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界一般从《性恶》篇出发,认为荀子主张“性恶论”,此处“性”往往指情欲,按照情欲“顺是”而为会导致乱,而化性起伪的关键在于“心”。这一思路即“以心治性”,“心”可以治理“欲”带来的恶,因此“心”是善的来源。在《正名》篇中,荀子对“心”与“欲”的阐述却似乎导向“心恶”的解释,即“心”才是导向乱和恶的根源。在《性恶》和《正名》中,荀子对“欲”和“心”似有相互矛盾的解读,“恶”有两种不同的来源,这为理解荀子的人性论造成了困难。基于对《正名》和《性恶》中荀子论“心”“欲”和“性”的分析可知,“心”只是“欲”的关卡,“恶”的来源仍归于“欲”,“心”可能消极不作为而放纵了欲望,因此对恶负有道德责任,但亦能积极作为以心伪去化性而导向善。  相似文献   

2.
荀子作为先秦诸子的集大成者,其"知之不若行之"的道德实践法对当今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一方法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要重视实践教育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行"的教育,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3.
荀子从“人性恶”假说出发,提出了一个经济这的基本矛盾命题:“欲多物寡”,并提倡“节欲”说和“足国之道”予以解决,其“节欲”说认为,以师法教化、礼义、法度等措施,可以制导人类欲求;其“足国之道”指出,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等政策措施,可以增另物资产品供给。“节欲”说与“足国之道”,相辅相成,互相作用,从而达到调整“欲多物寡”矛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荀子思想的独特价值只有从社会学角度观照才能凸显出来。其唯物主义的立场使其能够准确发现社会治乱的根源,并从社会需求和社会分配的关系出发,解决社会矛盾,超越了从单纯道德修身出发来谈社会治理的局限性。其“以礼导欲”的社会治理方略切中社会矛盾要害,其“和谐”的社会理想虽缺乏终极意义,却可以支撑人类社会完成到达大同社会理想之前的发展与衍化。  相似文献   

5.
传统理欲之辨实际上所探讨的是如何处理人的道德理性及其情感欲望间的关系问题。人性既包含有理性的一面,同时也有感性欲求的另一面,因此,从道德与人性这一关系来讨论传统的理欲之辨,无疑有助于对道德意蕴有更为理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在儒家伦理中,"欲"作为人天生而有的一种现象,本身并无善恶对错之分。道德失败的发生虽与欲望密切相关,但两者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荀子》一书作为先秦儒家对欲之观察最为系统的学说,对欲望与道德失败的问题亦做出了深入且较为全面的观察。通过对荀子在此一问题上的论述,可以看到,欲望本身并不必然致使道德失败,而欲望能否受"心"的节制才是问题关键。  相似文献   

7.
孟子以"天"或"天道"作为人至善的价值根源,但同时又认为善内在于人的世俗生活,"内求"就可实现善。荀子强调天人之分,天、天道完全是纯粹自然的观念,人所得自天的,也完全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而没有先天的道德规定性。礼义等道德内容完全是人得自后天的认知和实践创造。情欲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俱来。欲不可去,欲不可尽,欲望本身无所谓善恶。善恶是社会治理的结果。荀子建构了以"礼以养欲"为核心的不同于孟子心性道德观的礼学思想体系,通过礼义原则对财富的合理分施,在人类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和谐有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相似文献   

8.
义利之辨在宋明道学被视为儒学的首要问题.义利之辩、理欲之辨的实质是公私之辨.在这个问题的把握上,宋明道学有两种不同的思路,一种侧重于从义利、理欲、公私相对立的一面来把握问题,另一种则侧重于义利、理欲、公私相统一的一面来把握问题.在道德意义上,义利之辨着眼于道德动机上立论.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之“性”与人之“欲”,最早的认识从孔子开始。《论语》大量记述了孔子对“欲”的言说,他认为“欲”是“性”发的结果,“欲”可分为:“性”发而皆中节的“和之欲”和“性”发而失中节的“贪之欲”。“和之欲”经《中庸》的进一步阐释,为孟子所继承并提出性善说;“贪之欲”为苟子所发挥,提出了性恶说。  相似文献   

10.
甘媛源 《成人教育》2011,31(12):67-69
"性善"与"性恶"这一人性理论的不同是孟子与荀子道德社会化思想差异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两者的思想理论在道德社会化的目标、核心内容和实现途径方面均存在差异:孟子认为道德社会化就是社会个体通过"养气"、"寡欲"等自我教育方式成为兼具"仁义礼智"高尚道德的人;荀子则认为道德社会化是通过建立一个统一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君子"、"圣人"的榜样作用下,在良好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教育社会成员成为自觉遵循礼法的人。尽管存在这些不同之处,但它们都对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荀子思想丰富深刻,他针对社会现实,来论证德的必要性。其思想既强调了对人的合理欲望的肯定,又突显了内在道德的重要性;既丰富了道德主体的内涵,又对现代社会之中解决道德主体权利与义务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荀子和柏拉图生活在大致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两个不同的国度里,他们提出了大致相同的道德理想和高尚道德境界的实现途径,但同时也有着不同的道德起源观和其道德理想实现与幻灭的不同结局。其道德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是我们党以德治国方略的思想资源,对我们今天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从《荀子》文本出发,试图在学界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厘清荀子思想中“心”与“气”概念的本质内涵,探讨“治气养心”修养的具体展开过程,从而提供一种在道德哲学领域理解荀子“心论”与“气论”的视角。荀子的“治气养心”思想重在“以礼养心”“以心治气”,该思想的提出是为了解决人的“智心”发展为“礼心”,以及生理之“血气”发展为精神之“血气”两大问题,是一种外向的、渐修的修身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王楷 《邯郸学院学报》2007,17(4):29-32,36
战国时代,贵族政治解体,从儒家的立场而言,面对诸子学说之话语竞争,特别是法家意识形态的强势话语,如何通过自身学说的调整与创造性发展做出理论回应,进而以儒家的道德秩序重建社会秩序与政治秩序也就成为了一个严峻的时代课题.大致而言,早期儒学的这一调整与发展是通过荀子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代,贵族政治解体,从儒家的立场而言,面对诸子学说之话语竞争,特别是法家意识形态的强势话语,如何通过自身学说的调整与创造性发展做出理论回应,进而以儒家的道德秩序重建社会秩序与政治秩序也就成为了一个严峻的时代课题。大致而言,早期儒学的这一调整与发展是通过荀子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6.
"可以而不可使"是荀子在《性恶》篇中回答"圣可积而至"然而却"皆不可积"的"自难"时所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对于此一命题学者虽有各种不同的诠释,但显然尚有很大的意义空间。本文即试图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荀子思想之总体特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阐发,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荀子的相关观念。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并非必然带来“道德滑坡”,不能把今天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简单地归结为“道德沦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尚道德,而且能够培育高尚道德。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要求建立高度信誉,一流的服务质量、公正、公开的竞争规则、极其灵敏的信息、尽可能好的经营环境、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和职工均具有优秀的素质等。对市场经济的确认,来之不易。要保护它、爱护它,不要对它泼污水。在分析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时,温习一下“义利之辨”和“理欲之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道德动机反映行为过程的主观方面,它是道德意识的重要内容,包含着对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及人生目的的认识,是道德行为的基本动因或出发点.因此,研究学生(尤其是"90"后学生)道德动机不仅是了解当今中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的需要,而且在推动学生道德教育、人格发展及丰富道德心理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新型政治体制的变化,荀子对儒家内部展开了审视与批评,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划分,提出大儒、雅儒、俗儒之别,还有小儒、偷儒、贱儒等之别.在荀子对“儒”的分类中,可以看到儒家在战国政治转型中的秩序安排,也可以看到儒学发展史中的荀学性格.  相似文献   

20.
在道德评价过程中,动机和效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效果;但是动机与效果也可能并不一致,从而呈现出二者关系的复杂性。这种复杂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为动机与效果在质上的不一致性,二是动机与效果在量上的不相称性;三是动机与效果在范围上的不对应性。针对上述情况,在道德评价中应该注意将动机和效果的质和量及其对应性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