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新经济现象层出不穷,"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为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及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的需要,会计基础课程已成为各高校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程。本文对基础会计在非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结合非会计专业、学生特点及社会需求,高校创新会计基础课程教学,使学生学到会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他们应用会计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会计知识的运用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渗入到各行业之中,高职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设制也越来越普遍。如何在教学上区别与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差别,这也是高职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就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的目的、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国内部分高校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培养会计专业本科生的教育项目(CGA项目)为例,分析当前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并通过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会计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进行对比,探讨当前我国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加强会计专业教学中信息技术类课程改革与建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和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长期以来,信息技术类课程设置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学生毕业后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对当前会计信息系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剖析其产生的原因,认为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结构急需进行改革,提出改革应考虑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邱宜干 《时代教育》2012,(23):171-172
会计教育作为一种专业教育,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过硬专业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使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是会计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生源状况的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化、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等等,对会计专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期望通过本科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应用型本科会计专业主要是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本文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角度对如何培养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同行业的发展加快,对于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我国的各大高校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需要加强应用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对于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仅要对学生的课程理论基础予以巩固提升,还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进行强化和提高,使高校会计课程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奠定学生的就业基础,全面有效地提高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效用。本文主要对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教学改革实施的有效方法和策略等进行研究与分析,为现代高校会计教学质量提高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靠借鉴。  相似文献   

7.
会计专业是南宁学院传统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历史悠久、积淀深厚。高技能、应用型、外向型会计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大力发展应用型会计人才契合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的人才需要。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走培养应用技术型会计人才的道路,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探索形成培养应用科技型会计人才的建设方案,学习借鉴先进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构建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数字经济新技术时代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挑战,根据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人才能力与素养的分析,探索职业本科“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会计学科体系、重建课程体系、加强数字化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不仅符合数智化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职业本科会计教育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仇海红  刘丰硕 《西藏教育》2024,(2):40-43+47
近年来,西藏高校会计专业硕士教育蓬勃发展,为西藏自治区培养出大量符合时代要求的会计人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化变革、行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及智能会计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方式带来极大挑战。本文以西藏民族大学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为例,构建了“三位一体”的智能财务人才能力培养体系,并从课程设置、产业融合及师资力量等方面,对如何培养智能财务人才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智能化财务人才培养需采用“新工科+新商科”融合模式、建立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等结论。以期为其他高校智能财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为西藏专业硕士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对会计人才培养的作用已被社会、学生甚至是教师广泛质疑,该课程的地位已被明显弱化.针对这些实际现象,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法律意识、法律素质和会计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会计从业职业资格的获取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经济法》课程在高职会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申凯 《教育与职业》2012,(18):103-104
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深刻认识、正确掌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新时期面临的要求,对于培养面向国际化、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文章在阐述会计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在会计人才培养方案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增加会计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为会计行业立德树人。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初、中级应用型会计技术人才,但对于课堂教学,学生表示枯燥、难懂,教学效果较差,培养的会计人员在实践、技能方面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相差甚远。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凸显滞后。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深化高等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在金融实验室的环境下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师资培养等方面探讨新的会计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结合会计专业以及基础会计学科的实际,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增强课程的育人功能,为开展课程思政夯实基础。文章分析阐述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中与“课程思政”融合建设的相关内容,为中职院校专业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面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基地,应努力适应社会、企业的需求,重视会计信息化教学,构建"认知课程+软件操作与理论课程+能力拓展课程"的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岗位就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基础会计《基础会计》这门课程是财经类的主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提高学生会计专业的素养,掌握扎实的会计理论基本功,为其他的会计专业的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二、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是通过会计实践教学中完成的,它是会计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会计课程的认知,能理解和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作用。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能缩短课堂与岗位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对高校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实验"课是高职会计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但目前高职会计实验教学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本文主要对当下高校会计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阐明高校会计实验开展教学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以期能够为提高"会计实验"课教学效率和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给予启示。  相似文献   

18.
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会计专业和会计电算化的核心课程,加强会计电算化学习对于该专业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本文本着高职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培养实用型人才,利用现代化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基本上在学习过程中以实训教学为主,突出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研究探索能力等。本文就会计电算化网络教学教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及全面应用, 《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甚至已成为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领域.本文从如何培养适应企业对中等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求实际出发,分析现行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在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会计实务的方法与策略,以实现中等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高职会计教育教学如何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探索,总结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深化会计课程的教学方式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构建出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