·金深入挖掘人类心理深层的死亡意识,直面并反思人性的自在之恶,展现世界的幽暗和罪恶,以“非人类”话语书写极富时代性的政治思考,基于幽暗意识完成对人类的自我审视和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拷问。  相似文献   

2.
萧红的多舛命运是其进行苦难叙述的现实动因。其笔下的苦难主要包括女性生存之苦、阶级压迫之痛和战争所致的心灵创伤。萧红通过对东北历史文化的冷峻批判和反思,探寻了造成诸种苦难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3.
女性·革命·政治──论丁玲女性意识的深化和超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历了“左联”时期女性自我意识模糊和失落的丁玲,在民族解放战争的洪流中,着眼于人的社会性本质,在“革命与人”、“战争与人”所涵盖的社会政治文化层面,探索着新的政权体制中普通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和命运,显示出丁玲女性意识深化和超越的螺旋式上升轨迹和来自自我反思的批判意蕴:对“革命”内涵的感悟;站在“性别/政治”的文化立场,对革命内部的封建性──男权意识的批判。丁玲的作品呈现出“两种话语”交融、互渗而又矛盾对立的文本风格。  相似文献   

4.
晚清历次对外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战争中的“和”“战”之争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重点。关于当时的“和”与“战”,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较多表述。如在人教版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中,一方面讲述了清军英勇抗击英军的入侵,另一方面又讲述了清政府的处处求和。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对这一内容也多有考查。例如2011年全国卷(课标)第31题,虽然该题考查点是清末中央集权面临危机,但这种危机也是通过对外战争中各方势力在“和”“战”的较量中体现出来的。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晚清历次对外战争的“和”“战”之争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晚霞消失的时候》是一篇在新时期之初引起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的小说。这篇作品的“个体化书写”立场以及对个体命运、个人的精神际遇和人生价值的关注使它明显与同时期大多数作品的“群体化”叙述方式区别开来,在揭示、探究人的荒诞生存境遇方面的独特表现以及整体上“灰色调”的写法和“反英雄”的倾向使这篇作品多少具有一种存在主义的意味。、在个体信仰和宗教问题上,小说以个体化的立场和角度切入进去,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但在新时期之初的文学环境下,这篇作品显得孤高而不合群,它既不合主流的立场和规范.又与当下的时代格格不入,这就使它面临着尴尬的边缘化命运。  相似文献   

6.
“反常合道”是我国传统诗学的重要准则,亦为解读现代文学作品提供了借鉴。《百合花》中隐藏着战争叙事与诗意书写之反常、物资匮乏与精神丰盈之反常、性别隔阂与人情交融之反常、英雄事迹与“普通”“青年人”之反常。“合道”则是更本质、更深刻的人情美与人性美的回归。探究“反常合道”的抒情模式,有助于学生对《百合花》的认识从局部走向整体,由表层到深层。  相似文献   

7.
萨娜一直坚持一种真实而具体的深入民族现代化精神危机的“边缘化”写作.她的小说介于传统与现实之间,既承传了古典美学中和谐的健康人性与诗意的生命智慧,又有对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深刻反思与理性批判,还反映出诗性失衡的现代焦虑情绪与尴尬生存处境.她的作品重视道德的自我完善与生命的内在超越,包蕴丰富的社会、历史、民俗、宗教、生态等文化人类学内涵与诗性价值,寄寓着对人类社会与命运的终极关怀与追问。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的历史上,爱与恨、生与死,似乎是一个永恒的个人话题。在国家层面,战争与和平似乎也是一个永恒的社会话题。历史上,欧洲是近代两次世界大战的源头,也是对战争的惨烈感受最深刻的地区之一,因而这里有着丰富的战争文化反思。对一战,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春秋无义战”,只是新老强权之间一场“竞于力气”的战争;对二战,由于法西斯主义的极端反人类性质,便有了一种大是大非的分野,也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战后思索。在欧洲,对战争的反思是与对文明、文化和人性的深层思索相联系的。以德国法西斯主义为例,从表层看,它以种族优越感为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9.
性别议题在当下仍是一个热点话题,骆平自身的高校女性知识分子身份使得她在创作中十分关注性别问题,作品多选择“她题材”,尤其关注人到中年后的境况。女性题材与中年危机的叠加,让骆平小说本身充满着十足的话题感,也使得作品有一种深度介入现实的取向。骆平的小说既是女性写作的典范,也有一种知识分子书写的共性,对知识分子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嘲讽,同时在一种自反式书写中,接续启蒙传统。与此同时,骆平的小说具有一定的超越性,超越单一性别的凝视,也超越了简单的知识分子批判书写,将这些议题转换为一种民生关注,是一种及物的写作。骆平的小说风格有一种明显的转型历程,这一过程建构了一种独特的“半糖”哲学,这是对中国古典生存智慧的效法,这其实是解决诸多生活问题的秘籍,也是化解身份焦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是一部思想意义极其深刻的作品.作者从一个黑人女性的角度出发,探讨和批判了黑人价值观念的失落和种族身份的迷失,揭露了黑人社会和家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对黑人未来的命运走向做出积极的思考.笔者认为托尼·莫里森与黑人男作家不同的是在她的这部作品中很少见到激愤抗议之声,取而代之的是对黑人文化客观而冷静的自我批判和自我审视.  相似文献   

11.
明朝嘉靖年间,川黔边界的水西、播州两大土司因土地之争发生长达十年之久的战争,后水西土司在朝廷的军事支持下攻入遵义,打败播州土司杨烈。彝文典籍《哎哺啥额》中以《遵义之战》为题记录了这一历史事件。然而,汉语文献中却无以“遵义之战”命名的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毕节地区将《哎哺啥额》翻译整理成《西南彝志》时,误将此战认定为平真州苗民卢阿项之战。通过对战争时间、参战主体、战争原因、实力对比、决战地点等因素进行考辨,可以还原遵义之战是汉语文献中平播州宣慰使杨烈这一史实。  相似文献   

12.
“荒诞”指不合情理、毫无意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表现“荒诞”方面成就斐然,卡夫卡、萨特、贝克特等是这一文学潮流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在表现人的绝望和孤独、理想的虚无、存在的荒谬等方面,具有深刻而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荒诞派文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人的精神出现危机而反思“存在”的结果,它具有批判、揭露、救赎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中间物”思想表明他对于以进化论为核心的现代性的深刻反思,这种反思在时间意识上表现为一种被法国学者伊夫·瓦岱称之为的“空洞现时”感。这种“空洞的现时”,在鲁迅那里经常转化为“沉默”的主题与意象。“无声的中国”成为鲁迅笔下的中国现代性表征。然而鲁迅的“空洞现时”感并未导向彻底的空虚和沉沦,而是在对于“空洞现时”的揭露、表现和批判中,与这个时代构成了一种被福柯称之为“英雄现时”的关系。鲁迅在悲观与虚无之中奋起反抗,使悲观与虚无成为现代人的意义的试金石,使“空洞的现时”变成了文化意义上的“英雄的现时”。鲁迅以其对“空洞现时”的克服与超越完成了自身的英雄化。  相似文献   

14.
老舍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因此 ,在老舍的作品里 ,日益深入的社会批判、政治批判乃至题旨鲜明的“反侵略”叙事中常常伴随着一种不断深化的文化反思 ,表达着作家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思。如《骆驼祥子》对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文明病的反思 ,《四世同堂》在“亡城”的背景下对传统文化的反思等等。老舍的小说从内容上看 ,无论是“文明批判”还是“文化反思” ,都同时显示出一种现代意识 ,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女权意识等。他的作品使现代与传统 ,世界性与民族性 ,得到了较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法兰克福学派无情揭露和批判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弊病,以社会批判理论而闻明于世。他们认为,“启蒙精神”虽然给人类带来文明与进步,推动了发达工业社会的进程。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启蒙精神”已经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必须对启蒙精神、科学技术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在《裸者与死者》这部震撼灵魂的作品中,作者不仅对美国的社会、政治、战争叫嚣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而且更以巨大的勇气把人们的行为思想、生活方式,甚至灵魂深处最隐秘的东西全部赤裸裸地展示了出来。主要从作品本身入手,通过对文中人物的分析,向读者展示他们的悲剧和他们悲剧的原因,意在揭露战争对人的摧毁、人的异化,同时向读者警示美国社会的法西斯主义、集权势力等各种潜在的反动倾向。  相似文献   

17.
从五四起始的现代乡土童年书写,追怀作家童年时代的生命经验与人事见闻,对已逝的童年乐园的忆念多源于现实中成年人生的困境.从鲁迅童年的“百草园”到萧红童年的“后花园”的记忆书写中,寄寓了作家的生命理想,也蕴藏其“失乐园”的沉痛.萧红在表现的深广度上体现了与鲁迅相接的精神底蕴,不仅传递着“励己”及“立人”的渴望,而且对个体生存和整个人类命运之荒凉底色有着深邃的洞察.现代作家的乡土童年书写大多体现了对“失乐园”的清醒意识和力求振拔的内心挣扎.  相似文献   

18.
书写创伤并非只是描绘一种疼痛体验,而是对于民族文化记忆、人类生存现状、文明发展阶段的反思和自省。《雨天的棉花糖》通过对人物内心的伤痛、情感的破裂、人生的无奈、命运的琐碎等创伤事件的书写,将命运创伤、战争创伤和文化创伤联结在一起,叙说日常生活中不被注意的边缘现象,烛照出通往历史现场的幽秘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去年开始.坛上“骂”风劲吹。《十作家批判书》的热炒热卖、“二余(余杰、余秋雨)之争”的是是非非及“金(金庸)王(王朔)之战”的恩恩怨怨.使本来冷清的坛变得扑朔迷离、硝烟弥漫。有“骂”声称“逮谁灭谁”,“逮谁”自然大有“学问”——据说谁名气大逮谁。鲁迅名大,自然就成为某些人要“灭”的对象。去年年底,《芙蓉》杂志推出了一篇出自一位学博士之手的“奇”:《为20世纪中国学写一份悼词》(以下简称《悼词》)。这位学博士从作家和作品两个方面.对20世纪中国学进行了全  相似文献   

20.
老舍的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因此,在老舍的作品里,日益深入的社会批判、政治批判乃至题旨鲜明的“反侵略”叙事中常常伴随着一种不断深化的化反思,表达着作家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与忧思。如《骆驼祥子》对乡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明病的反思,《四世同堂》在“亡城”的背景下对传统化的反思等等。老舍的小说从内容上看,无论是“明批判”还是“化反思”,都同时显示出一种现代意识,如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女权意识等。他的作品使现代与传统,世界性与民族性,得到了较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