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几年,对二十年代中期兴盛的乡土文学流派的研究受到学术界的日益关注,出现了不少研究论文,有的论著也设专章专节论析,对二十年代乡土文学创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不仅审视了“乡土文学”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且指出了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对于总结现代乡土文学创作的历史经验、繁荣当代乡土文学创作都具有积极意义。“乡土文学”的有无之争及概念的界定“乡土文学”概念是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率先提出的。翌年茅盾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肯定了乡土文学创作的存在。可惜的是后来并未展开研究和探讨。解放初期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第一次列专节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学”的提法不是鲁迅最先使用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上,刊出金宏达同志的《论早期的“乡土文学”》一文。他认为:“乡土文学”形成于新文学运动的第一个十年。“将这个提法运用于这一个时期的文学,是从鲁迅开始的。”其根据就是鲁迅在《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的两段话: 蹇先艾叙述过贵州,斐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 ……许钦文自命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  相似文献   

3.
《农村三部曲》是茅盾农村题材小说的代表作,本文从乡土文学创作的角度入手,较详细地考察了茅盾的乡土文学观,并分析《农村三部曲》独特的乡土文学品格,探讨作品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乡土文学有了新的气息与发展前景。面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冲击,作家们大都呈现出一种迷惘与留恋的态度。主要以阿城《棋王》、路遥《人生》、陈忠实《白鹿原》、汪曾祺《受戒》四部作品为例,分析其中不同特征的“迷惘”与“留恋”;这些作品呈现出的“迷惘”,与乡土文化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城市文明的陌生化不无瓜葛;而作家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情结,使其在城市文明冲击下依然呈现出对乡土文化的“留恋”意识。因此,旨在通过透视上述作品,解读转型时期乡土文学呈现的“迷惘”与“留恋”,探究乡土文学在城乡巨变中的发展特点与时代风格。  相似文献   

5.
康顺理 《英语广场》2020,(13):25-29
乡土文学的英译研究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大有裨益。本文以河南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品《李双双小传》英译本为例,通过归纳梳理译者所采用的翻译方法及分析其重现效果,探讨乡土文学在英语世界传播过程中的"得"与"失",论证乡土文学作品英译的"部分再现",以期引起学界的注意,共同探索乡土文学英译策略及其海外传播的最佳模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6.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社会定性为“乡土性的”,这一认识无疑象征着本土文化的自觉。作为以感性方式思考社会人生的文学,自然难以逃脱这一宿命。对乡土中国的文学想像,历来是文学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区域,才人辈出,硕果累累。遗憾的是,从历时性角度,对乡土文学理论做系统研究总结的,几乎还未曾见过。余荣虎新著《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就是对这一领域富有探索激情和创新意味的学术硕果,该著以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为切入点,全面细致勾勒了1917—1949年时期内乡土文学理论变迁的历史轨迹,探询了理论话语转型的深层缘由。著者的思考,为现代乡土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启迪,开辟了新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7.
关联翻译理论对乡土文学文化翻译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本文以该理论为依据,通过例析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浮躁》中商州地区方言,指出乡土文学的翻译不仅要着眼于文学语言艺术的再现,更要兼顾文化意象的再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乡土文学出现于上个世纪20年代,主要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而《蛙》作为中国当代作家莫言的重要作品,秉承了其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2014年由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翻译出版的《蛙》在面向英语国家读者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本文通过对莫言《蛙》葛浩文英译本的研究,研究译者文化身份对译本的影响及译者在原文与译文之间身份的转换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冯积岐创作的《村子》与贾平凹创作的《秦腔》都是陕西乡土文学的代表性作品.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叙事主题和叙事立场进行分析对比,可以发现,他们都对中国乡土社会的变化给予了集中关注,但由于叙事立场、叙述技巧等方面的主体性选择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叙事伦理.在此结论的基础上,进而对中国乡土文学的叙事伦理的新突破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10.
《红旗谱》中的冀中方言用语使其具有了浓厚的乡土文学特征,在情节构成中具有显著的叙事功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展现了浓郁的冀中乡村风情;构成了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深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乡土文学是中国农耕文明下诞生的乡土文化,它有超越地域性的诗学追求,能够实现民族历史传统与地域特色的统一;且乡土文学是一个世界性文学主题,本质上有助于中华民族乡土文化的伟大复兴,开拓广阔的全球文化对话空间,使世界文化系统得以优化。《新儿女英雄传》、《保卫延安》和《林海雪原》三部长篇红色经典战斗小说,分别以华北、西北和东北为故事地域背景,用独具地域特色的乡土语言呈现了当时的红色乡土中国。本文基于乡土语言模因化过程,即乡土语言的传播过程,从表层等值模因、深层等值模因、语用等效模因和社交语用等效模因四个角度分析沙博理对这三部小说乡土语言模因中的名物模因、熟语模因和詈语模因的传译,以期透过乡土文学外译研究助力中国文学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的《秦腔》堪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文学活标本.在主题内容上,它直面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现实裂变,聚焦于“农民与土地的分离”、“家族的衰落与伦理的变迁”、“民俗与传统文化的衰落”,揭示和批判了乡土价值观念的失范;在艺术形式上,它直面21世纪乡土文学的叙事焦虑,采用日常生活叙事,重建文学与现实的意义关联.借助《秦腔》,我们可以发掘城市化与文学的紧密关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化进程中乡土文学创作的曙光和危机.  相似文献   

13.
在二十年代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中,台静农是很有成就的一个。他和鲁迅同是“未名社”成员,又是鲁迅的学生,同鲁迅过从甚密,他的“乡土文学”创作从内容到风格,都受到鲁迅很大的影响。他的短篇小说大多作于一九二六——一九二八年。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和《建塔者》。 在鲁迅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中,选入四篇小说的作家只有三个:一个是鲁迅自己,一个是陈炜谟,另一个就是台静农。由此可见,鲁迅对台静农的“乡土文学”创作是多么重视。本文拟从作品的选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的艺术结构等方面,对台静农的乡土小说作一个初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以乡土文学内涵解读为起点,分析乡土文学作品教学现状,着重探讨乡土文学作品教学策略:挖掘教材中的寻"根"意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个性化感悟。  相似文献   

15.
《废都》虽是一部都市小说,都内蕴着作家强烈的乡土情怀;贾平凹通过营造埙乐和奶牛这两种乡土文化物象,展示了他对现代都市文化的批判精神;小说充分表现了处于文化转型期的一代乡土文学家矛盾扭结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学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叙事立场。贾平凹的《秦腔》对乡土叙事传统有借鉴也有创新,尤其体现在他对乡土中国写作的祛魅化处理上。在这部作品中,贾平凹力求展示社会巨变中的乡土现状和农民的深层精神感受,从而为乡土文学的当代写作提供新的叙事经验。  相似文献   

17.
赵贵明 《甘肃教育》2020,(4):134-134
乡土文学历来是中国文学百花园里一支永不凋谢的繁花,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先生的《故乡》。20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接近农村,甚至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在创作上较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带有浓厚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所谓"乡土文学"。到了20世纪90年代,乡土文学更发展为一股不可遏止的文学潮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故乡》在构思上的特点:一是借助精炼的故事情节来描绘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表现深刻的主题;二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对生活原型进行取舍和调度,并作必要的虚构;三是精心挑选了对比和抒情的艺术方法来深刻地表现主题。《故乡》的成功,直接催生了乡土文学的涌现,它也成为了乡土小说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陕西乡土文学是当代乡土文学最活跃的部分,作家以"编年史"的方式书写陕西乡村社会,为巨变的中国留下了百年乡村记录,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白鹿原》对家族文化、社会政治与人性的多重书写,是民国乡村历史的真实再现;建国后30年乡村史或者是作家们政治话语下乡村的想象,或者具有批判反思色彩;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是多元渐变中的中国乡村的写照;21世纪的乡村呈现出城市化进程中的衰败过程。陕西作家的史诗性乡村书写,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中外文化的兼容并蓄,从而使他们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乡村基层的现代治理也至关重要。在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土文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一是乡土文学可守护乡村传统,挖掘乡村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二是乡土文学可呈现乡村风貌,丰富乡村基层治理的精神维度;三是乡土文学可丰富乡村文明,为基层治理呈现乡村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