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并未最大限度把学生推到参与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浪头前锋.《原理》课学生自主授课教学方式将课堂和学习的主动权和支配权交还给大学生,严格采取“五步法”,科学安排,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实现“四大”教学改革目标,是提升《原理》课教学实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梦思想的共同特征,也是将中国梦有机融入“原理”课教学的主要实现路径.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整体联系,在“原理”课教学中,可以从实践观、理想观、群众观、价值观四方面重点讲授二者之间的理论关联.整体性原则下教学内容的准确传授离不开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积极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对中国梦教育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启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其中萌芽的新世界观对当前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具有启示性意义。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梳理“大思政课”建设的目标、本质和重点;以《提纲》的新世界观提出“大思政课”建设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大思政课”建设的内涵与《提纲》新世界观的融合,探索“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路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本质决定了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必然要求,红色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功能耦合,是有效开展“原理”课实践教学的天然平台和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5.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延续、深化和拓展,是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际,采用热点新闻评论、参观校史馆、暑期社会调查等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体验、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在原理课中适当引入经典原著进行解读,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增强马克思主义信念。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实现原理与原著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原理课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需要。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内在关联性,实现二者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价值。当前,融入资源缺乏整合、融入过程缺乏保障、融入方法缺乏创新、网络平台利用不足等问题影响着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需要通过“整合育人资源,打造优质教学基地”“加强协同联动,提供系统支持保障”“创新融入形式,提升教师融入能力”“依托网络平台,推动网络教学赋能”等措施,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8.
[内容分析] 按照教学规划,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19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1个课时。《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分别确定为《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意义;理性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改善师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提高“原理”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明确理论对象具体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文化条件问题。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正确实现《宣言》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应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思想。  相似文献   

1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融入“原理”课的教学中,主要应是在“原理”课的教学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其路径是加强理论教育、创新教学方法和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各高校要加大重视力度、教师要努力探索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形式,积极参与整个实践教学过程,才能把《原理》课打造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秀课程。  相似文献   

13.
思政课是高校加强党史教育的主渠道,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与党史教育的融合的研究和实践,存在较大的探索和提升空间。党史融入“原理”课教学,用原理讲党史、用学术讲政治,有利于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道理讲透彻、讲明白;用党史讲原理,史论结合、以史明理,有利于把抽象的“原理”讲生动、讲具体。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以及“把握主流、正面宣传”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升教师党史素养、紧扣育人目标加强教学设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以“学党史、悟原理”为主题开展实践教学以及加强教学反思是党史融入“原理”课教学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笔者准备《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一课时,曾随机请高一学生谈谈其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学生思虑半天只说出“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空想社会主义”等词。后又询问数人,结果大同小异。从知识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是初中《历史与社会》中的重要内容;从现实角度看,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有着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学生对此没有多少印象,更谈不上认识。由此笔者意识到:历史课堂中有很多机械记忆的浅层学习,但这些知识没有让学生真正产生共鸣。刘月霞、郭华在《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中指出:“深度学习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本文试从深度的知识学习、深度的思维训练、价值与评价三个维度阐述深度学习发生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下简称“原理”课)教学是一项重大而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从教学定位上说,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中最具有基础性地位的课程;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它全面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从教学目标上来说,它内蕴一个知识掌握——能力培养——信念树立的循序渐进的育人过程;从教学功能上来说,它是集知识教育功能、政治认同功能、思维培养功能和信念教育功能四位一体的功能教育。系统观念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要在“原理”课教学全过程中加以贯彻和实施。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融入“原理”课教学全过程,需要坚定树立“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有机统一“三大组成部分”的教学内容,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协同的教学方式,由此才能实现“原理”课教学的整体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基本原理,讲好讲清讲透这一原理,对于大学生们学习及掌握唯物史观以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意义重大。国家安全观是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凸显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要性。把国家安全观教育融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富有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能更好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兴趣和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能更好实现“原理”课培根铸魂的课程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高职院校,将党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是提升学生政治素养的客观要求、是学生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强“概论”课教学实效的应然之举。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概论”课教学需要遵循政治性与学理性、知识性与价值性、主导性与主体性、理论性与实践性、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提升党史教育融入“概论”课教学的质量,就要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发挥主导性;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突出实践性;用好网络数字平台,实现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课题分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政治史模块第1 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程标准要求是:“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本课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条件、《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意义、巴黎公社. 初中教材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侧重于史实的描述,学生的认识多在表象上.高中教材此课理论性较强,这是因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可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即把问题交给学生,通过展示史料、设疑激趣、师生共同探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读书、思考、解疑过程中,感知历史,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下周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教学,学生知道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伟大吗?如何向学生介绍《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怎样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还是先调查一下。  相似文献   

20.
从教学实际出发,阐明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索了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三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提出了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实施的可行性及其效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