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年级的吴老师在一节思想与品德课上,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建造长城的挑石工们的艰辛,请一位同学扮演挑石工,用装满了书的书包代替装满石块的箩筐,但是结果却并没有像吴老师预先设想的那样:孩子们感动于挑石工的艰辛,进而体会到当时劳工们生存的不易。相反,周围的孩子们都被同学夸张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原本严肃沉重的角色体验演变成了一出滑稽戏。在本案例中,吴老师运用的手法是角色体验法。角色体验法的理  相似文献   

2.
这堂课,吴老师继续上《孔雀东南飞》,一切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进行着。在探讨文章的主题时,吴老师正在条分缕析,突然听到一名同学叹了一口长气。吴老师问道:“你为什么叹气啊?”  相似文献   

3.
最近,有幸聆听了北京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两节示范课,领悟到她卓尔不群的教学技艺。特别是吴老师在课堂中适时运用学生之间以不同意见展开相互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更让人回味无穷。片断一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时,吴老师出示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提问:这个物体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请根据特征判断。(学生出示反馈牌)持两种意见的人数约各占一半。这时,吴老师请双方各出一名代表谈谈为什么这样判断。(认为是长方体的同学为正方,认为是正方体的同学为反方。)正方发问:“我想问对方一个问题,正方体具…  相似文献   

4.
小作文     
<正>说实话,吴老师在课堂上读我那篇作文的时候,我还是挺吃惊的。吴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叫吴文化,教四年级语文,还是我们的班主任。据说,他把我那篇作文当作范文,在四年级的三个班都读了。吴老师说:"这篇作文好就好在真实,有情感,特别是大部分同学都编造并不难忘的假事来糊弄我,这篇作文就格外出彩了。"这是吴老师的原话。那篇作文,我写的是关于一只乌鸦的真事。  相似文献   

5.
在所有教过我的老师当中,印象最深的是小学的吴老师。前段时间,我们一帮同学去看望他。我毕恭毕敬说:吴老师好!吴老师的目光在我身上停了一会儿,然后准确地喊出我的名字。虽然过去很多年了,却似乎一切都未曾改变。小学时,吴老师教我们数学。不同于其他老师,他总是有些不按常理出牌。  相似文献   

6.
今天下午是作文课,吴老师为了创设作文的情景,决定教我们玩魔术。吴老师开始给我们讲魔术界的纪律:不轻易将魔术传给别人;看别人表演魔术,如果知道表演的技巧不揭秘;保持安静,不乱说话。说完,他从衣袋里拿出一个凹形的小纸条,右手握着,左手像打太极拳似的一前一后地推拉,纸条也随着他的左手前俯后仰。我们觉得很奇怪,难道吴老师有内功不成?吴老师转过身来,原来凹形的后面有一张连着的小纸条,只要把这个小纸条用右手的大拇指一拉一放,就出现了老师刚才的表演效果。我们都会心地笑了。第二个魔术名叫“变钱”。吴老师从任月同学那里借来十元钱…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教学质量较差。2001年9月初,年轻的王老师因工作出色被任命为英语教研组组长,并负责选派两名同学参加9月底举行的全市初中英语竞赛。王老师和总务主任的爱人吴老师各教初三的一个班。在同她商量之后,决定一个班选派一名同学。名单确定之后,王老师郑重其事地填好参赛表格,在指导老师一栏分别填上他自己和吴老师的姓名,交到教导处。  相似文献   

8.
一日,好友吴老师在闲聊中跟我提到了她们学校一位调皮的学生。星期三,轮到吴老师值日。她一大早就站在校门口与两位同学一起值日,检查同学的仪表与礼仪。同学们看到她均是有礼貌地打招呼。骑自行车的同学看到校门口挂着的那“骑自行车进校请下车推行”的牌子,也自觉地下车进校。就在此时,初三(2)班的崔小刚同学  相似文献   

9.
案例这是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教学质量较差,师资紧缺,王老师师范毕业后被学校的章校长借调到这里担任英语教师。2001年9月初,年轻的王老师因工作出色被任命为英语教研组组长,并负责选派两名同学参加市初中英语竞赛。当时初三两个班,王老师和总务主任的爱人吴老师各教一个班,在同她商量之后,决定一个班选一名同学。名单确定后,王老师郑重其事地填好参赛表格,在指导老师一栏分别填上他自己和吴老师的姓名,交到教导处。王老师对这次竞赛非常重视,收集以前的竞赛试题,认真研究,精心辅导。成绩出来时,全校惊喜:王老师班的学生得了鼓励奖,吴老师班…  相似文献   

10.
一、案例回放这是一所偏僻的农村中学,教学质量较差。2001年9月初,年轻的王老师因工作出色被任命为英语教研组组长,并负责选派两名同学参加9月底举行的全市初中英语竞赛。当时初三两个班,王老师和总务主任的爱人吴老师各教一个班,在同她商量之后,决定一个班选派一名同学。名单确定之后,王老师郑重其事地填好参赛表格,在指导老师一栏分别填上他自己和吴老师的姓名,交到教导处。王老师对这次竞赛非常重视,收集以前的竞赛试题,认真研究,精心辅导。10月初成绩出来:王老师班的学生得了鼓励奖,吴老师班的学生得了三等奖,这样两个学生都有资格参加1…  相似文献   

11.
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吴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做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吴老师在让学生想办法表示出一半后,接下来让学生折出一张纸(有长方形纸片或正方形纸片)的二分之一。不一会儿,学生已经有所收获,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吴老师并没有让学生马上进行作品展示,而是让小组内同学互相交流,看自己有什么收获,继而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生1:我一开始是这样折的(),和同组同学交流后又想出了另外两种折法()。(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后,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多了)生2:我是这样折的(),我还发…  相似文献   

12.
漫画之页     
臀 掣 卞过桥山东省沂源县徐永田 卞回家陕西省渭南市 惠念慈同学(吴老师改画) llreeseseses.es esJ﹂ . 卞农家喝上了纯净水 浙江省宁海县王寅鹏同学(吴老师改画) 卞换江苏省宿迁市郭德鑫漫画之页~~  相似文献   

13.
1公顷有多大     
<正>“1公顷有多大?”吴老师不紧不慢地抛出了问题。“1公顷,很大、很大、很大……”菲菲说。几个同学,你看我,我看你,看样子谁也没有答案。“到底有多大?”吴老师追问道。“1平方厘米差不多有大拇指指甲的表面那么大,1平方分米差不多有一个开关面板的表面那么大,1平方米差不多有一张方桌桌面那么大,那1公顷呢?”拉拉一脸茫然地说,声音很小很小。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作文课与平常的不一样———玩魔术。当吴老师在课堂上宣布玩魔术时,我们全班都兴奋得手舞足蹈。老师拿出一副扑克牌,笑吟吟地说:“先请一个同学上来洗牌,看看是不是一副普通的扑克牌。”一个同学被请上去鉴定。鉴定过后,只见老师认认真真地默记了一分钟,说:“我来‘滑牌’,你们喊停,接着我就可以准确无误地说出那张牌是什么。”同学们都不相信,便全神贯注地盯着老师手中的牌,只想看出魔术的破绽来。吴老师诡秘地一笑,熟练地用手“滑牌”。他自始至终都对着我们笑,根本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停!”同学们大声叫道,吴老师连忙把手中的…  相似文献   

15.
[案例 ]吴老师是高二 (6 )班的班主任。他每天起早睡晚 ,一心扑在班主任工作上。早晨 ,天还没亮 ,他就到寝室催促学生起床 ;晚上 ,无论刮风下雨 ,他都要到寝室督促学生睡觉。学生做操他做操 ,学生劳动他带头。有一次 ,学校团委让该班清理一个垃圾堆 ,临到吃晚饭时 ,任务还未完成。吴老师怕同学吃不上热饭 ,就让大家都去吃饭 ,自己留下来完成了任务。教室玻璃破了 ,门窗坏了 ,他总是主动修好。学生中有违反纪律的事 ,他总是耐心教育 ,态度温和 ;同学之间有矛盾时 ,他做双方的工作 ,定要矛盾双方当着他面握手言和。吴老师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可…  相似文献   

16.
<正>吴念真的儿子吴定谦学习成绩很好,老师专门安排了一个成绩很差的同学和他同桌,让他多帮助这个同学。一次考试,同学没几题会做,便想着法子抄吴定谦的答案。平时有问题问吴定谦,他会帮助的,可是考试想坐享其成,门儿都没有。于是定谦不给抄,用手盖着答案。可是那同学实在做不出,于是就变换着法子来偷看,这影响了吴定谦的情绪和答题速度,他便举手向老师报告。老师便批评了那同学,  相似文献   

17.
小作文     
说实话,吴老师在课堂上读我那篇作文的时候,我还是挺吃惊的。吴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叫吴文化,教四年级语文,还是我们的班主任。据说,他把我那篇作文当作范文,在四年级的三个班都读了。吴老师说:“这篇作文好就好在真实,有情感,特别是大部分同学都编造并不难忘的假事来糊弄我,这篇作文就格外出彩了。”这是吴老师的原话。那篇作文,我写的是关于一只乌鸦的真事。去年秋天,麦子种下之后,我妈每  相似文献   

18.
[案例]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相遇问题”片段 师:上课前,老师想请一个同学先到讲台前来溜达溜达,有人愿意吗? 生:我愿意。 师:是个大胆的孩子!(生在讲台前来回走了两圈)  相似文献   

19.
吴老师的"难得糊涂",巧妙地转换了师生角色,启迪了学生的智慧;吴老师的"挑拨离间",激发了学生的斗智,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课堂之上,真正实现了虽师勿师、不取亦取的最佳教学效果。曾多次聆听吴正宪老师的观摩课。吴老师那和蔼可亲的教态时时萦绕在我的眼前,生动幽默的儿童语言时时回荡在我的耳边。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次,吴老师讲完课后,一名学生紧紧地拉住吴老师的衣角不放,几近哀求地说:"吴老师,您还上课吗?如果不上课,中午就上我们家吃饭吧!"吴  相似文献   

20.
<正>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的一些问题:有些同学经常犯错误,老师也多次教育却毫无效果;有些同学抽烟、喝酒无所顾忌,还名曰借酒消愁;有些同学与老师唱对台戏,你不让干的事他偏干,还认为自己真酷;还有些同学老师一批评,就在背后辱骂老师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