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黄国才 《新教师》2019,(6):18-20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大加强了习作教学,强化了习作能力的培养,三年级独立设置了习作单元,这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创新与突破。与普通单元相比,习作单元自成体系,有其独特的编排意图和教学价值,需要教师好好领会。本期话题围绕“习作单元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单元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以往由于不少教师的教学手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学生的习作效率不是很理想。全息思维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将其引入单元习作,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思维和技能,都发挥着积极的影响。文章主要对全息思维作出简述,综述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运用全息思维优化单元习作教学的价值,并结合课例,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旨在为单元习作教学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的。我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努力做到了以下两点:小学习作指导不仅要生活化,还要注重不断积累。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坚持做下去,就可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后一个模块,习作单元不仅目标明确且操作性强,对学生阅读意识、交际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影响。教师以习作单元为基础,不断探索该单元编排及教学新策略,既有助于明确习作教学的方向、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该领域教学地位,也对读写结合教学的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能更好地为习作教学服务,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王菁 《考试周刊》2022,(6):34-37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学业负担进一步减轻,但是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形成比较完整的思维模式。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习作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习作单元教学。文章将从“双减”理念下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策略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帮助广大教师充分做好习作单元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写作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吴淑桦 《江西教育》2024,(19):25-27
在“大单元”的视域下,教师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应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教材为中心,以单元为单位,整体规划学生的习作学习;应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促使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积累与分享;应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笔者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习作“记一次游戏”为例,对如何在“大单元”视域下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周新霞 《江苏教育》2023,(22):35-38
习作单元编排的内容全面、知识系统、目标明确,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全息特征。在习作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重组普通单元教学内容,完善习作要素的训练体系;延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追求应用文习作的实用有效;创设实践性习作情境,触发表达交流的真实需要等途径,迭代习作单元编排形式,触发语文教学的“学”“用”合一,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全息培养。  相似文献   

8.
大单元教学符合语文学科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师在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创新、学生学法传授、学习任务投放、读写活动设计等方面展开创新探索,推出完整的大单元教学体系,可以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师信息搜集创造条件,也为学科教学注入丰富动力,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在核心素养价值引领下,大单元教学成为必然选择。语文教材编辑采用单元设计,体现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核心追求,教师对单元教学内容做整合处理,推出完整的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以提升学科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9.
付小磊 《甘肃教育》2022,(16):116-118
统编教材在整本书的设计中不但注重作文功能单元的应用,而且注重单元作文教学的创新。在运用新教材时,教师要注重对单元整体作文教学的范文前整后联,注重带给学生习作指导相关的启发,从习作范文到例文,帮助学生学会模仿和创作,最终带给学生习作指导的“新范式”。在统编单元作文整体教学下,教师通过单元作文教学,实现了单元作文教学“有范文、有梯度、有创造”,让学生的作文技能不断进步,习作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视角下,语文教师更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以此来提升和培养学生对习作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进步。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作用,同时探讨了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方法的创新实践,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语文习作教学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郑丹  吕毅 《小学语文》2022,(4):29-31+48
《初试身手》是习作教学中的片段练习,将其与其他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能精准推进习作单元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初试身手》,挖掘教学的诊断功能,探索习作单元能力培养的不同路径,实现统编教科书由读到写、顺学而导的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12.
<正>习作单元教学整体规划是指在做习作单元教学设计之前,围绕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所进行的一个单元语文教学的轮廓性全面规划。开展习作单元教学整体规划对于习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落实统编理念,需要进行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统编教材采用了“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的编排方式,从三年级开始,在每册教材中都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它包括六个部分:导语、精读课文(两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两篇)和习作。通过六个部分的教学,最终实现培养学生习作关键能力这一单元核心目标。通过梳理统编语文教材小学阶段学生习作能力序列以及普通单元习作教学内容与八个习作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发现八个习作单元的关键能力呈现依次为观察、想象、写事、写景、写物、写人、围绕中心意思写、表达真情实感,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教学功能。这样的编排,有助于教师开展系统的有梯度、有层次的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3.
曾爱云 《新教师》2021,(6):66-6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如何制订习作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何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这些都是语文教师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为例,探讨如何处理好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习作三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习作单元的作用,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4.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它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训练,以此来深化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在大单元的教学视野下,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教学十分重要。习作教学要立足于整体,帮助学生建构起系统、完整性的知识框架,将多种知识内容融入于写作实践,充分彰显立足于大单元视角的写作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感悟与体会,借此促进他们的发展。文章基于此点,对“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习作单元的设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体例结构上的创新点之一。教学时教师需要用整体性、结构性的思维方式对习作单元中的不同板块进行梳理与辨析,精准定位不同板块的习作训练点,提高实施差异教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6.
陈静雅 《天津教育》2023,(4):135-136
<正>在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单元教学凸显出“整合-分散-联动”的过程。教师需要对习作单元的教材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制定教学计划与目标,并在实际教学中切实落实习作单元的训练要求,在寻求多样化的习作训练方式、实现单元整体融合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统编教材较以往的教材,更加注重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特别编排了习作单元。教学三年级下册习作单元的习作,教师可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习作例文,让学生学习掌握想象的表达方法,然后通过学习单运用想象的策略,形成表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产生表达的兴趣,获得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郑锦灼 《亚太教育》2023,(9):123-125
统编版语文教材习作单元教学目标明确,直指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时教师应立足教材,科学解读文本,建立单元整体观,精准施教,达成习作教学目标。教学中紧扣单元要素,活用文本,引导学生练写,促其形成习作经验;同时,以精读课文为范例,品析关键词句,学习准确表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作时通过写前、写中、写后的有效评价,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及个性表达,实现“教、学、评”一致,促进习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桂芳 《教师》2020,(10):51-52
作文评价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习作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习作的过程,让其在作文评价中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文章基于语文作文评价的有效策略,结合学科特点,认为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习作评价策略设计,需要教师进行更多创新实践,才能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为习作教学提供更多帮助。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作文体系突出了训练目标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也突出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教师进行习作单元的教学时,要明确单元目标,把握课文定位;针对学生问题,确定单元重点;创新教学设计,化解构思瓶颈;明确标准,让学生在修改中学会修改,同时加强课内外联动,坚持做好"每日一写",有效提升习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