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子罕》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中,笔者感到,广大基层教师长期坚持在艰苦的一线,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保持着中国知识分子贯有的优良传统。他们就是中国重要精神遗产“智、仁、勇”三达德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2.
勇敢精神是我国民族精神的精髓,也一直渗透在我国以“儒雅”精神为正统的传统语文教学中。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克敌之勇、克难之勇、自制之勇和创新之勇,教师进行应深度挖掘、多视角解读和适度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3.
“君子”是孔子提出的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式。“君子”之风也始于孔子的大力倡导。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境界规定为“仁者不忧 ,智者不惑 ,勇者不惧。”“仁者不忧” ,要求“君子”具有“仁者爱人”的情怀 ,律己宽人的精神 ;“智者不惑” ,要求“君子”具有渊博宏富的学问 ,严谨求实的学风 ;“勇者不惧” ,要求“君子”具有尚义重行的勇敢 ,坚强进取的毅力。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风 ,是与他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古人名言     
《小学生》2005,(11)
尚勇篇视死如归。——《管子》率义之为勇。——《左传》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相似文献   

5.
谜语小故事     
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小勇、小伟和小辉在一起抄写生字。没一会儿,小伟问小勇:“小勇,你在抄写哪个字?”小勇回答说:“我正在抄写‘周家有,李家无,古文有.今文无.嘴上有,手中无’。”并反问小伟:“你呢?”小伟接着回答道:“我正在抄写‘哥有弟没有,高有矮没有,河有山没有,吃有穿没有’。”小辉是个急性子,没等人说完,便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民族精神培育应着力使人们明知国家曾经蒙受过的耻辱,更要深知国家不能产生新的耻辱。国家荣辱现的核心是要知道国耻。中华民族曾有百年国耻,我们应该“知耻近乎勇”;目前社会群体知耻感淡化,知耻教育是“治世之大端”;官吏不廉洁知耻,是“国之大耻”。国耻教育在民族精神培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举国之人皆知有耻,中华民族才会避免再蒙受耻辱。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是理解建党精神的三个重要视角,从这三个视角来看,建党精神是创新精神、爱国精神、进取精神的统一体,兼具创造性、崇高性和先进性。建党精神的内涵包括“理与实”“国与家”“生与死”“公与私”四个维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理论自觉、勇担责任的民族大义、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忠诚奉献的政治品格,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以什么立党”“为什么建党”“凭什么兴党”“靠什么强党”四个重大问题。建党精神因其形成时间最早、铸就了红色基因、支撑着党的精神谱系而成为党的精神之源。  相似文献   

8.
“听说恐龙园寓教于乐,很刺激!在里面既能玩耍,又能学到数学知识,你们敢去闯闯吗?”小猴子小勇一脸神秘地问小猴子小哭和小泣。“我们是勇敢的小猴子,不哭泣,不放弃,闯闯去!”这话从爱哭泣的小哭和小泣嘴里说出来特别好笑,小勇差点没笑掉大牙!  相似文献   

9.
学界关于道家文化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贡献的论述似嫌不足。庄子的“逆之则败,顺之则成”的遵道贵和精神、“不以养伤身,不以利累形”的淡泊名利精神、“一而不傥”的人格独立精神、“应时而变”的创新精神、“物无贵贱”的平等精神、追求“心和”的宽容精神等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较大影响,道家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常常是铺陈有余而升华不足,只知“画龙”,不会“点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教给学生结尾“点睛术”。一、以小见大,深化主题在指导学生写记叙文的结尾时,教师应教他们小事、琐事中挖掘出深层含义,用一两句话点出来。位学生在《一件使我脸红的小事》一文里,写了自因为生病耽误了许多功课,好友小勇帮他补课,他误以为好友是为钱才这样做的,遂向父母要了几十钱作为“辛苦费”送给小勇,却被小勇婉言拒绝的事文章初稿就事写事,没有升华。经点拨,小作者在稿结尾时写道:“虽然在当今社会没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毕…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一道思考题:“一本书有132页,小英3天看完,小勇4天看完。小英比小勇每天多看几页?”大多数学生这样解答:132÷3-132÷4=11(页)。教师问:“有没有更好的解法?”学生甲说:“我是这样解答的:132÷(3×4)=11(页)。”教师问:“你能说出这样解答的理由吗?”甲说:“我说不清楚,我觉得好像应该是这样。”教师问其它学生:“这种解法对不对?”  相似文献   

12.
侠义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中引人注目的一极,诠释着中华民族对正义的向往。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与中国的侠义精神有共同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行侠仗义”的背后是对正义的呼唤。武士道之“义”内涵却与之殊异,更多向“忠义”上靠近。本文试图比较二者之“义”。  相似文献   

13.
2004年5月28日,十岁的小女孩王红和小云、小勇、小宇等几个小伙伴,一同到县城公园玩耍。天气炎热,他们玩得一身衣服都湿透了。在回家的路上,在他们经过一个小水库时,小勇提议说:“你瞧这水多清凉,我们下去游泳好不好?”小云平时就特别注意安全,看到小伙伴要下水游泳,便劝说道:“你忘了,老师多次提醒我们,千万别冒险去水库和水塘里游泳,要游泳要去正规的游泳池。”小云话还没说完,小勇就脱掉衣服跳了下去。由于水太凉,他下水前又没有做准备活动,大腿突然抽筋了,连着呛了几口水,他开始伸手向岸上人呼救。小杰和小宇看见小勇在水中挣扎,便脱衣…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和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研究武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武德思想教育一直是武术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武术界历来有“习武为先”,“练拳兼修德”的格言。这说明习练武术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崇尚武德已有千年的历史。春秋时期教育家孙子曰:“勇而无礼则乱”;“军旅有礼则武功成”。并把“智、仁、勇”三者相提并论。孟子则提倡“大勇”,反对“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儒家文化和西方基督教文化都推崇“勇”,但“勇”的内涵和外延都有显著的差异。儒家以“勇”为德,但“勇”德必须以“仁义”为基础,这与儒家重视个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内核密切相关;基督教同样推崇“勇”,但认为“勇”来源于上帝,服务于上帝,将“勇”作为虔诚的表现和达到永生的手段之一。文章通过分析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中尚“勇”精神的异同,讨论东西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小勇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些可贵的品质。其一是合作精神。在娃娃家的角色已有人选的情况下,小勇没有去抢角色,而是当上了娃娃家的“狗”,既满足了参加游戏的愿望,同时又给大家带来了快乐。这说明他具有善于合作的品质。其二是正确的价值观和多元的  相似文献   

17.
勇敢之德一直为古代思想家所推崇,勇敢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人们刚健进取.古代思想家对"勇"给出了"知死不辟"、"率义"、"改过"的一般规定性,并依据勇的性质、程度等对其进行了分类,阐明了"勇"与"礼"、"智"的关系.弘扬中国传统德育中的勇敢精神对促进当代公民道德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之一。《易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之大德曰生”,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发展;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哺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由己”“恃己”的自立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并使这一精神得到了拓展和弘扬。  相似文献   

19.
谁勇敢(生活故事) 枣树上有个马蜂窝。小松指着马蜂窝说:“谁敢把它捅下来,就算谁勇敢!”他问小勇:“你敢吗?”小勇摇摇头:“别捅,马蜂蜇人可疼啦!”小松指着小勇的鼻子说:“得啦,胆小鬼!瞧我的。”小松找来一根长竹竿,使劲一捅。“啪!”马蜂窝掉下来,马蜂一下子炸了窝! 小松丢下竹竿,捂着脑瓜就逃。大家也吓得跑  相似文献   

20.
红山化玉器可全面诠释“玉神物”说.红山玉器是取大地之精、类水之性、合人之情以悦天神的“神物”;是人沟通阴阳、合和天地的通神之器;是中华民族追求生命与精神的永恒,实现人与自然、天地合一这一伟大理想的珍贵物证;是接引中华民族回归精神伊甸园、皈依祖先神的灵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